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日记——在交流对话中提升写作能力
2017-02-05李卫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63-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重要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①作为小学生,每天书写一篇日记大约需要30分钟到50分钟左右;同时,还要书写其他作业,任务量较大,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展。②天天写日记,学生容易对写作产生畏难、厌烦情绪,尽管写了很多日记,但越写越不愿写,如果最后对写作失去了兴趣,反而是得不偿失了。③在前大班额的情况下,老师每天要批改六七十本日记,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且不说一字一句地批阅,仅仅是大致翻阅一遍,也是颇费精力的。
怎样有效地解决上述三个问题,我们开展了“循环日记”的写作探索。以四——五人小组形式合作书写的“循环日记”,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能力,提升学生习作自评、互评的能力,使学生在习作中写真话,抒真情,“我手写我心”。具体的做法如下:
1 合理组建写作小组,有效发挥小组的团队作用
为了便于教师及时批阅、指导,学生及时交流,我们将“循环日记”的写作时间定为周一至周四(高年级也可到周五),每天一名学生写作。所以“循环日记”的写作小组为四——五人一组,采取自由组合的方式进行分组。但为了使各个小组势力均衡,自由组合时需要注意两点:①成员既要有男生,也要有女生。②成员既要有(现阶段)写作能力较强的,也要有写作能力相对较弱的。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教师对个别达不到这两项要求的小组及时调配,这样就形成了“循环日记”写作小组。
小组形成之后,由组员民主推选出本组组长。组长产生后,需要带领本组成员,做好以下两项工作:①为小组起名。②为本组的“循环日记”本设计扉页。
要求:小组的名称要起得有特点、有创意、朗朗上口;设计的扉页要色彩明快,能代表小组的特点。
2 设计小组“循环日记”,引起小组成员的重视
经过一番讨论和交流,各个小组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起出了很多特点的名字。如学生起的名字有“水果糖”“四格子”“顺其自然”“笔墨飘香”“田字格”等等。
为了更加规范和重视,各个班级“循环日记”的“编排体例”,我们做了特别的要求——按照书籍的编排体例进行设计,包括以下内容:扉页、目录(组员书写的日记题目)、正文(组员写的日记)、后记(组员的家长对本组“循环日记”的评价和建议)。
通过这种方式,让小组成员意识到,写循环日记,其实就是小组成员在共同创作一本书籍——每位组员都是这本书的作者。所以,不管是对书的整体设计,还是创作作品,每位组员都格外重视。为了更加规范和引起组员的重视,我们对每一项内容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扉页设计”需要注意几点:①要显示出本组成员的姓名,并为各个成员编排序号——1号周一写,2号周二写……以此类推,同时1号为每组的组长。②对扉页进行美化。经过老师的启发和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同学们为“循环日记”本设计的扉页可谓精彩纷呈。
3 完善写作程序,提升学生习作修改能力
在和学生商讨的基础上,我们共同制定了《“循环日记”使用说明》,贴在每本循环日记的第二页。
“循环日记”使用说明
1.书写顺序:按组员的编号轮流书写。
2.格式提醒: ①日期;②题目:第一行正中;③姓名:第二行靠右。
3.订正:统一用铅笔订正到正文后面。
4.组员点评:每位组员书写日记前,必须对上篇日记进行点评和二次批改:①主要围绕字体和内容进行点评;②点评内容不少于三行。③圈出错别字和不通顺的语句并监督作者订正。
通过“循环日记”的使用说明,使学生在写作日记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话可说,规范他们的写作行为。由于全组共用一个日记本,每个学生在写日记前必须对上篇日记进行点评和批改,所以学生通过阅读本组其他同学的日记,以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前面其他同学的写作素材会给后写者以启发,前者的写作方法会给后写者以借鉴,前者的遣词造句会给后者以帮助。
4 及时评价指导,在交流中提高
学生写作“循环日记”,对于老师来讲,也减轻了许多负担。如果按照一个班65名学生计算,老师每天只需批改13—16本日记。这样,老师就可以批改得更认真细致,遇到问题还可以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评讲,评价工作可以做得更到位。
我们采取的主要评价方式有:①在日记后面,打上“优”或“良”的等级,并根据学生的写作内容,老师及时写下或长或短的评语。如日记《充满汽车的日子》的评语“心系人民安康,胸怀祖国兴旺!”;日记《数学》后的评语“我觉得你应该可以把数学学好,而且应该很轻松。关键是要调整好心态,找到方法!”通过简短的评语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会觉得老师是用心在看自己的日记,很重视日记,自然也就更重视了!②批改完日记,请同学范读。教师阅后,碰到大家感兴趣的题材或写的较好的日记,由学生在班上进行范读,然后由师生做简要点评。③遇到一些比较精彩的日记,老师建议学生修改打印出来,并展览在教室的“美文共赏”园地中,供大家欣赏、学习。④在“校讯通”的班级博客中发表优秀日记,鼓励大家相互欣赏,并引导家长欣赏。⑤积极鼓励写的好的学生向报刊杂志积极投稿。
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我们觉得,学生在“循环日记”的写作过程中,实现了多方互动对话:自己和自己对话,自己和家长对话,组员和组员对话,师生之间对话。由此,学生在对话交流中,观察着生活,发现着身边的人和事,审视着自我……学生书写循环日记,写的是真话、实话、心里话,是自我真情的流露,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心”,同时,习作修改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着。
作者简介:李卫男(1970-),河南郑州人,汉族,现职称:中小学一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