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翻转课堂热潮的几点反思

2017-02-05黄丽华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先学微课过程

摘 要:翻转课堂是现今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代表,许多高校甚至中小学都在积极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然而翻转课堂是否真地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依旧是未知数。本文通过反思翻转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几点问题,从而为后续的翻转课堂研究提供借鉴的意见。

关键词:翻转课堂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39-02

翻转课堂越来越热,许多高校甚至中小学都在积极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但是翻转课堂是否符合学习的规律,是否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只有冷静下来思考教学的本质,才能够使翻转课堂更加完善。

1 微视频是否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翻转课堂是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知识讲授和知识内化这两个学习阶段颠倒过来,它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并完成相应的导学案,在进入课堂之前就进行自主学习相关材料,达到了“先学”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翻转课堂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微课的质量。微课主要的主要特点在于短小精悍,一般的微课的时长在5—8分钟左右,主要是围绕某一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者是反应课程中的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微课呈现的是一种碎片化的知识,缺乏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样会使得学生很难对课程的宏观框架进行把握。但是学习讲究的是一种系统性,只有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观,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才能进行合理、全面的分析。而且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特别是在中国的课堂上,有的班生数可以达到六七十人,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原有的知识经验等都可能有所差异,并且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认知风格也都有所不同,比如言语型、空间表象型、客体表象型。而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对于不同类型的微课会有所偏爱,也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翻转课堂所提供的微视频是很难迎合所有学习者的需求的。而课程想要实施翻转,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看完视频、看懂视频,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翻转才有可能产生。不然所谓的翻转学习中的翻转到课外的学习顶多就是传统课堂中“预习”,而课堂中的“练习”也只是教师的一种讲授活动而已。客观的来讲,没有可以让学生完全理解的微视频。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依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才能对学生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并实时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也只有在教师参与的情况下,才能够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在教师和学生课程中不断碰撞,才能够让教师更好对学生进行引导。

可见在翻转课堂的实施应用中,教师依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翻转课堂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要设计出高质量的微课,让学生高效的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还要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与学生的不断碰撞中,让学生逐渐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2 是否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于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作为新的一种课堂模式,尝试了许多翻转方式,对师生的角色进行了翻转,将知识讲授与知识内化两个学习阶段进行翻转,翻转了学习的时间。但是如论如何进行翻转,都只是改变了知识呈现方式,改变了知识习得的过程,但是并没有从本质上对人的教育进行变革,依旧还只是对课本的知识进行讲授。中小学的许多课程是可以依靠老师的讲授就可以掌握知识点,但是有的知识点是无法利用讲授的方法来习得,即使老师讲得再卖力,学生也由可能无法理解。比如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等等,这些课程里的部分内容是需要学生和教师一起动手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进行实验,才能进行观察、体验,进而进行分析,最终习得相应的经验,也只有在学生的亲自的操作才能获得世界的定律、规律。这些需要大量实验操作课程需要不仅仅只是教师对实验内容逐一讲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这样看来这种需要实践操作的课程是不太适合用于开展翻转课堂。

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包含了这种大量需要进行操作的的课程,还有一些课程也是需要学习进行参与体验的,比如说语文这门学科,语文中许多的课文前后内容之间是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的,许多内容的理解在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以往的阅读沉淀,需要依靠学生的自身经验来对文本材料进行解读。这时如果学生能够拥有足够的资料,并且能有广阔的阅读经验,学生是能够看懂文本,并可以对文本进行解析的。而这时翻转课程中教师所提供的微视频最多是对文本进行一个解读,并未真正训练到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这种教学情况下应用翻转课堂不仅达不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还有可能会加剧教师的工作负担。

可见对于翻转课堂在教学中进行运用,还是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还是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至于何种教学内容适合用于翻转课堂,目前还没有定论,还需要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实践,总结出一些适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的原则。

3 翻转课堂是否可以有效地实现三维目标

翻转课堂对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依旧没有真正改变传统课堂中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在教学中,师生面对不仅有知识教学、能力训练的任务,还有精神化、人格教育、价值观导引的任务。相对而言,知识习得的过程,如先学后教、先教后学等尽管可以随意翻转,但学习者对知识建构过程,即“感知—理解—内化—应用”过程无法进行先后意义上的翻转,人的道德形成过程,即“认同——接受——欣赏——坚守”的过程同样是无法进行翻转的,翻转课堂侧重的“翻转”是知识学习流程、教学设计的翻转,忽视了教学目标中的学习态度、价值观目标。[1]而在新课程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了三类,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不是独立进行操作的,而是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实现素质建构的三个侧面。[2]可见一节优秀的课需要达到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这一个目标,还需要完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维的目标。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来看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需要建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但是翻转课堂重视的是关于知识的获取,而忽略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上来看,翻转课堂是重知识传授轻情感教育的课程形态,是难以完成新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的,可见翻转课堂不太适用现有课程改革,并且教育既要求有“教”还要有“育”,翻转课堂重“教”轻“育”,这种教学形式是难以达成新课程所想要达到的理想目标的。

