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社会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2017-02-05郭占锋张和荣姚自立

关键词:高校教学方法

郭占锋+张和荣+姚自立

摘 要:文章从“传播社会学”课程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传播社会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传播社会学课程教学方法的策略。

关键词:传播社会学;教学方法;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03-04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社交网络愈加发达。这一方面使得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便利和快捷,但另一方面也使网络谣言与信息泄露等问题也随之频繁出现。这些新生的社会现象既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稳定秩序,同时也给对学术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传统的传播学缺乏对现代网络问题的研究,同时,传播学的旧有理论无法对这些现象进行理解与解释,因此学界不断增加对传播社会学的关注,以期通过这门社会学与传播学的交叉学科来解决社会中的传播问题。一个系统成熟的学科可以对现实情况进行良好引导,同时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研究也可促进学科的完善与发展。然而,作为一门社会学和传播学的交叉性边缘学科,“传播社会学”在西方的起步较晚,在当今中国的发展更不成熟。

1969年,英国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走向大众传播社会学》的发表和1972年由其主编的《大众传播社会学》的问世,是“传播社会学”形成学科建制的标志[1],这距今不足50年。在中国,学科建构性的传播社会学研究则更加滞后。改革开放后,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最早提出研究新闻社会学。之后,人们对传播社会学的关注度和研究度增加,典型的表现是实证方法在传播社会学中的应用。1994年,国家教委在“关于填写中国高等学校新闻学专业办学水平评估方案的说明”中提到了“专业选修课,指新闻学的边缘学科(或科际学科)课程,如新闻心理学、新闻社会学(传播社会学)”。这一文件性表述,说明作为一门学科,新闻(传播)社会学正式进入我国新闻与传播专业高等教育的视野[2]。之后,许多高校也逐渐增设了“传播社会学”课程。

然而,“传播社会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仍然较缓慢,而且增设该课程的学校的增多并不意味着学科的成熟。纵观中国传播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历程,的确不难看出其教学内容及方法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传播社会学”教学现状

(一)教材内容陈旧,抽象理论杂乱

学科建构性的传播社会学研究在中国发展较晚,虽然在引入国外优秀教材和名著的基础上,我国学者也编著了一批本土的教材。但总体来看,目前的教材有以下两点问题:第一,学界对其研究不足,编著的教材数量少、时间早,缺乏创新性与时代性,因此其与当下学术和社会发展形势相脱离;第二,相关的文章等文献资料较少,可供学生参照利用的资源有限,无法提供一个可供学生参考的学习平台,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课程所使用的是胡申生等人编著的《传播社会学导论》。该书系统地论述了传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学派、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传播与人的社会化、传播与人际关系、传播和生活方式等广泛内容,涵盖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是学习与研究传播社会学的优秀资料。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书中的许多内容已与现实不符,甚至相脱节。例如,在关于广告的章节中,书中关于“广播、电视、杂志、报纸被称为现代广告的四大媒介”观点的阐述,便有待商榷。因为,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与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主流媒介已逐渐被新兴科技所取代,杂志报纸的传播作用被大大削弱,报纸业甚至已经成为“夕阳产业”。此时,若不将互联网界定为现代广告的媒介之一,已很难具说服力。若按照教材讲解,便会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相脱离,从而不免会使学生对传播社会学整个学科的意义产生怀疑。

再者,由于传播社会学是一门交叉性的边缘学科,涉及的理论有传播学、社会学等多个方向,理论错综复杂且较抽象。然而,目前的教材只是以介绍理论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在预习、阅读教材的时候产生厌烦心理。学生的反感与排斥不仅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施和开展,同时将会对整个学科的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例如,教师在讲鲍尔的媒介系统依赖论时,如果不配以典型的案例,学生就很难理解其中的“意义不明确”的程度、媒介依赖关系的双向性等观点。教师若完全依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古板

