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咏茶”的文学内容及风格研究

2017-02-04吴健峰

福建茶叶 2017年9期
关键词:贡茶饮茶古诗

吴健峰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南昌 330099)

唐代“咏茶”的文学内容及风格研究

吴健峰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南昌 330099)

唐代作为我国古典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随着唐代茶文化的快速发展,为当时的文化发展增加了深厚的底蕴,从而使得茶事活动被逐渐的艺术化。本文通过对唐代“咏茶”的文学内容与风格进行介绍,来加深人们对我国茶文化的了解。

唐代“咏茶”;文学内容;风格

唐代既对我国的茶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又为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茶文化在唐代的盛行,与唐代的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对唐代“咏茶”文学的内容与风格的研究,来进一步了解我国唐代的茶文化。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唐代“咏茶”的文学内容及风格,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唐代“咏茶”文学的形成原因

唐代“咏茶”文学的形成主要是由唐代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文学艺术的壮丽有紧密的关系。长达三百多年的唐朝,无论是物质还是文明的发展都对我国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唐代也是我国继汉代之后,促进我国文学高度发展的关键时期。

1.1 唐代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

唐代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主要是受到了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唐代的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二是唐代有着非常开明的政策,从而为唐代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除此之外,在唐代从唐太宗开始就采用了科举制,通过吸引大量的人才,而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唐代封建经济高度发展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

1.2 唐代文学艺术的快速进步

唐代文学的形成既是建立在了当时经济的发展基础之上,又与当时其它的文学艺术相联系。特别是唐代文学对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进行了不断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开明的政策吸纳了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从而促进了唐代琴、棋、书、画等众多方面文学艺术的全面发展,当然,其中唐代“咏茶”的文学为当时多种艺术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唐代“咏茶”文学的发展

2.1 初盛唐时期

据《膳夫经手录》中相关记录,从唐代初期开始,饮茶文化便开始了传播,只是受到一定的局限性,使得人们对饮茶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随着唐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外文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饮茶之风便开始慢慢蔓延,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的在民间流传开来。至到后来的建中元年,诗人对茶文化进行了大力的推广,从而进一步的促进了唐代茶文化的发展。

2.2 中晚唐时期

在中晚唐时期,茶文化就已经到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当然在这其中,僧侣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据《南部新书》中的相关内容记载,在中晚唐时期,饮茶文化,已然成为了文人雅士进行吟诗作对、走亲访友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唐代茶文化的发展,由此看来,唐代的茶文化步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除了在达官贵人中之外,在社会底层中也渐渐的开始形成。

3 唐代“咏茶”的文学内容与风格特色

3.1 唐代“咏茶”文学的内容

3.1.1 咏名茶

咏名茶即是诗人以一些特定的茶种为对象而进行创作的古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咏名茶的内容成为了我国对唐代名茶诗研究的重要资料。据相关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咏名茶是这首《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由李白创作,这首咏名茶诗中详细的介绍了仙人掌茶的生产历史以及制茶的技术,最初创始于唐代玉泉寺,至今有着1200多年的发展历史。除此之外,还有《春尽日》用来描绘昌明茶,郑谷的《峡中尝茶》描绘了小江园茶等等。

3.1.2 咏采制茶

咏采制茶诗主要是对采茶与制茶的一种描写的诗歌,例如在采茶诗中主要是对采茶的时间、天气以及一些禁忌进行了描述,而制茶诗则主要是对制茶的过程进行描绘,同时也为我们后期对茶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详细的资料。例如在皎然笔下的《顾渚行寄裴方舟》采茶诗,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被称之为经典之诗,在诗中形象地对采茶的时机与茶叶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及制茶的目的等。又如《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茶岭》一诗中,在诗中通过具体的语言描绘出了在采摘茶叶时要挑选细腻的初生茶芽。再如有关制茶的古体诗,以陆龟蒙的《茶焙》与皮日休的《茶焙》,两人同题写茶诗,不同的内容体现出茶农们采摘茶叶的乐趣,并从侧面反映出了唐代人们当时的生活面貌。

3.1.3 咏贡茶

咏贡茶最初记载是在唐高祖的武德三年,并在中唐时代形成了完善的双轨制的贡茶制度,并建立起贡茶院,即今天的制茶厂,由此可见,在唐代贡茶制度已经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代茶业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显示出了唐代茶风的兴盛。在贡茶诗中比较出名的要数袁高的《茶山诗》,诗中通过40句的内容,对顾渚山茶农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于贡茶之苦表示非常的同情,并指出了贡茶之弊端,借诗来抒悲愤之情。

3.1.4 咏煎饮茶

煎茶如同一门艺术,为唐代的人带来了非同一般的享受,在唐代中期,这种煎茶法达到了非常鼎盛的状态,因而会有很多的诗人,在咏茶诗中融入对煎茶的相关内容,以此来抒发品茶的心得。例如温庭筠的《西陵道士茶歌》中,详细的描绘了西陵道士煎茶与饮茶的情景。除此之外上,还有李德裕的《忆茗芽》、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等。

