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传》读后感——漠国明月下的漫漫征程
2017-02-05潘盈
潘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296-01
“我有红酥手,徒夸好颜色,当时弦上相思重按歌遍彻。
我有焦尾琴,弦断无人和,昔人已去高楼谁与歌?”
读完蔡文姬传,这两句歌词顿时在脑海中浮现出来。而焦尾琴,作为蔡文姬初被匈奴掳去,遭受着虐待时即使舍命也要相救的宝琴,则如同她生命中不可缺失的一条线索,陪着她经历腥风血雨,陪着她走完匈奴帐里十二年的漫漫征程……
那年她和她的一队人马遭遇了匈奴的截击,一阵刀枪声中男儿应声倒地,为了保护她和她的丫环而中箭身亡,而她,作为被掳嗯走的人质,竟是被看做了奴仆一般。在那里,从汉朝捋来的妇女们的手被绳索绑着,一条绳索连着一串人,绳索的一头栓住着胡兵骑的马上,而当马奔跑起时,那串妇女则只能跌跌滚滚地半爬半站的随着绳子踉跄下丘陵,一个妇女跌倒,整排妇女便会一起跌倒,顺着丘陵被拉扯下,而手部的疼痛更是撕心裂肺,被拉拽在马鞍后的绳索上,多少妇女失去了信念而倒在路上,或呛晕在河里,但匈奴兵却如同冷血动物一般,将那仍在死亡线上挣扎这的妇女无情的抛入河中,任凭其被湍急的黄河之水卷走后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一个又一个无理的举动使她看出了匈奴对她们汉族妇女的轻视,而她也因此想到了自己的气节,她想到了用生命去维护她的气节!作为一个被人蹂躏的不堪重负的妇女,她完全可以选择自尽,但她没有,固然她绝望过,但一想起为了保护她而战死的随从们,却能又一次重拾希望,因为她是蔡中郎将的女儿,是书香名门,她相信她即使被像普通女人一样蹂躏也可以终能替父亲修成汉史,记录下这一刻刻的悲辛。最终,在这一队队粗俗的胡兵之中之人,赏识她的人出现了,他看到了她即使一路踉跄却也不忘舍身相护的焦尾琴,更是闻得了她非凡琴师的名声,直到那时,她的命运方才与同样被捋来的其它妇女有所不同。
百夫长带领她进入村子却一改往日风格,什么都不抢,只是借宿一晚,只为有幸听她唯美的琴声,千夫长也闻得她名声而敬她几分。在之后,她被比千夫长高官位的左当户欺辱过,被住在一起的汉人妇女嫉妒过,还在弹奏过一曲之后被左大督盗和右大督盗争夺过,而随着赏识她的人的官位逐渐提高,她终是赢取了单于家族的二号人物,这个不会把她视做女奴,反而甚是对她手中的焦尾琴颇有了解的左贤王的芳心。
左贤王愿意让她教他弹琴,愿意学习起汉族深远的文化,一时间把她女奴般的身份提高的如同贵人,并且使她拥有了几个女奴,而她也经受住了左贤王对她的考验,让他以为她既然做了夫人,便不再想回到汉朝去了。她的人生几经周折,终是重拾了气节,更是对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有了不小的依赖,她体会了农家最雄壮最豪迈的牲畜叫声,男儿们的鼾声,还有用芦苇叶卷成的胡笳,新婚之夜,他们用这胡笳吹奏起《天盖地》这首壮伟的歌,歌声回响,彻夜不绝,“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然而平和安逸的生活却又不愿总是在她的生命中过久的停留,他一次次为了平息部落叛乱的北战南征,让她加深了夜深人静时对他的思念。而这种刻骨铭心的失落感又是那样的似曾相识,仿佛让她想起了卫宁,那个陪伴她度过了豆蔻年华的人。
