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交际视角下的中英茶文化对比

2017-02-04李冉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福建茶叶 2017年2期
关键词:指代饮茶茶文化

李冉(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语言交际视角下的中英茶文化对比

李冉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中国与英国都是世界茶文化大国,但是由于历史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两国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对两国的语言文字和交际行为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英茶文化的起源与内涵,而后指出茶文化对两国文学领域的影响,特别是对诗歌和小说的影响,最后从"君子乐茶"和"绅士好茶"两个方面指出中英茶文化在精神气韵上的根本区别。

语言交际;中英茶文化;对比;起源;内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三皇五帝时期,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茶”,本书中记载的“荼草”也就是现在的“茶叶”。公元八世纪中期,唐朝茶圣陆羽著成《茶经》一书,正式将“荼”改为“茶”并沿用至今。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茶叶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交织,成为了人们待人接物、参加重大仪式时所不可或缺的内容,并与各地民俗风情、文化特色相结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茶文化,作为世界茶文化的摇篮,对各国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毋庸置疑,英国茶文化也是在中国茶文化的熏陶之下逐步确立起来的。十六世纪,茶叶沿着东西方海上贸易之路进入英国,在皇室贵族的影响下,饮茶成为全体英国人民每日例行的活动,还承担起促进社交、拓宽人脉的重大职责。然而,尽管英国茶文化的源头是中国茶文化,在发展初期也受到了后者的较大影响,但是在英国普及的数百年,茶叶积极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深入人们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具备了浓厚的西方色彩。与中国茶文化相比较,两者无论是在文化内涵、交际意义和语言表达层面都有较大的差异。

1 中国“茶”与英国“Tea”的起源及内涵

中国“茶”起源于《神农本草经》中的“荼”,西汉司马相如在《凡将篇》中称之为“诧”,陆羽在《茶经》中称之为“茶”。唐代时期,茶叶开始由我国传至世界各地,主要媒介是西方来华的僧侣、传教士和出使外国的使节。最早接触到茶叶的欧洲国家是葡萄牙和荷兰,当时厦门和广州是主要的通商口岸,商人把茶叶带入欧洲的同时,也将茶音引入各自的国家,形成了闽系和粤系两大茶音系谱。荷兰的茶叶主要来自厦门,因而厦门话茶的发音“Te”或“Tay”就进入了欧洲;葡萄牙的茶叶主要来自广州,因而广州方言中茶的发音“Cha”、“Chaa”或“Chaw”就融入了西方文字之中。十八世纪末期,茶叶在英国发展成为“国饮”,并普遍确立了“Tea”的拼写和发音。可见,中国“茶”源于本土,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创造,英国的“Tea”则源于国外,是随着茶叶贸易的开展而出现的一个汉语借词。

在概念意义上,两者所表达的基本认知也不相同。《现代汉语词典》将“茶”的意义概括为以下四种:其一,茶树,一种常绿灌木,嫩叶加工后就是茶叶;其二,由茶叶冲泡而成的饮品,茶汤;其三,某些饮料的名称,如奶茶、杏仁茶等;其四,茶油。《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将“Tea”的意义总结为以下五种:其一,茶树,茶叶;其二,由茶叶冲泡而成的饮品,茶汤;其三,代茶饮料,如菊花茶、薄荷茶、药草茶等;其四,茶点,尤指下午茶点;其五,茶会。通过对比不难看出,中国“茶”与英国“Tea”在概念意义上大部分是相同的,都有茶叶、茶树、茶汤、茶饮料之意,但英国的“Tea”还可以指代佐茶的茶点或茶会,有时候人们会把下午五点左右的便餐时间称为“High Tea”或“Tea”。另外,“茶”在中国是个静态的名词,而“Tea”在英国有时会被动词化,带有喝茶、吃茶点、以茶待客的意思,比如“We tea at four”,意思是“我们下午四点用茶(或吃茶点)”,此处的“Tea”就是动态含义。

