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陆羽《茶经》中的茶文化审美观
2017-02-04吴雁汶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祝 安,吴雁汶(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000)
论陆羽《茶经》中的茶文化审美观
祝 安,吴雁汶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000)
茶经》是我国茶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深刻彰显出茶文化的审美理念。本文首先介绍了《茶经》中所蕴含的自然美、仪式美与品格美这三种审美理念,并以《茶经》中的具体章节为佐证,揭示了陆羽崇高的思想境界,而后从陆羽所处的时代环境着手,分析了这种审美思想形成及发展的背景,最后则站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阐释了《茶经》中茶文化审美观对现实社会的重要意义,指出人们应当积极汲取茶文化审美理念的精髓,养成淡泊宁静的心态,努力推进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构建。
《茶经》;茶文化;审美观
陆羽是我国茶学研究的鼻祖,他首次将种茶、泡茶、饮茶事宜上升至科学与美学的高度,著成《茶经》一书,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古便享有“茶圣”、“茶神”之美誉。宋代陈师道指出:“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美国茶学家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也表示,陆羽所著的《茶经》是历史上第一部完全关乎于茶叶的书籍,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农学家、茶学家及其他相关者,都从中受益良多。
《茶经》一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共包含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之图十个篇章。其中,第一章考证茶的起源与形状,第二章记载制茶的工具,第三章记录茶叶的种类及采制方法,第四章记述煮茶和饮茶的器皿,第五章分析烹茶的方法以及水质的品位,第六章描写饮茶的风俗和品茶的方法,第七章陈述关于茶叶的掌故及其药用价值,第八章概括茶叶的产地及各类茶叶的鉴别,第九章指出茶器的使用可以因地制宜、不必拘泥于特定的制度,第十章是指将采茶、种茶、饮茶的整个过程绘制在绢素上挂于茶室中,以便茶人在品茶之时领略《茶经》所述的始终。尽管内容丰富、体系庞大,全书却仅由七千余字构成,最长的章节只有两千余字,最短的章节不足百字,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精辟,哲理深刻,情怀悠远。通过研究《茶经》,人们不但能够把握茶叶生产、冲泡和品饮的独特技艺,进一步扩大饮茶风气、促进茶业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从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及精神内涵,传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茶文化审美观,推进生态农业、生态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最终形成。
1 《茶经》中的茶文化审美观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浸润、滋养。众所周知,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与佛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我国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都是对这三种文化形态的能动反映,都不同程度地展示出中华民族的审美理念与生活态度,茶文化也不例外。作为茶文化的集大成之作,《茶经》对茶文化的审美观念予以充分呈现,并突出表现为自然美、仪式美和品格美三个方面。
第一,就自然美来看,受儒释道精神特别是道家文化的影响,茶文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倡导回归自然、回归质朴,把人视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把自然环境与生态过程视为动态的审美客体,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视为审美的核心,突出人的内在平衡与外在和谐。在《茶经》中,陆羽借助“茶”这一集天地之灵气的天成之物,将自己置身于自然山水之中,采茶、煮茶、饮茶等一切事宜皆与自然息息相关,茶人与生态环境同呼吸、共命运,金、木、水、火、土等各大元素均在茶事之中密切交织,整个生态系统融为一体、和谐一致。
例如,在第一章“之源”中,陆羽对茶树给出了如下介绍:“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茎如丁香,根如胡桃。”其中,“嘉”字有美好、珍贵、优良之意,可见陆羽对茶的热爱与崇敬。随后,陆羽以色、形、味兼而有之的自然意象来比喻茶树的各个部位,使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掌握茶的物理特性,并生成一种投身自然怀抱、享受鸟语花香、身心怡然自得的感觉,让他们更加愿意去寻找和欣赏现实存在的真、善、美,于无形之中激发对自然、对生活以及对世界的无限热爱。
另外,陆羽在书中对其精心制作的风炉给予了细致描绘,因为他坚信“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也就是说,煮茶要讲究五行元素的有机结合,如此才能发茶性、出好茶,继而实现人体内在的和谐,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煮茶所用的水、火、器具都极尽自然,水取自山间清泉,火为初生旺火,泡茶器具则以紫砂为宜,既不会掩盖茶色,又不会冲淡茶香。
再如,陆羽对茶汤沫饽的描述同样充满自然之趣:“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鐏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煮茶之时,他细致观察、静心品味,由茶联想到漂浮在环池中的枣花、春天回潭中初生的青萍、晴天下鳞鳞的浮云、夏日水塘中随风浮动的钱草、秋季时节坠落的菊花瓣、寒冬山巅皑皑的白雪等,茶人、佳茗、美景交相辉映,生态自然和谐有序,品饮过后身心安宁,生命的真谛跃然纸上,酣畅的心情不言自明。
第二,就仪式美而言,受儒家文化影响,茶文化对于仪式和礼仪颇为看重,这在《茶经》中就有鲜明的表现。在陆羽看来,饮茶是一项非常严谨的活动,除了需要茶壶、茶杯以外,还应当有风炉、罗合、茶瓢、茶碗、茶巾、都篮等,正如第九章“之略”中所说:“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另外,陆羽对煮茶用水也有极高的要求:“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畜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可见,“山水”便是自山顶流淌而下的山泉水,清澈纯净、无色无味无杂质,最适宜泡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茶叶本身的色、香、味、形,带给饮茶者极大的视觉享受;而江水容易遭受污染,倘若必须使用则应当选择“去人远者”;井水通常不会流动,容易形成死水,如若使用则应当“取汲多者”。