教学组成有三个要素,分别是:教师、学生、媒介,优秀的教学应该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之中,并指出学习的方向,最终再由学生进行探究、体验,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形成能力。而翻转课堂是先让学生观看视频,这实际上也造成了一种灌输教育,是教师通过课前的视频将要学习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只是将“人灌”转变成了“电灌”而已。在传统课堂之中,教师讲授完一个知识点后,会了解一下学生学习情况,从而能够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改,并且能够兼顾大部分学生的需求,等到大部分学生对这一知识理解的差不多透彻时,再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讲授,并且在传统课堂中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帮助或者是合作,从而进一步让学生能够理解知识。但是在翻转课堂之中,在课前的先学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异步出现的,当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是无法解决,但是如论是教师或者是同学不很难同时出现为其解答问题。这样就造成问题的解答的滞后性,在某一种程度上,也会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是错位出现的,当教师教授课程知识时,学生不在现场,当学生进行学习,教师不在现场。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像是一种函授式教学方式,学生先通过先期自行学习相关的学习材料,遇到问题,等回到课堂时,教师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种模式更像学生自学,教师解答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教学的过程。

4 教师与学生是否能够适应翻转课堂模式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要提前学习教师发布的微课资源以及完成老师布置的导学案内容,在课堂中,教师参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答疑解惑,从而解决学生在“先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从教师的角度来讲,要完成一次翻转课堂的教学,教师首先要制作一个优质的微课资源还有完成学生课前所要完成的导学案。而教师要完成一个良好的微课资源,不仅要求教师对于教材要有透彻的理解,还要设计一个良好的微课设计,并且还要学会拍摄微课,还有视频、音频的剪辑,发布微课,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多种的技能,特别是有关于教育技术的能力。但是现在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并不是特别强,大部分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主要集中在ppt或者是一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对于拍摄视频、视频剪辑、音频剪辑、以及网络发布一个技术并不是十分的熟悉,可见现有教师的技能还不足以应付高质量的微课的制作和发布,而且现有教师教学任务十分的繁重,每天除了备课、上课之外,还要批改大量的作业以及完成学校里交代的各种任务,实在是无暇分心去尝试新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就算是有人能给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微课资源,但是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利用同一的资源,难以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并且教师在录制微视频的时候,面对不是学生,而是一堆堆冷冰冰的机器,教师在传授知识就会缺乏平时讲课的激情。翻转课堂教学是很难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做到身临其境的,就像在电视上看演唱会的感受是和在现场观看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相对于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不熟悉来说,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正在不断的上生,他们的信息素养甚至比教师还要好,可见翻转课堂的开展,学生可以很好进行适应。但是翻转课堂是一种家校之间翻转,如何能够保证不再教师监督的情况下,保证其“先学”的效果。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进行“先学”,而“先学”发生的前提是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先学材料,还有就是要求学生积极、自主的对材料进行学习。通过设计启发性的学案,优秀的微课,以及平台的在线监测功能等,一定意义上可以达到对知识的提前传授。但是在现实中,让学生提前的平台上进行学习,学生能难集中注意力去观看视频,利用网络的大部分时间又可以都是在玩而不是在学习。可见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依旧是翻转课堂所要面临的巨大问题。

“精熟学习”是由布鲁姆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指以班级教学为基础结合及时反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个别指导,让学生掌握前一单元内容后再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翻转课堂让教师更加了解每一位学生,会有更多时间为学生提供直接指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精熟概念内涵,即任何教师都能协作所有学生掌握知识,任何学生都不会掉队或者成绩不佳,[3]但是在现有的教学中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因为现在中国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缺乏,导致现有的班级一般是大班教育,有时一个班的班级人数可以达到六七十人。在这种大班的环境下,教师是很难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个别化的辅导的。翻转课堂中的精熟学习是依赖学习平台的数据,依靠这些数据对学生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推送合适的学习资源,但是现有的技术还不能够满足,并且合适的学习资源依旧还需要教师花费很大的心血来设计,从而又进一步加剧了教师的负担。还有就是学生在校园里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做作业,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学生上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孙峰,龙宝新.翻转课堂的理性反思与本土化建构[J].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第9期.

[2] 何克抗,林君芬,张温岚.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Koile K. & Singer D.. Development of A Tablet-PC-Based System to Increase Instructor -Student Classroom Interactions and Student Learning[A]. Proceedings of WIPTE 2006[C]. Workshop on the Impact of Pen-based Technology on Education 2006.

[4] 李晓梅.在“不偏不倚”中寻求恒常之道——关于翻转课堂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5.

[5] 冯照.高中翻转课堂适用性刍议[J].吉林教育·教研,2015.

[6] 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6.

作者简介:黄丽华,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4级教育技术学研究生。

猜你喜欢

先学微课过程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