从内涵意义上来看,“茶”与“Tea”都是对各自文化的生动反映,可以清晰地展现两国的民族特色。在中国我们有很多关于茶叶种植和制造的俗语,比如“清明发芽,谷雨采茶”等,英国则没有这类表达,这充分说明茶叶植根于中国,对于英国而言只是一种舶来品,并没有在当地生根发芽。茶叶对两国人民的日常生活都有很大影响,比如在中国我们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足以见得茶叶在人们生活中的至高地位,在英国人们则形成了固定的饮茶时间,由“teatime”指代,据统计英国人每天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被归入“teatime”,可见茶对于当地人民的重要意义。

随着茶在两国的深入发展,它在语言交际中的认知喻意和转喻意义都得到了较大拓展。一方面,认知喻意主要是指茶对两国文化的关联意义。刚进入英国时,茶叶的价值高于黄金,是只有贵族阶层才能享用的物品,成为了地位与财富的象征,英语表达“all the tea in China”出现,指代无法估量的财富。茶是英国人普遍喜爱的饮品,“a cup of tea”通常被他们拿来比喻自己喜欢的人或物,“a different cup of tea”表示迥然不同的人或物,“an unpleasant cup of tea”是指自己讨厌的人或物,“another cup of tea”有另一回事的意思,“tea and sympathy”则表示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安慰。在中国,茶同样与人们的日常交际不可分割,通常把订婚成为“受茶”,把结婚称为“吃茶”,把礼金称为“茶金”或“茶礼”,女子“吃茶”就是接受了别人聘礼的意思,用茶指代婚姻,并有“一女不吃两家茶”的说法来告诫人们婚姻要从一而终。茶是一种自然天成之物,具有高洁美好的气质和无可复制的灵性,在中英语言文字中都被用来比喻女子的芳菲圣洁。比如,《茶经》中有“女子如荼”的说法,英国诗人艾德蒙·沃勒向英国皇后凯瑟琳祝寿时所作的茶诗也以茶来形容皇后的高贵圣洁。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语言词汇也相应地发生了时代变化,许多词汇也由此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其认知意义的用法。在中国,茶逐步演变成为茶饮料、茶油的意思,在英国更为突出,很多词汇表达中都含有“tea”,但并不具备其本意。例如,“tea cake”可以指代任何点心零食,与“cookie”、“muffin”、“snake”同义,“tea basket”指代午餐食品,而不是其字面意义上装有茶叶、茶点、茶具的篮子,“tea”还被转义为大麻、香烟以及任何刺激性药物,“tea party”也由最初的茶会转变成为吸食毒品的聚会,tea pad是集聚吸毒的地点,“tea room”指代同性恋聚会的场所。这些转喻意义的出现与英国的社会发展历史密切关联,能够反映出英国在特定时期出现的社会现象。

2 中英茶文化的文学关联

茶气质恬淡、性情高洁、提神益思,自古以来便是中英两国的文人争相歌颂的对象,也是人们文学创作的伴侣,很多文学著作中都不乏茶的身影。在这些作品中,茶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必备品,更成为了人们生活态度、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的直接彰显,是对一个时代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