目前,“传播社会学”课程主要采取的是传统的讲授灌输式教学方法。课堂上一般以教师向学生单向地灌输知识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存在这个现象,是现存制度、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影响的结果。第一,制度方面,目前教学评价体系中多种硬性量化指标与教学评价结果评职称等相挂钩,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按照指标来安排教学,从而影响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积极性。第二,教师方面,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的意义认识不清,创新方法的实施难度较大而使教师最终放弃等。同时,教学方法创新所带来的结果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教师需要对这一结果负有相应的责任,因此,在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时,教师受到了较大的限制。第三,学生方面,由于受考试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忙于被动地记笔记,缺乏与教师主动地交流互动。同时受教学条件,如教室、教学经费等因素的影响[3],教学方法创新阻碍重重。

对“传播社会学”而言,由于其在中国的发展不够成熟,大部分教师并非专业出身,他们对该学科缺乏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因此只能根据有限的教材进行教学,难免会产生照本宣科等问题。甚至有些教师参照课本做好PPT之后,在课堂上就只是播放解释课件,大量的文字、图片信息使学生应接不暇,导致学生只能忙于记笔记而缺乏思考。此外,传播社会学涉及理论广泛,如社会文化理论、“思想统治权”等。由于这些理论错综复杂,既难以理解及记忆,又难以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积极性差。甚至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不知道在“传播社会学”课堂上学习了什么,这对一门课程的教学来说,无疑是失败的。

(三)考核方式不合理

教学方法的古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考核方法的单一。教师通常采用的考核方法有以下两种:第一,实行强制性管理。即通过签到点名等方式,保证学生的出勤率。这种机械的管理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听课学生的数量,但却无法保证听课效果。强制性的考勤方式难以使学生融入课堂,因而也无法使他们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第二,指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写论文。这在理论上可以考查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但效果并没有预期的好。一方面学生重量而不重质,同时为了便于写作,从而出现贪多求大,东拼西凑的论文作业现象。另一方面,部分学生怀有应付心态,通过抄袭别人作品来充数。这种考核方式不仅没有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也没有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反而让学生以“作业多”为理由更加厌烦这门课程。另外,以试卷为主的考试方式易使学生学习目的由学习知识向应付考试转变,从而轻视学习过程。除此之外,由于国内开设该课程的高校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其“普适性”产生怀疑,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为获得学分的手段,而没有将教学内容内化于心。

二、传播社会学教学方法创新的策略

笔者结合两年内的教学改革和尝试,着手改进教学方法,争取让学生从“思想上”进入课堂,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和沟通。以便能“教”与“学”相长,推进此门课程的改革。

(一)实践参与式教学,注重多元互动方式

为了克服传统灌输式讲授教学方法的弊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多元互动。通过实现教师由“主导”到“引导”角色的转变,实现学生从“被动听讲与接受”向“主动参与及表达”发展。最终实现学生从消极的“听”与“记”到积极的“思”与“讲”的转变。具体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简化教学PPT,引导学生课堂讨论。笔者在制作讲课所用的PPT时尽量将其简化,让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而非把它当作展示大容量信息的工具。这样有三个显著的效果:第一,避免学生只顾抄写笔记;第二,促进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的思考;第三,所提问的内容与教材及课外阅读量相关,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与增加课外阅读量的习惯。比如,在讲传统学派的理论渊源时,笔者只是将“结构功能论、社会冲突论、符号互动论”列举出来,进而去引导学生表达他们对这几个学派的理解,并分析这些学派中与传播社会学的相关之处。此外,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的引导与鼓励,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与分析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肯定学生观点的合理之处;其次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的观点或问题做出相应分析,并给予详细的解释;最后,通过树立学习信心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热情与学习效果。

2.引入协作学习方式。协作能力是大学生进行科研地必备素质,笔者在教学中引入了协作学习的方式。作为一种不同于课堂提问的互动方式,协作学习不仅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在具体教学中,笔者选取了一本理论与案例恰当结合且与“传播社会学”紧密相关的书籍《传播与文化概论》让学生阅读。两人负责一个章节,学生在阅读后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十分钟的展示。通过课堂展示,学生不仅能够从学生所习惯的表达方式介绍“大众社会理论”、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等理论性的知识,同时书中“电视会消失吗?”等案例也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并且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种学习方式既不会脱离课堂内容,同时又能够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自由想象,从而便于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不仅如此,学生以其特有方式的讲解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使其他学生理解相关理论,同时便于学生进一步择取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深入阅读。这样,学习成了一个主动的过程。在这种方式下,新的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课堂变成开放的课堂,教师成为了组织者、引导者甚至是伙伴,而不再是主导者。