对于饮茶,《茶经》中也有详尽的规范要求。比如:“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第一煮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或留熟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也就是说,煮茶必须等到水沸如涌泉连珠、不老不嫩时,才最为适宜。煮茶过程中出现的泡沫、杂质等,都应逐一去除,以免影响后续品茶。在茶具的选用上,陆羽根据茶汤色泽与茶具颜色的搭配效果,同样提出了一套规制,以增强饮茶的视觉美感:“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同时,与儒家文化一致,仪式化的规范也伴随着对于适度的要求。陆羽在《茶经》中强调饮茶应当适度而行,通常不宜超过三碗:“诸第一与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间接展现出茶文化的仪式美。
第三,就品格美来说,陆羽着重突出饮茶者的人品和德性,提出饮茶最适宜“精行俭德”之人,因为他们心无旁骛、简单质朴、淡泊清透,与茶的自然品性相互吻合,通过饮茶,茶人的思想境界会得到进一步升华,而他们则会以诗词歌赋、琴瑟书画的方式表达对茶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促进茶的传播与推广,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当然,陆羽并不抵触那些带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参与饮茶活动,相反,他鼓励人们饮茶,行饮茶之礼,学君子之风,通过饮茶端正自身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举止,有意识地把自己纳入“精俭”的轨道,努力提升自我的内在修养和品德情操,养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处世哲学,有意识地打造一个内外和谐、简单纯净的世界。
比如,陆羽在《茶经》中提出“茶性俭”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至茶事活动的始终,在“之器”章节,陆羽选用茶器时,并不主张使用那些为王侯将相、宫廷贵族所一贯看好的金、银、玉器,而推荐使用竹木材质,一来有益茶香,二来避免奢华:“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饮茶素来朴实无华,人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沉浸自我,全神贯注于茶事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凝神静思、遨游天地,专注于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而不受任何外物打扰,继而形成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创造性及艺术性的理解和把握,使心灵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达到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随心转化,令茶、人、自然真正融为一体,产生对生命的关联和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2 《茶经》中茶文化审美观溯源
审美观是思想意识的一部分,它的形成及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茶经》中所蕴含的自然美、仪式美与品格美的理念,自然离不开陆羽所处时代的影响。陆羽生长于盛唐时期,统治者唐玄宗在政治上励精图治、重用人才、积极革新,使唐朝在经济和文化上都保持着繁荣昌盛的局面,但是在政治平稳的表象背后,社会各个阶层的矛盾则达到了不可调和的状态,贫富差距迅速扩大,内部矛盾不断深化,为后来的藩镇割据铺垫了伏笔。为了稳定民心,唐玄宗在全国范围内倡导儒学,规定各地均设乡学,加深人们对于礼仪制度的理解,同时,他还大力推崇道教,亲自批注《道德经》供国人学习,扩大无为思想的影响力,试图借助儒生与道士的教化,令国家迅速安定下来。加之盛唐时期中国与其他地区来往甚密,国内的僧侣及传教士在数量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佛教在我国也获得了长足发展。生长在这一时期,陆羽的思想理念就刻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陆羽自幼生长在庙宇之间,耳濡目染了佛教的思想和做派,对禅茶的功能及价值也有切身的体会,始终保持着淡泊、静谧的内心,对金钱、奢华视如粪土,崇尚艰苦朴素的“精俭”作风。除却佛教的影响以外,陆羽还深谙儒学之意,九岁便开始接触儒学,对其中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等内容深信不疑,对礼仪非常重视,这促生了陆羽在茶道艺术中的仪式理念。此外,受道家思想的熏陶,陆羽看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的一分子,人与天地万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唯有融于天地,才能够找到人生的真谛,于是便形成了净静虚明、返璞归真的审美理念,正如他在《戏作》中所言:“乞我百万金,封我异姓王,不如独悟时,大笑任轻狂”,深处繁华盛世而不沉溺其中,为人处世不为功名利禄所累,心境淡然、境界崇高,这一切,都成就了《茶经》中的自然美、仪式美与品格美的审美观念。
3 《茶经》审美观的现实意义
在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茶经》的审美理念仍然富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工业革命以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物质资源愈加丰富,但是,人们片面强调人的主观需求,无视自然的客观规律,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过度开发资源,导致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生态危机不断出现,严重危及到人类自身的发展。在这样的生态背景之下,人们开始自我反思,寻找人与自然之间的科学关系,可持续发展理念随之确立,其中的很多内容都与《茶经》的茶文化审美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茶经》可以作为人们建立生态自然、和谐社会的重要参考文件。
《茶经》中的自然美、仪式美与品格美,都贯穿着追求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思想,强调自然带给人类的舒适与安宁,能够唤起人们对于自然的尊重和热爱,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抚平冲动浮躁的情绪,为人们搭建起一个平和、淡雅的内心世界,促进内外兼修,实现多层次、多维度的平衡,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余正荣.生态智慧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吴觉农.茶经述评[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徐晓村.中国茶文化[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4]殷伟.中国茶史演绎[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祝 安(1983-),女,四川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类教学。
吴雁汶(1982-),女,云南昆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