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翻译视角下对陆羽《茶经》译本语言的解读
2017-02-04郑婷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郑婷(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68)
等效翻译视角下对陆羽《茶经》译本语言的解读
郑婷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68)
中国传统茶文化博大精深,并以陆羽所作的《茶经》为代表,在跨文化交际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的战略输出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内容和组成部分。在对陆羽所作的《茶经》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翻译的“等效性”的视角,对陆羽的《茶经》译本语言加以解读和领悟,依循等效性翻译的原则,以《茶经》文本的效果为核心,使阅读者在感受不同文字的赏析过程中,完整而全面地领悟《茶经》的深邃思想和文化内涵,从而推动我国传统茶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和推广。
等效翻译;陆羽;《茶经》;译本语言
中国传统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富含深厚的哲理思想和文化内涵,一直以来为中外民众所推崇和喜爱。在将中国传统茶文化外译的过程中,要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性和文化性,并以陆羽所作的经典巨著《茶经》为载体,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茶文化,使世界认识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深远魅力。
1 翻译的“等效性”视角概念综述
翻译的“等效性”视角是以文章翻译的效果为核心内容,它也是翻译者所推崇和遵循的纲领性原则,是翻译工作人员认定的终极目标。在等效翻译论的视角和原则之下,对于文章的翻译行为绝不能为原文所禁锢,不能简单地将原文和译文实现转换,而要使原文和译文成为一个整体,两者具有充分的相融性,从而使阅读者能够在不同的文本之下,实现对文章的阅读和体会。只有当阅读者对译本的语言完全接受和吸取下,才能完整地达成翻译行为。在等效翻译的视角之下,翻译人员要尽自己所能,将原文进行充分而全面的理解,权衡原文和译文的翻译视角,要全面弄清原文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语言应用风格等知识,及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社会背景下对阅读者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这些都是翻译工作者必须考虑和把握的原则,为此,也对文章翻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需要翻译工作者全面了解原文的语言环境、文化环境和历史环境,获取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要使自己成为文章的“第二作者”,充分运用自己对母语的敏感度,实现对原文语言的感知和体悟,并对原文语言的思维方式加以全面的了解,形成与原文作者相同的思维模式,这样,才能使读者产生一致的阅读体验。
2 陆羽《茶经》概述及其美学意蕴
2.1 陆羽与《茶经》概述
陆羽是唐朝的书生,他性情幽淡,喜爱饮茶,讲究清高淡泊之气节,他自21岁时著书,并最终成就了《茶经》这部旷世名著,他游历了中国群山万水,与茶农谈茶、与茶客论茶、与饮茶爱好者赏茶,获得了诸多的与茶相关的奇闻异事,历经二十六年之后,他又用了五年的时间将这些资料加以整理和编辑,最终拟定了这部典籍《茶经》,可谓倾注了陆羽的全部心血和精力,也成为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茶叶巨著,被称为“茶叶百科全书”,而陆羽本人也被人们所推崇,被尊称为“茶神”。在陆羽所著的这部典籍《茶经》之中,总共分为三卷:第一卷概述了茶的起源及其功效,并描述与茶相关的工具、茶叶采集和制作方法等;第二卷描述煮茶的细节,包括煮茶之碗、煮茶的风炉等;第三卷描述煮茶的礼仪、茶风茶俗等内容。在这部巨著之中,几乎涵括了所有的茶文化内容,其内容之全、文化之深耐人寻味、引人入胜,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深厚积淀。
2.2《茶经》的美学意蕴
在陆羽所著的《茶经》之中,详细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方方面面,可谓是一部文采斐然的文学典籍,具有不可比拟的独特文学价值和美学意蕴。在《茶经》的文学描述之中,突显出茶叶的形色之美、语言修辞之美、纯朴优雅的精神之美,浸染了陆羽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格品行,在作者追求心灵升华净化的过程中,将物化的“茶”升华到了审美和精神的层面,使其成为了高雅文化和美学底蕴深厚的载体形式。这点,我们可以从陆羽的《茶经》中看到,如:烹茶的水质选择、烹茶的手法和技艺、品茗的器具选取等,都充分显露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物态和精神之美。
在陆羽的《茶经》之中不仅采用了专业和程式化的文体,还运用了各种艺术修辞表现手法,这些丰富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为陆羽的《茶经》增添了不可言喻的质朴之美和生动之美,其“鱼眼”、“松风”、“连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成为了茶艺审美的标志和象征。
3 等效翻译视角下对陆羽《茶经》译本语言的深度解读与诠释
3.1 陆羽《茶经》译本语言的概念化诠释
在等效翻译视角下,对陆羽《茶经》中的关于茶的概念有较多的翻译,较好地诠释和解读了《茶经》中所蕴含的儒家中庸思想和文化理念,达到了对文本翻译效果的较好处理。