3.分享读书心得。“传播社会学”课程本身就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涉及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因此,笔者在鼓励学生阅读社会学经典著作的同时,也鼓励学生超越学科界限,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经典。这使得学生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也寻找到了兴趣点。

鼓励学生读书的举措不止于说教,笔者在课堂上留出一部分时间让愿意分享读书心得的学生分享其阅读过的书籍,并进行点评,同时提出相应问题供学生讨论。这样,既可以鼓励学生更加自主地阅读和思考,又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让其他学生间接地了解该书的核心内容。例如,学生在分享伊尼斯所著的《帝国与传播》时,不仅介绍了书中的主要观点“伊尼斯关于文明分期的观点、传播的时间偏向与空间偏向问题”,论述了该书对研究媒介在历史文明和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还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之后学生主要就当下多种媒介共存、信息空间紧密联系的现状来讨论伊尼斯的理论是否能够对当前的情况进行解释。

(二)整合教学内容,力求教学材料的多样化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根据课程的内容融入了案例、中国古诗词等多元因素,力求教学材料的多元化。

1.理论结合现实,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常会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现实中的例子来理解传播社会学的理论。如让学生以“人肉搜索”为例,从信息通过网络的传播中,深入了解传播社会学,并形成了《传播学视域中的“人肉搜索”现象》一文。该文从传播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着重探讨“人肉搜索”的定义、发展历程、特点及成因,深入挖掘“人肉搜索”现象中蕴含的传播社会学理论,从而更全面、更透彻地对“人肉搜索”这一社会热点进行诠释。通过分析“人肉搜索”传播主体的匿名性,传播方式的融合性,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传播模式的双向性,传播内容的复杂性以及传播机制的交融性,学生能够对传播的各要素有更明确的了解。同时,通过“死亡博客”、“虐猫”等实例与传播社会学中的媒介系统依赖理论、“意见领袖”理论、形塑论及“守门人”理论等理论相互联系的分析,学生们能够从理论出发,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社会实例进行深度的剖析,培养学生对各类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为他们今后分析各类社会问题提供经验[4]。同时,学生在了解社会现实的基础上,能对传播社会学的理论有自己的思考,为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范例。

2.西方理论与中国历史相结合,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除了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外,还鼓励学生理论联系中国文化,即让学生将传播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的古诗词进行联系理解,并形成了《从古诗词看传播各要素》一文,以传播社会学的视角界定“社会传播”的概念,并将社会传播作为主体间性沟通行动,以中国古诗词这一丰富的文学经典为素材,生动地分析社会传播各要素及其鲜明的特征,并从其中感受温情的生活气息和厚重的人文关照。例如通过《诗经》中的名篇《豳风·七月》、唐宣宗时宫人韩氏的《题红叶》及“三人成虎”的典故来说明传播的主体和目的;通过“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来阐释社会传播一定要有坚实的生活基础和具象的实质内容,即共享的意义系统;通过“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等诗句来阐明了社会传播并非无依无凭,而是需要载体和途径的。同时,这些古诗词让学生在体会古代社会的传播方式的同时,理解当代社会变迁对现代传播技术和传播理念的影响。学生在讨论中认为相比现代社会传播的快速便捷,虽然古代社会传播范围较狭窄且媒介单一,但却充满了人文气息,便于古人思想与情感的沟通。而当代传播虽然快捷与便利,却导致了表达直观、缺乏人的浪漫与艺术气息。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得出“古代社会传播注重传播主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具有较强的烂漫气息;而现代则侧重于交流方式的便利与交流成本的控制,忽视精神沟通”的结论。

3.引入英语原著学习,掌握一手学习资料。由于国内的传播社会学起步较晚,国外许多优秀的传播社会学文章、书籍没有被翻译。笔者为了让学生的思想不局限于课堂及仅有的参考资料上,适当加入了英语学习内容,在讲理论的同时提示学生对应的英语含义,并引导学生去记忆。比如,在讲传播的类型时,相应的提出“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分别对应的英文词为“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mass communication”。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内容,而且有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此外,笔者还推荐了Diffusion of innovation、Social change等英文书籍,并将英文文献带到班级供学生阅读。有一位同学勇敢地分享了自己阅读的题为Why Sociology Abandoned Communication的英文文献,该学生通过精致的英文PPT、流利的英文表达,让学生们有了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决心和信心,为英文原著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视频启发,寓教于乐

