注重知识的整合
——三角复习教学例谈
2017-02-06马卫华
马卫华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226300)
三角是中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章,其既有大量的角度变换公式,也有非常多的代数变形.从历届学生的学习来看,学生对于三角章节的学习存在着大量的困难,造成这种困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的:首先是三角基本知识的不完全理解,我们知道,三角章节存在着大量的基本公式以及公式变形,因教学进度导致学生未能有效消化这些数学公式,使其运用公式解决问题比较困难;其次是三角中存在着大量需要理解的数学概念,学生往往学习的是如何解数学题,并不注重概念的运用,如三角函数线是怎么回事?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如何推广到任意角的?一概不知;最后是三角函数是一种以角度为自变量的函数,跟一般的函数f(x)是一个道理,但是如何将其整合到不同章节中去,并运用其解决问题是最需要突破的.
一、概念性知识的运用
三角一章中有着不少的数学概念,从任意角开始到各种函数的出现,呈现的是螺旋式上升的概念进阶.从学生反馈来看,三角函数定义、三角函数线等一系列起始概念并未被学生掌握,虽然后续三角函数知识的引入也能解决相关问题,暂时掩盖了前面概念学习的缺失,但是对于其全方面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却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问题1 在(0,2π)内,使sinx>cosx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为 .
说明随着三角学习过程的深入,笔者发现学生渐渐对三角函数线等一系列基本概念抛诸脑后,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图象,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三角知识的全方面理解,因此将三角函数线知识整合到本题的解决中,恰恰是为了学生回顾这些基本概念作出的反馈.很多时候,学生对于三角函数线之类重要的概念完全无视,可以说这是教师教学的不重视,只注重后续函数图象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却忘记了三角函数定义的本质,这样的教学是不可取的.
二、与前期知识的整合
三角知识承前启后,有些知识与前期所学知识紧密相关,而有些却为后续的知识作出了重要的铺垫.但是孤立的学习每一单元的知识,导致学生并不理解这些知识的重要性,在解决问题时往往陷入孤立的境地.以解三角形中《正弦定理》学习为例,学生对于正弦定理最难以掌握的是三角形解的个数的判断,而教材思考与阅读中的三幅判断解的个数的图形,学生更是不喜欢运用.那么如何去整合这一教学的难点呢?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判断的条件,从这一定性的分析从而进入定量的分析:初中数学判断三角形全等有三个标准,即SSS,SAS,AAS,而SSA是不能作为判断全等三角形的依据的.即:
问题2 在△ABC中,由下列各组条件求解三角形,其中有两个解的是____.
①b=20,A=45°,C=80°;
②a=30,c=28,B=60°;
③a=14,b=16,A=45°;
④a=12,c=15,A=120°;
⑤a=4,b=5,c=6;
解析第①项,AAS,必定一解;
第②项,SAS,必定一解;
第③项,SSA,sinB<1且a
第④项,SSA,且C>A=120°,无解;
第⑤项,SSS,必定一解;
第⑥项,SSA,sinB=1,一解.
说明与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判别知识的整合,学生迅速理解了哪种情况下需要作出三角形不是唯一解的判别,这与正弦定理相互结合,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升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层面,是符合复习教学的特点的,将知识整合经过螺旋式上升的教学,大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三、注重换元思想的介入
三角章节可以看成是工具性作用突出的章节,不少函数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可以依赖三角进行求解,这大大加快了解决过程.将三角问题转换为函数问题,这需要换元数学思想的介入,因此将知识与思想的整合是复习教学的核心.
总之,知识学习的整合告诉我们,教师首先需要自身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了解这些知识的“前世今生”,唯有足够的理解才能告诉学生这些知识如何整合到其他知识中去,才能让学习的知识不再是孤立的,本文以三角中部分知识点为例进行说明,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1]姜兴荣.探求解题思路的几种有效策略[J].中小学数学,2013(7).
[2]范广法.三角函数问题解决的五大要素[J].中学数学,2015(4).
[3]刘见乐.用函数思想指导高中数学解题[J].中国数学教育,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