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尝试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7-02-05李英红

考试周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高中生物新课改

李英红

摘 要: 传统教育理念定位在“老师教、学生学”的“先教后学”模式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担任的是被动的角色。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模式不再适应高中生物教学,本文在新型教学模式,即尝试教学法方面进行了简单研究。

关键词: 尝试教学法 高中生物 新课改

尝试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先不透彻地讲解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学、引申或者教师的提示尝试学习新知识,从而产生自己的体会。下面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从任务驱动、自主实验、角色互换三个方面浅析对尝试教学法的理解与探究。

一、任务驱动,先学后教

教师讲课的优点在于针对性、系统性强,把纷杂的知识总结、提炼,学生才容易掌握和消化。要让学生尝试着自我学习,知识的繁杂是一个较大的难点。先学后教是尝试教学法的一大特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撒手不管了,此时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创建明确的任务,引导学生着手学习。

以必修二第一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为例。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自由组合定律,这是杂交遗传实验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定律,在以后练习、考试中时刻用到。自由组合定律的推导过程类似于排列组合,和学生高中数学有着一些联系,因此在这一章节我选择让学生推导自由组合定律尝试教学法。采取先学后教的模式,学生在自己推导过程中深化知识理解,从而针对性学习,另一方面通过掌握推导过程加深对定理的掌握,即使忘记了结论也可以现场推导。沿用孟德尔当时使用的豌豆杂交试验情景,为学生提出这样一个任务:现有两株豌豆进行自交,它们的基因都是AaBb。由于只是计算各类基因组合出现的概率,因此简化了模型,只是采用了“两株”豌豆。我为学生做了一个提示,运用穷举法,利用表格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情况,从而计算出每种基因出现的概率。因为是运用排列组合的知识,因此学生默认AB两种基因类型独立组合,这也是自由组合定理的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列表的方式,重温孟德尔探究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但是过程中有部分同学忽略掉一些情况,我在后边的讲解中重点讲解同学们出现的问题,加深印象。

恰当地设置任务,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梳理知识,达到系统自学的目的。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发现了问题,这样才能在教师后期讲解中有针对性地去听、去思考,先学后教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自主实验,动手操作

知识的教学由教师完成的话,尚可相对有效率一些。如果是实验这一类需要动手操作的学习目标,仅凭教师的讲解是非常单薄的,反而尝试性教学方法更适合实验学习。

以必修1的第5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为例。在本章中,我们认识了促进化学反应的各种酶,在本章节的开头,课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举了一个化学实验说明酶的作用。这个实验的难度系数还是比较适合学生做的,因此我安排学生自主实验,练习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设置符合常规实验模式,采用对照方式,主要实验材料是过氧化氢,研究的指标是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我为学生分了实验小组,每组配备了5支试管,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可供选择的催化剂有氯化铁溶液,肝脏研磨液等。另外酒精灯、烧杯等实验仪器都有,可供学生自主设计。学生分组实验,开放探究肝脏中酶的作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因此学生大多选用木条等物品燃烧之后复燃的程度检测氧气产生的速率。其中有一个小组选用的是对比过氧化氢酶加入与否的氧气产生速率,在同等的条件下,加入酶之后氧气产生的速率明显增长,这就说明了酶其实是生命体中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用来加速身体运行节奏,保持物质新陈代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尝试性教学的精髓在于引导学生动手去做,只有动手实践了,学生才会有直观的认识,学到的知识才能更扎实。很多知识都来源于实验,做好实验对知识的理解有很大帮助。

三、角色互换,演绎归纳

所谓尝试教学,有着不断突破局限、寻求创新的内涵。传统模式就是老师教、学生学,如果转化一下思路,改由学生讲课,学生就可以理解得更透彻,演绎归纳能力得到提升。

在我的生物课堂上,由于讲授内容比较抽象,因此难免有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对课程理解不全面。在必修3第2章第2节通过激素调节中,我们认识了众多激素类型。遍布人体各个激素分泌器官,有着多种多样的器官名称和激素名称,非常容易造成记忆困难和混淆。因此讲解基本的激素类型之后,我将“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由学生上台为大家讲解各类激素的名称和作用,由教师当学生,学习这些激素。顶着“教书”的压力,学生认真学习激素各项知识,都不希望在讲台上“露怯”。站在教师的角度,学生开始思考如何将课讲明白,因此需要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让别人明白首先要让自己明白,因此学生在“讲课”之前花了大工夫学习,并且做了相当程度的总结与归纳。通过“备课”,学生完成了实质上的自学,尝试学会课本知识,甚至比老师讲解的效果要好。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之所以是教师,只是在学习生物的道路上比学生多走了几步。尝试教学法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学生成为老师又何尝不可呢?

以上就是我在亲身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点经验,个中难免有所纰漏,还望各位同仁不吝指教。尝试教学法的精髓在于“探索”,只有不断地尝试、探索才会发现新的天地,同理,尝试教学法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摸索实践。

参考文献:

[1]苏春景.尝试教学法的实验、启示及思考[J].山东师大学报,1998(5).

[2]邱学华.尝试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人民教育,1994(4).

猜你喜欢

尝试教学法高中生物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尝试教学法实现分层教学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探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