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题为突破口 提升教师教研能力
2017-02-06种青
本刊记者 种青
2017年10月12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监测机制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LA170414)开题答辩会议在威海市文登区葛家中学举行。青年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汪晓赞教授,重庆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牛晓,广东省深圳市原体育教研员刘晋教授,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体育教研员刘永利,山东省威海市教研中心体育教研员吕晓峰,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教研中心体育教研员姜建明等出席了本次会议。来自山东威海、济宁、青岛等地的230多名体育教师参与了本次开题会议。课题由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主持人、威海市初中体育教育名家工作室主持人、葛家中学教师吕兵文主持。本课题旨在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小学常规体育教学质量监测的指标体系,完善监测机制,提升学生体质,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以理论为先导,拓展体育教师科学研究之道路
作为此课题的主持人,吕老师希望通过区域性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检测体系的建立、实施、跟踪、调整等,探索适合不同区域、不同学段的体育教学学期质量检测模式,增强学生体质、完善学生人格,通过教师的研究,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此课题以葛家中学、文登区和威海市部分中小学校的实际现状,借助课题组熟悉的环境及学情等情况,逐渐向外地拓展并展开研究。此课题除了要面对此课题所具有的重难点的问题,也要面临着将重难点如何突破的问题。在开题中,吕老师指出,本课题将以系列论文及专著的形式呈现成果,那么,也就意味着未来课题组将以理论为基础,创新为先导,拓展课题理论研究及教师教研的道路。
以实践为辅助,验证体育教师教学之研究
作为体育教育教学的课题研究,仅进行理论研究是远远不能满足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只有以理论为支撑,以实践为辅助,验证理论,纠正其方向,才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进而才能提升中小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实现本次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次课题组围绕课题内容分别在葛家小学和葛家中学进行了实践尝试,呈现了5节现场展示课。其中,小学3节:《第一套少年拳1—4式》《花球啦啦操基本手位及组合单元》《篮球28m往返运球考核》;初中2节:《足球运球绕杆射门》《技巧联合动作》。从展示课中可以看出,无论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还是从教学理念的渗入,均突破了以往检测课的常规做法,体现了执教教师的智慧。以小学水平(五年级)《篮球28m往返运球考核》课为例,牛老师对这节课给出了较高的评价,她认为本节课除了培养了学生合作互助的习惯外,既强化了学生技能,也突出了学生的角色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