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功能意义
2017-02-05陆小菊张昆明
陆小菊++张昆明
摘 要: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是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预测变量。本文着重分析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概念及构成要素,探讨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功能与意义。
关键词:教师 教学效能感 功能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24-01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理论上来源于班杜拉(Bandura)的自我效能概念,它不仅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且对学生的学业和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是学生成绩的重要预测变量。因此,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已成为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1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概念及构成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概念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并且是对自我效能的延伸。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1971年)一文,它是自我的一个方面,是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的一种表现,是指个体以自身为思维对象(self-referent thought),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Bandura,1986)。[1] “自我效能”理论自提出之后,很快被引入教学领域,产生了对教学效能感的研究。教师的教学效能感(the sense of teaching efficacy)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的知觉与信念。[2]教学效能感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信念。其能力特性表现在,教学效能感使教师深信,他们有能力帮助学生排除各种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有效学习。其信念特性在于,这是一种使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信念,这种信念使教师坚信他们能给予学生正能量,使学生产生正向改变的可能性,这种信念表明了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自信程度。
教学效能感包含两个部分即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体教学效能感。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教学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一般问题的看法和判断,即即使受到显著的外在环境(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教师依然相信教学能够克服这些外在因素的消极影响,促进学生的发展。个体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认识和期待,即教师有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信念。不难发现,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影响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对课堂教学的监控,甚至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
2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功能意义
2.1 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教师的个人认知和教学行为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是在自我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认知的成分占重要地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既是教师对教育教学作用的认知,也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知觉。教学效能感强的教师坚信教育教学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因此会努力排除一切阻碍学生进步的不利因素,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学效能感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不同效能感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皮革马利翁”效应,由此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保持学生注意力方面产生不同的教学行为。教学效能感属于个人认知方面的内容,但其又会通过认知对个人行为产生影响。教学效能感影响教师对未来行为结果的预测,因此,高教学效能感的教师,他所设定的目标具有“跳起来就能摘到桃子”的挑战性,因此教师对活动的投入程度不断加深,动机不断加强,保证其活动取得最终的成效。
2.2 教师教学效能感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内在动力,是教师职业幸福的重要源泉
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坚信教育教学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高其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就会不断反思教学过程,认真研究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师的幸福是教师作为其职业人的幸福,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它源自教师对教育的真切理解,源自教师对生命成长的深切感悟和作为研究的充实。[3]教师职业幸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自觉的把教学活动当成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把教书育人当成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把自身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进步联系起来。良好的教学效能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自信心,增强事业心,使其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在工作中得到乐趣,体验到劳动的快乐与内在的价值。
2.3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业成绩出现差异
现代教学理论越来越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参与的能动介入者。教师教学效能感通过教师的认知和心理作用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最终体现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影响上。
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师教学效能感和学业成绩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高教学效能感的教师更愿意在教学过程中付出更多的努力,擅于倾听其他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评价,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从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高教学效能感的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表现出积极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公平的氛围,很少批评学生,对学生的进步经常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在这过程中变得好学、乐学,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行为的管理,学习动机的激发能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
参考文献:
[1] 黄喜珊,冯海志.论教师效能感及其提高[J].肇庆学院学报,2006(1):60.
[2] 俞国良,罗晓路.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74.
[3] 黎琼峰,吴佩杰.论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