3.1.5 咏茶具

煎茶、饮茶当然离不开茶具,因此,茶具也是唐代诗人作诗的一个重要题材。例如陆羽笔下的《茶经四之器》的咏茶具诗,在诗中详细的对唐代茶具进行了描绘与分类,当然,皮日休的《茶瓯》、徐寅的《贡余秘色茶盏》,在诗中都有对茶具进行了不同情况的描述。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之外,唐代“咏茶”文学的内容中还包括有咏茶园、咏水、咏茶会等,而在咏茶会诗中又包括了文人茶会类茶诗、宫廷茶会类茶诗、寺院茶会类茶诗等,种类非常之多,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唐代饮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举办茶会便会常有,与此同时,也便会形成不同题材、类型的唐代茶诗。

3.2 唐代“咏茶”文学的风格特色

3.2.1 不拘一格的诗体形式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唐代古诗中,有600多首的古诗会涉及到茶事,这些古诗不仅表现的形式有许多种,而且呈现出不拘一格的特点。唐代“咏茶”涉及到的诗歌种类大致包括有古诗、律诗、绝句、宝塔诗等,这些诗歌的形式都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唐代“咏茶”的文学中以古诗的形式比较多,其中包括有五言或者七言的古诗、乐府歌辞等,例如在李白的五言古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中,对“仙人掌茶”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这首七言古诗,以一种夸张的手法对连饮七碗茶的感觉进行了描绘,同时也表达出了好友赠送茶的愉悦之情,因而有了后来的“七碗茶诗”之称,而且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艺术、丰富的内容被我们后人所广泛地借鉴使用。常见的律诗分为了五言与七言律诗和排律,在唐代“咏茶”文学中这几种形式都比较的常见,例如具有代表性的五言律诗,李德裕的《忆茗芽》描绘了诗人在饮茶时的闲适形象,有着唐代“咏茶”诗之经典美称的《谢李六郎中寄蜀新茶》,是出自白居易之笔,形象地表达出了作者对李六郎中赠茶的谢意。在唐代“咏茶”的绝句中也同样有相似的内容,如成彦雄的《煎茶》,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煮茶的情境,除此之外,还有比较经典的宝塔诗,展现出了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艺术,一首宝塔诗,可以把古诗的形与神结合在一起。例如无稹的《一至七字诗·茶》便是宝塔诗的经典之作,古诗中既有对茶品质与功效的介绍,又描绘了煮茶、饮茶的过程,并在最后道出了茶道的最高境界。

3.2.2 直叙晓畅的诗歌语言

唐代“咏茶”的文学内容的题材非常之多样,但主要是以饮茶的生活、心得为描绘对象,之所以选择古体诗,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形式的自由,在铺陈说事以及布局方面非常的方便,而且古诗体有着非常严谨的结构,因而层次表现的非常分明,有利于创作者对内容的表达,让古体诗表现的更直叙晓畅,浅显易懂。例如在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这首古体诗中,先是对山僧采摘自种之茶进行了描绘,然后又描述了为来客亲自煎茶的情况,以及品茶之后的感受等,这首诗的结构整体非常的严谨,而且层次清晰而分明,在铺陈直叙的过程中又带有散文命意的曲折之美。

3.2.3 清幽闲适的诗歌意境

纵观唐代“咏茶”的诗歌,很多的诗人在进行茶诗的创作中,往往会采用琴声、垂钓、鹤迹等极具典型意义的事物,与茶品德幽野相联系,从而有效地增添了茶境的悠远深邃,让读者能够联想到闲适、清幽的饮茶意境,使得诗歌具有艺术魅力。例如杜甫笔下的《重过何氏五首》,在古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闲适、清雅的饮茶、垂钓的景象。伴着西下的夕阳,鸟儿在轻唱,饮茶者在春风轻拂中静静的坐在梧桐树下题诗垂钓,给人以清幽闲适的境界。

4 结束语

唐代作为我国文学、音乐、绘画等众多领域蓬勃发展的关键时代,本文通过对唐代“咏茶”文学内容与风格的研究,在唐代饮茶之风如此盛行,除了受到当时经济水平的发展影响之外,与文化艺术的包容创新也是不可分割的,同时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性的作用。

[1]张爽.唐代卢仝茶诗对宋代诗人的影响[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4):59-66.

[2]陈子艺.唐代咏茶诗演变轨迹探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1): 32-36.

[3]周圣弘,黄灿.唐宋茶赋研究[J].农业考古,2015(5):37-45.

[4]沈文凡,潘玉环.唐代茶诗体式述略[J].文艺评论,2014(4):4-9.

[5]王乐庆.试析我国唐代中期茶诗的凸现和兴起[J].农业考古,2013 (5):174-178.

[6]余悦,董文鑫.试论唐诗对茶文化的传播[J].农业考古,2010(5):140-152.

[7]余悦,陈玲玲.唐宋茶诗哲理追求综论[J].农业考古,2010(5):153-170.

吴健峰(1979-),男,江苏丹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贡茶饮茶古诗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送茶五吨
送茶五吨
耒阳江头贡茶生态观光茶园景观茶文化形象设计
贡茶第一寨仙游伍家台
四季饮茶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