例如:在陆羽《茶经》的原文的第二章“茶之具”中,有一句原文为:“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翻译者对“梅雨”这个概念就作了较好的翻译和诠释,他将“梅雨”翻译为“rainy season”,并加以自己的概念化理解,将其解释为:“plums are ripening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这种解释更容易使阅读者认识和体悟“梅雨”的概念,也从中感受到中国的文化内容。又如:在陆羽《茶经》第六章“茶之饮”中,有原文为:“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翻译者将“二月、三月、四月”的概念翻译为“the second,third,and fourth months”,并且补充“of the lunar year”,就可以使阅读者理解中国的24个节气,并想象到不同节气时分的不同气候表现特征,从而联想到在不同的时节,茶的生长习性也必然不同,产生对中国茶文化的基本认知和理解。
在对陆羽《茶经》的译本翻译之中,Francis Ross Carpenter的译本流传较为广泛,他对于中国陆羽《茶经》在西方的传播和推广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导致在一些桥段的翻译上有严重的曲解。
例如:在陆羽《茶经》之中,对于风炉的描述原文为:“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在这个原文的语言结构之中,可以较为明显地看出,“主”应当是动词,应当为“表示…….”的涵义,也是一种相互之间关系辨识和联系的过程,在动词“主”的前面,表达的是识别关系;而动词“主”的后面,表达的是被识别的关系。而在译本语言之中,却显然对这个谓语动词加以了忽略,而我们可以从译本语言的结构之中,看到其中省略的是be动词,因而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关联性,表达出“之器”的概念性涵义。
又如:在翻译陆羽《茶经》中的“煮茶之碗”的原文中,有一段话:“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又次。”,在对这段原文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姜译和Carpenter的译本语言显现出不同,在姜译的译本语言之中,没有注意到句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在原文的两个分句之中,都是通过关系之间的连接,进行意思表达的。然而,在他翻译的译本语言之中,却运用了“prefer”,将其转化为心理层面上,而改变了原有的客观层面,脱离了陆羽《茶经》中关于“碗”的本意。在Carpenter的译本语言之中,则在其起始分句中体现出关联性,较为真实地表达出原文的精神和意旨,从等效翻译的视角来看,Carpenter的译本语言更为精准。
3.2 陆羽《茶经》译本语言的人际关系诠释
在《茶经》之中,从等效翻译的视角,可以看到翻译者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性词汇,如:实义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例如:在陆羽的《茶经》原文之中,有一段话:“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铁也。”
在对这段话的译本翻译上,姜译和Carpenter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手法,对于原文中的形容词,如“至洁”、“雅”、“恒”等词汇,姜译的译本语言较为推崇铁器,他倡导采用铁器煮茶,推崇简朴的茶道精神,他认为铁器比银器更为适合,因而,他在翻译银器的优点时,将“至洁”翻译为extremely clean,这里翻译者只是将其表达为一种银器的物理属性,而不认为其是煮茶最为适宜的工具。他在翻译和评价银器时,采用了负面的翻译手法:在“extravagant”前添加了“too”;而在翻译铁器时,却运用了强化的词汇“the best”。而Carpenter的译本语言则强化和推崇使用银器,出现与原文完全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他在翻译银器的优点时,将“至洁”翻译为“the purest”,将银器的物理特性转化为一种精神层面,违背了原文推崇质朴、天然的茶道精神和真谛。
4 结束语
在对中国典籍陆羽所著的《茶经》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等效翻译的视角,对陆羽《茶经》的译本语言加以解读,在对陆羽《茶经》译本的翻译过程中,较为全面地展示出《茶经》所内蕴的美学内涵和意蕴。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不同的陆羽《茶经》译本语言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从等效翻译的视角来看,就违背了《茶经》原文的本意,因而,还有待于对《茶经》译本进行更为深入的钻研。
[1]王康妮.等效翻译视角下对陆羽《茶经》译本语言的解读[J].福建茶叶,2016(4):376-377.
[2]叶宇兰.浅析陆羽《茶经》英译本语言[J].福建茶叶,2016(10):311-312.
[3]郭歌.等效翻译视角下对《茶馆》译本语言的解读[J].语文建设, 2014(14):76-77.
[4]何琼.《茶经》文化内涵翻译的“得”与“失”——以FrancisRoss-Carpenter英译本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62-67.
[5]龙明慧.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茶经》英译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5(2):98-106.
[6]于连江.多维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批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5.
[7]沈冬梅.陆羽《茶经》的历史影响与意义[J].形象史学研究,2012.
郑 婷(1983-),女,湖北荆州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英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