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2017-02-04刘国富
刘国富
【摘要】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交流的工具,课堂教学是人类进行思想交流、思维活动的特殊实践活动,而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开启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都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实现。教师不仅要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还要以激情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语言 艺术性 效果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17-01
“语言的运用是一种艺术。教学语言必须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教学艺术首先表现为语言的艺术”。教学语言,是教师的“ 常规武器”,教学语言优美动听,生动有趣,简洁明了,准确而富有哲理性,节奏和谐,就能够牢牢地吸引学生,使之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勾起求知欲望,焕发出智慧的光芒,听得入神入理,因此理解了,记住了,学习效率提高了。足见,好的教学语言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够牵动学生的视听,能够左右课堂的气氛,能够促使学生尽快领悟。相反,教学语言死板,干瘪、乏味,其教学效果是不会好的。有鉴于此,教学语言与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的。讲究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本身提高素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
“语言反映着人的思维方式”,教学语言属于一种专门的工作语言,即受教学规律所支配,又受讲授的知识内容等诸多教学因素所制约,不得有任意性。教学语言应该是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语言。因此,作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不能仅仅理解为遣词造句的艺术,它主要是体现传递精邃见解的艺术,尽管它需要优美的词汇作为材料。
教学语言的艺术,应该能够达到“教师的‘讲,诱发着学生的‘想”和“以动情的语言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这样的效果。那么,教学语言艺术性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应该是效率高,效果佳,精美完善,集教育性、科学性于一体的语言。就教学语言表达上的艺术原则而言,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应该是融精炼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语言
教学语言只有精炼简洁,才能对所容纳的内容作出简明的概括,对思考规律和问题的本质作出精当的提炼和表达;教学语言只有具有启发性,才能启动学生的思维神经顺畅运转,促使学生顺利地越过思维障碍。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实质是给学生提供思维条件,主要表现在“用不同的诱导语言处理的教学矛盾”给予暗示或迁移或过度,是学生明了知识的本质属性;教学语言只有具有趣味性,才能使教材化难为易,并使学生乐于聆听,产生最佳的情绪效应,趣味性是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外部因素。可见,熔精炼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教学语言是教学语言艺术性的首要特征。
二、教学语言艺术性,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想象,产生“化‘闻为‘见”效应的语言
为此,在设计教学语言的时候,教师必须时时处处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使教学语言具有趣味性色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知识讲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使之“即使学生能接受的,有时高与学生水平的”。这种把严密的科学性同生动的形象性结合起来的教学语言,是教师运用语言的又一艺术特征。形象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依赖表象为支柱的思维,作为教学语言,一定要以具体的形象为支柱。概括为一句话,符合形象思维的教学语言,是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
三、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还在于具有与教学内容关联密切的新奇刺激性
要言之有物,切忌辞藻华丽而实则空洞。鉴于此,在设计教学语言的时候,应该有分寸的适时充实某些崭新的知识或者新观点作为教学语言的组成部分,而这种充实一定要体现出所讲授知识的内在的科学美。用体现新奇、新鲜为特征的语言来产生教学魅力,使教学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应用心理学”的感知规律告诉我们,新奇、新鲜的东西容易被选择为感知对象。在教学语言中适当的多用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新奇刺激,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产生良好的感知效果。总之,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在于风趣,富有鼓动力,充满活的激情。
四、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还要具有足够的节奏美
教学语言是教学节奏中最有感染力的部分。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既是饶有风趣的,又是节奏优美的。讲课的语言速度要快慢适中,要科学;要按课文实际控制语言,声音大小要有度,语气的轻重缓急也要分明;要根据情节显示抑扬顿挫;要节奏感强,有板有眼,从容不迫,造成宛如音乐般的语言节奏,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这样的语言节奏美是一种能够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张又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四个统一”[J].安顺学院学报,2014,16(1):64-65.
[2]张圣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探究[J].职业,2013(5):114-116.
[3]胡群.如何使课堂教学语言更加生动[J].教育艺术,2015(8):11.
[4]张金波.关于课堂教学语言的几点浅见[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5(1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