视频集图、文、声、像多重因素于一体,能够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加深相关知识的印象。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视频教学,启发学生,寓教于乐。

1.推荐与课程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有着直接影响。根据当下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结合传播社会学的学科特点,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推荐了大量与传播社会学相关的经典影片或短视频,让学生在课下自己观看,在娱乐中加强对本课程的理解。并且根据课时的安排,选择恰当的时机在课堂上放映了相关影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以影片《摇尾狗》为例:该影片讲述的是美国总统在大选前期突然爆出丑闻,为了不影响大选,平息丑闻,通过让好莱坞制片人利用现代科技和媒体制造一系列子虚乌有的事件,比如“战争”、“英雄”等,从而转移大众视线。通过这一影片,学生可以发现,现代科技的发展导致了时间和空间的分离,出现了虚空间,虚空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人际交往关系及个人隐私。影片反映了技术进步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张力,凸显出现代科技传播当中一个非常有讨论价值的话题。同时,影片使得学生理解传播技术的变迁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在受影片冲击的同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思考。此外,笔者通过给学生留下思考题“政治与媒介之间,到底谁控制了谁”,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进一步学习。

2.让学生寻找广告视频,探索广告变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为了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笔者通常会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寻找自身认为有意义的视频和广告,从中理解传播社会学的相关内容并探索广告的变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在不同的广告中,学生都可以发现拉斯韦尔5W理论的踪迹,即“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 With which effects”,多数广告就是通过对这五个W的系统研究,来对传播内容与媒介进行合理搭配,并推向受众,从而达到所需要的传播效果。譬如耐克公司的广告,由于耐克公司的产品主要是侧重于体育运动,其受众也主要偏向于参与体育活动的人们,因此其广告通常表达的都会是青春、活力、冒险或是励志等内容。这种从理论出发看待社会问题,最终再回归理论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能够以更加专业的视角来分析社会问题,同时有利于学生对理论进行反思、修正、补充与发展。

除此之外,笔者在课堂上也鼓励学生查找一些著名企业、某一产业或是某一政策的广告视频,从其初期发展的广告到后期发展的广告变化中,感受广告本身的变迁,以及其中蕴含的社会大背景的变化。比如,对比啤酒产业不同时期的广告。从最初20世纪50年代青岛啤酒的那种侧重于写实纪录,全面介绍其所含成分、原料及其选取、制作工艺和产品功效的广告,到如今类似于喜力啤酒借助于007的故事进行广告宣传的变化,可以发现,如今的广告已经显得比较艺术化,融入了一定的故事内容。又比如,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口号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的“该流不流扒房牵牛”到90年代的“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孩子多养猪”再到21世纪的“少生快富奔小康,共建和谐新农村”等一系列的计划生育的宣传语中,我们更可以感受到执政者执政水平的提高与执政理念的转变,同时也反映出了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这样,通过让学生寻找一些实例,学生可以切实地理解传播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对传播社会学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当然,上述这三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创新还远远不够,因为在信息时代,伴随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全球化的扩散和蔓延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些必然会对原来的传播方式及传播机制带来深刻影响。毋庸置疑,“传播社会学”课程将会逐渐变为显学,成为人们探讨的主旋律。因而,在传播社会学发展的同时,教学方法也应与时俱进,实行改革与创新。而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其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并能“学以致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与效率,更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锻炼自学的技能,从而推动传播社会学学科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申生,李远行,章友德.传播社会学导论[M].上海:上 海大学出版社,2002.

[2]解读传播社会学的发展、研究框架与现实意义[EB/OL]. 圣才学习网,2011-08-31.

[3]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 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4).

[4]娄梦玲,郭占锋.传播社会学视域中的“人肉搜索”现象 [J].今传媒,2014,(2).

猜你喜欢

高校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