在诗歌领域,茶被诗人看作是创作的灵感源泉,黄庭坚在《碾建溪第一奉邀徐天隐奉议兵效建除体》中写道:“建溪有灵草,能蜕诗人骨。除草开三径,为君碾玄月。满瓯泛春风,诗味生牙舌。平斗量珠玉,以救风雅渴。”诗人认为,茶可以令人脱胎换骨、纯净脱俗,可以激发无限的创作灵感。唐代以后,茶文化的地位逐步确立,茶成为文人骚客每日必不可少的物品,既可修身养性,又能抒发情怀。例如,陆游在《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中写道:“午枕初回梦蝶床,红丝小磑破旗枪。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汤。岩电已能开倦眼,春雷不许殷枯肠。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诗的前半部分讲述的是与煎茶相关的活动,后半句部分则以茶的清高淡泊来抨击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不去重视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而去重用一些庸碌无能之辈,使国家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表达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范仲淹、刘禹锡等大文豪也写过一些诗歌来描绘人们日常饮茶的情景,指出饮茶已经成为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人们带去丰富的物质及精神享受。在英国同样如此,诗人将茶视为灵感之源,许多诗歌中都有茶的参与。比如,在《市鼠和乡鼠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你去了可以看到牧师在喝咖啡,而诗人在品茶”,足以说明茶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是诗人、诗性、诗德与灵感的象征。在英国还有很多专门赞美茶的诗歌,比如《赞茶诗》、《论茶》、《茶诗》等,对茶的功效、灵性予以称赞,认为茶是源于自然的宝贵财富,能够令人身心健康、心情愉悦。不过,英国诗人对茶的赞美并没有上升至哲学的高度,只是表达了对茶的喜爱之情,而没有用它比喻人生或是映射社会。茶丰盈了中英两国的诗歌内容,使诗歌的文字表达更加多彩,交际作用更加突出。

在小说领域,茶也与文学紧密结合,成为作者描述小说人物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我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中对茶的描写就多达上百处,比如第二十五回,王熙凤送来贡茶供众人品用,虽然这明显是上好的茶叶,但众人的评价却是透露出自己的私心,王熙凤为了表现自己高贵的出身和高雅的品位,自然说茶并不怎么样,宝玉希望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自然不喜欢贡茶,也不认为这是好茶,宝钗欲与宝玉结缘,就要顺应大家庭掌事人王熙凤的说法,附和道茶不怎么样,而林黛玉是寄人篱下,不能说别人的东西不好,于是对贡茶加以赞誉。茶在此处不仅是对封建大家庭日常生活的展现,更成为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与个性特征的代言。英国的许多小说也提到了饮茶之事,比如在《傲慢与偏见》、《花园茶会》等书中都有对英国人饮茶场景的大篇幅展现,通过阅读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是人际交往的平台,为剧情的进展增色不少。

3 中英茶文化的精神气韵

中国茶是君子茶,具有宽广的情怀和深厚的气韵。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茶是自然灵性之物,通过饮茶可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其中,内在德修是人格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所以,中国茶文化强调的是品茶之人自身的心性特征与心路历程,它是一种极具美感和情怀的君子茶,既追求外在的纯洁,又看重内在的清净,在饮茶时必须保持君子一般的淡泊心态,呈现出强大的精神气韵和内在气质,形成人格意义上的“君子情怀”,体现出静水深流、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在饮茶中得到至高无上的享受,乐在其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君子乐茶”。

英国茶是绅士茶,注重饮茶的外在形式和饮茶之人的仪态举止。英国的饮茶之风是由皇室贵族引领的,从一开始就带有浓郁的宫廷气息,是尊贵身份和良好修养的象征。与中国茶文化看重抽象意境不同,英国茶文化是一种世俗的、可视化的行为艺术,与当地人民的饮食习惯和思维方式紧密交织,彰显出非常考究的文化特色。英国人饮茶非常讲究礼仪,特别是下午茶对于人们的着装、举止、谈吐等都有较高要求,一般要求男士穿西装、女士穿礼服,所选用的房间、茶具、茶点等都极尽精致优美,色彩绚丽、内容丰富,与清淡的中国茶文化形成鲜明对比,无疑是展示一个人内在修养、拓宽人际交往渠道的重要平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绅士好茶”。

总而言之,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中英两国的茶文化各不相同,在语言表达形式上也有明显差异,通过对比研究两种文化的异同,分析文化对语言交际的多重影响,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茶的文化意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实现信息的顺利传递,促进两国茶文化的持续发展。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Z].商务印书馆,1993.

[2]A.S.Hornb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商务印书馆,1994.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9.

李 冉(1982-),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对比语言学。

猜你喜欢

指代饮茶茶文化
奥卡姆和布列丹对指代划分的比较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The Ways of Leading a Healthy Life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基于深度学习的维吾尔语名词短语指代消解
四季饮茶与健康
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