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书画鉴定的几种方法

2017-02-04袁青

大观 2016年11期
关键词:著录

摘要:书画鉴定有着悠久的历史,自魏晋至当代,已走过1000多年历程,书画鉴定方法同样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日益发展成熟。传统的书画鉴定方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它与我们当今的鉴定方法在某种程度有着承上启下的关系。传统的书画鉴定方法有很多形式,本文便以北宋画家李成《茂林远岫图》的鉴定为载体,窥探其在鉴定过程中所运用到的传统鉴定方法。

关键词:传统画鉴定方法;茂林远岫;鉴考;著录

一、传统书画鉴定方法

如果我们以民国为限向古代追溯,传统书画鉴定主要是依靠著录方法为主,大多数都是对作品内容现状加以描述,从著录中寻得的材料多为正面材料。但由于历代著录本就相对较少,很多作品并没有被著录记载,而且历代著录的记载并不具有确凿的实证性,如北宋时期最具权威的《宣和书谱》就把唐张旭《古诗四帖》误定为南朝谢灵运墨迹。元明时期,传统书画鉴赏的方法也逐渐增多,明朝的张丑在其著述《清河书画舫》中提出了四条颇具代表性的鉴赏要领,首先,在书法鉴定方面,名家多以筋骨为神,而绘画方面则以崇尚理趣,赋色之作也可以观之;其次,要参考书画的题跋和收藏印章,以此鉴别是否流传有序;第三,根据书画作品的材质媒介进行判断,例如绢与纸产生的年代完全不同,可以根据产生年代进行断代;最后,即我们常说“望气派”,依照个人的经验对书画的真伪、年代进行鉴定,俗夫雅士的内在气质会在书画作品上有着不同的显现。张丑的这些对书画鉴定与品评的观点、方法大致勾勒出传统书画鉴定方法的轮廓,也是对前人书画鉴定方法的一个总结。

二、对《茂林远岫图》的鉴定

纵览古人关于《茂林远岫图》的鉴定,在很大程度上采取上述的鉴赏方法,大致总结为如下四个特点:

其一,注重前人的结论。此特点概括起来包括三种情况:一是相信前人的题跋,《茂林远岫图》被认为是宋人李成所作,很大程度上是依据画作拖尾的题跋,南宋向若冰题跋的内容为“晋夫人,实申国文靖公之孙,枢密惠穆公之女也。右李营丘成所作《茂林远岫图》,即祖母事先祖金紫时奁具中小曲屏。大父少卿靖康间南渡,与赵昌、徐煕花(卉)携以来,今皆保藏,敬书所自,以昭后世。”事实上向若冰的题跋,仅能传递给我们三条信息,一是这件作品曾经被向若冰鉴赏;二是它还曾被其收藏;三是题跋叙述了此作的流传经过,但并不客观,至于

向若冰叙述是否属实,他的鉴定是否有误,此题跋就没有充分的说服力了。而客观上得出的结论只有向若冰所处时代比我们距离李成要近,其次向若冰本人是一位颇有实力的鉴藏家,并无其他,而倪瓒与张天俊的题跋也是同样的道理。二是相信前人著录。三是相信前人印记。这两种情况与第一种重视题跋相比较而言,只是形式有所不同,但殊致同归,虽然这些内容有较强的可考性,但这些并不能确保古人鉴定的准确性和著录的真伪,所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其二,倚重经验判断,即常说的“望气派”。倪瓒在跋《茂林远岫图》时就这样写道“林木苍古,山石浑然,径岸萦回,自然趣多,累荆浩晚年合作。”很明显这就是通过经验之谈而得出的结论。元人汤垕曾说“唐无名人画至多,要皆望而知其为唐人,别有一种气象,非宋人所可比也。”这种观点明显强调在书画鉴定时经验的重要性。古人鉴定书画对经验的倚重,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要求他们对大量书画作品长期观摩考证,见多识广,以达到一定的积累,才能逐渐在主观上形成一种评判的尺度,进而达到“一望即知”,这种依凭个人经验而形成的“眼学”,是中国传统书画鉴赏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书画鉴定方法在实践过程中缺乏理性根基,有其明显的缺陷,由此得出的鉴定结果也有其局限性,所以在面对这些结果之时应征而后信。

其三,鉴赏与考订相结合,这是古人鉴定书画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如上文所述倪云林《茂林远岫图》的题跋,就是采用了先鉴赏后鉴定的模式,突显“情”与“理”的融合。当代艺术史学家尹吉男先生面对于这种鉴定方式曾明确指出:“古代书画鉴定家对绘画作品时代性的界定,多偏于鉴赏意识”,“美学式的理解无所不在”,说明传统鉴定方法很大程度上还是在鉴赏基础上的考订,虽然此法同样较为主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四,逻辑性的缺乏。古人观赏品评书画之时并不注重逻辑,汤垕在其所著《画论》中道:“观六朝画,先观绢素,次观笔法,次观气韵,大概十中可信一二,有御府题印者尤不可信。”可明显看出古人在鉴定过程中并无逻辑可寻,很大程度上还是凭借主观的经验判断,清代鉴赏家对《茂林远岫图》的鉴赏性评论:一观质料,二观气韵技法,三观装潢题印,三者之间无明确的逻辑关系,也无明显的主次观念,表现出了一种相对混乱的鉴定模式。

以古人对《茂林远岫图》的鉴赏为例,基本可以总结出传统书画鉴定的方法与特点,这些鉴定方法是千百年来艺术家与鉴赏家思想的结晶,是后人在鉴定传统书画作品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丑.清河书画舫[M].徐德明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汤垕.画鉴[M] .于安澜.画品丛书.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3]尹吉男.古画鉴定学中的时代风格与标型—中国书画鉴定学研读札记之一[J].美术研究,1993(02).

[4]汤垕.画论[M].黄宾虹,邓实.中华美术从书:卷十四,第三集第七辑.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袁青(1991.9—),男,满族,辽宁省凤城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4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理论,研究方向:美术史。

猜你喜欢

著录
我国档案著录的基本概况
录附:《石渠宝笈》著录的圆明园旧藏书画目录
解放初图书基本定价问题探析
解放初图书基本定价问题探析
浅析文书工作与文书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
图书编目工作中外文学术会议录的著录再探讨
试析协同应用国际档案理事会系列档案著录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