那年董卓老贼挟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入宫为官,欲广招嫔妃,大聚阳气,而她父亲则因不愿让她被董卓收入囊中而在她十五岁时为她许配了人家。那男孩儿是皇后卫子夫娘家的后人,是大将军卫青的后人,他是名门望族,是和蔡文姬门当户对的人,是蔡文姬远嫁匈奴左贤王之前的第一任夫婿,他是卫宁。他本随家族习武,但终觉自己还是更适合吟诗作赋,他浪漫多情,会因听到蔡文姬的琴声而暗自羞涩。无数次在蔡府门前的冒雪求学,无数次即使委屈自己也要对蔡文姬的冒死相救,一次又一次的证明着他对蔡文姬的感情之深,而他对她琴声以及书法的敬仰亦是不言而喻……直到那年他咳血而亡,才使她在奔波途中落入了匈奴之掌!更是使她本会美好的生活,化为了泡影,而那无数次的关切与知音难觅的感伤却也只能化为回忆来收藏……相比之下,文化的差异又确也是冲淡了左贤王对她的热情,使他不会像已故的卫宁一样给她关切,为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因为毕竟在他们男匈奴人的观念里,一个汉族妇女根本不值得珍惜,走了一个,换一个就是,他们把汉族妇女当奴隶,根本不在乎,过分的强调他与蔡文姬之间的感情反而会被认为他是没有血气的人而被嘲笑,更何况他毕竟不像卫宁,不愿做文弱书生,而更愿做一个血气方刚的匈奴人,所以,当汉人提出要用白璧一双,绸缎百匹把蔡文姬从他身边换走时,他欣然同意了。尽管那时,已在匈奴经历过了十二个春秋的蔡文姬已是他两个孩子的母亲。
“追持我兮走茕茕,顿复起兮毁颜形。环顾之兮破人情,心怛绝兮死复生。”这是她后来在《悲愤诗》中写出的,对她漫漫征程的忆苦之言,而这几字几句中又流落出了她多少的辛酸!
汉风浩荡,才女回归。经历过风霜雨雪,终是能得以在洛阳城上弹奏她的焦尾琴,这个他父亲发明出的音色动听的民乐。虽是已经离开了那个使她韶华不再,欺骗走了她十二年光阴的国度,她仍是不忘惦念起她的两个孩子,她想起了她临走之前为了哄骗她依依不舍之情,左贤王说要送他一个儿子的事,但当她说服汉朝使者去探明真相时,却发现这竟是一个骗局!她曾经的夫婿和儿子们竟是变得如此理智,纵是在世,却也不愿再去理睬她,虽然她在那里负过韶华。而真正在乎她的人却也只能在黄泉之下为她叹息。
在汉朝,她被曹操安排了兰台令史的职位,而正是在那里,她完成了她的两篇杰作――《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但又怕她能辅佐出曹操的对手,所以曹操为她安排了董祀――这个仅出身小康之家,厌倦念书的粗俗之人。他因为与蔡文姬结尾夫妻而一时间坐上了屯田都尉的位置上,这使他对蔡文姬变得唯唯诺诺,百般恭敬,这种汉人骨子里的谦卑,又一次让她想到了卫宁。那个为她痴迷,非她不娶,甚至是为了救她肯让自己落入水中险些丧命的人,而现如今这个粗俗无比的董祀,却又不能和卫宁相提并论,因为他不但无法领悟她的琴音,更是以权谋私,不经曹操同意便和那个曾经一起与他在田间玩耍,和他同等粗俗的村间妇女私通!于是曹操想到要除去这个对她不忠的人,但在赴刑场的那天,蔡文姬却出现了,善良的她竟是在苦苦哀求下挽救了那个对她不忠之人的性命。再之后,当曹操倍感自己将要不省于人事,他安排她去隐居撰史。而她,像王昭君一样远嫁匈奴,像班昭一样为国修史,弹得一手好琴,饱读诗书,落笔成赋,亦是在书法方面别有造化。她从她父亲处传得的技巧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直至王献之颜真卿等书法大家……她,终于是守住了她的气节。
也许在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她可以选择堕落,但她虽经历过几次的生离死别,致使容颜不再,但即使这样,她的心灵却是依然风华依旧,因为她挣扎着守护住了自己的气节,如同一片涟漪,终归与滔滔河水混为一体,但却懂得自己寻找消失的办法,而不是被动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