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及突围

2017-02-05宋明晓

考试周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学困境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

宋明晓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况发生较大转变,特别是在教学观念和思想、教学思路、模式、方法、手段等诸多方面,较之传统教学,获得较大的改善与提升,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然而,随着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和推进,尤其是当改革步入“深水区”时,小学语文学科在新形势下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致使教学步入新的困境。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分析语文学科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且成功突围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小学语文学科作为研究对象,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入手,试分析其现状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并针对困境提出相应的突围之“道”。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新课程改革 教学困境

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观念、思路等不断得到转变和提升,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等不断实现创新和突破,这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力”,进一步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教学形势、教学要求的变化,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尤其是部分教师由于学习能力不足、教学观念未及时更新、对新课标的学习未能深入等原因,导致自身未能及时跟上学科改革的步伐,出现教学观念传统落后、教学方式刻板单一、教学方法低效高耗等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严重掣肘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为此,有必要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并针对问题及困境提出相应的突围策略,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改革成效。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部分教师观念守旧,教学思想落后。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摸索阶段,大部分教师做到认真学习新课标的内容和要求,并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实施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教师未能有效摆脱传统落后教学观念的束缚,面对教学的新形势,仍旧采取传统的一套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而导致其在教学思路、方法、手段等方面不仅创新性不足,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而且滞后于新课程改革的整体步伐,导致课程教学高耗低效,严重影响和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二)盲目追求教学形式化。

纵观我国各地小学在对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情况,一些发达城市的部分教师已经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实践教学中既能够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又能够大胆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形式丰富多元,教学过程生动有趣。但是另一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贯彻却陷入误区,教学只重形式而轻实效,过于盲目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最终导致多种教学形式杂糅一堂,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只是由传统的内容堆砌转变为形式堆砌,削弱教学改革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成效不高。

教学成效不高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突出问题。特别是教师在完成新课教学后,未能及时地引导学生加强知识的复习和巩固,致使一些教学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难以被学生及时地消化和吸收,削弱语文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困境的致因分析

造成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上述困境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层面的主观因素。作为教学改革的实践者,教师无疑身处教育改革的“第一线”,起着主导教学的作用。然而,由于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能力不高,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不够深入,未能真正实现教学观念和理论的转变,这就导致其在面临教学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时容易出现“力不从心”、“手足无措”等问题。另一方面则在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层面的客观原因,如学校对小学语文课程编排不够合理,教学资源较为匮乏,社会未能提供充足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场所,家长对小学语文学科重视不足、认识不深刻等,都将直接或间接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实践带来负面影响,从而致使语文教学困境的出现。

三、小学语文教学困境的突围策略

(一)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实践的先导,要破解小学语文教学目前面临的困局,首先就要从教师主观层面入手,促进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掌握丰富的教学理论,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实现自我业务素质和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能同时达到小学语文有效教学、高效教学的目的。

(二)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在不同的教学模式、方法主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其最终获得的教学成效明显不同。为此,教师要不断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方法等,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角度出发,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尽可能地多添加一些学生感兴趣且助于课堂活跃的教学元素,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促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最终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和语文成绩“双获得”的良好局面。

(三)积极改进教学策略。

衡量一节语文课教学是否有效,重要的不是在于这节课上教师讲授了多少语文知识,而在于教师是否将教学主体讲透、讲明,即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应当重质而非重量,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实质,也是破解小学语文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教师目前要做的是在课堂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启发式教育,重视对学生主观思想和主体性思维的培养和发挥,同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沉醉在语文教学课堂之中,不自觉地学习、理解并有效掌握课堂所教知识。长此以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必然得到增强,小学语文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目的必能快速达到。

四、结语

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境,造成困境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教师主观层面及家庭、社会、学校等客观层面。针对困境,找寻突围之策是重点。对此,笔者分别从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及积极改进教学策略三个方面提出突围的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实现有效教学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苏玉梅.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3(01).

[2]王贤松.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学习(中),2014(09).

猜你喜欢

教学困境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建设性对策研究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