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茶音乐《牡丹调》的音乐特征及其文化涵蕴研究

2017-02-04胡天龙

福建茶叶 2017年9期
关键词:粤北采茶戏唱腔

胡天龙

(贵州省铜仁学院教育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采茶音乐《牡丹调》的音乐特征及其文化涵蕴研究

胡天龙

(贵州省铜仁学院教育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牡丹调》在粤北和赣南客家人群体当中十分流行,一般在告别家乡或者送别情人时所唱,是一首广为流传的采茶曲牌。在采茶戏众多曲牌之中,《牡丹调》多为男性演唱,气势恢宏,音调粗犷豪放,也称为“上山调”,一般情况下是客家人在上山砍柴、采茶时所唱,其中具有当地茶农的智慧和特色,为茶文化的传播和多样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首先讨论《牡丹调》当中的音乐特征,接着分析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希望能为相关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采茶音乐;音乐特征;文化涵蕴

在我国,采茶音乐历史悠久,是采茶地区包容和开放文化的缩影,融合地域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而形成的一种音乐形式,是人民以长期的采茶劳动和音乐文化活动为基础,采茶音乐的丰富性使得各地人们广为流传。采茶音乐中,《牡丹调》有较广泛的应用,是采茶调北路曲调的基本唱腔,是采茶音乐中较具表现力的曲牌。现代采茶戏不断发展,《牡丹调》具有丰富表现力受到广大听众的一致好评,根据《牡丹调》进行改编并形成的音乐曲目呈现涌现的现象并且逐渐丰富起来。

1 《牡丹调》的音乐特征

1.1 差异性特征

第一,节奏上的不同。《牡丹调》当中充分地展现了音乐的情绪,歌词唱腔保留了原有的特性,大多以平稳的节奏为结尾,为了音乐取得平衡,而中间的词曲搭配,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配合歌词的切分也使乐曲很有冲击力,根据不同的音乐情绪运用了不同的切分,歌词切分较多,词曲搭配也较规整在《牡丹调》的歌词节奏中。为了使音乐更加灵动流畅,在《牡丹调》中节奏的变化扩大了音乐的表现力,节奏形态也非常丰富多样,音乐节奏节拍整齐规范。

第二,结构施法上的不同。《牡丹调》的变化可以体现出差异性来,在音乐的施法上也应相应地变化,来源于句子间有不同的因果关系,虽然它们的基本结构相同,但是不同的结构施法可以引起色彩性的结构变化,都会对音乐旋律产生影响,唱作人具有的不同可以根据不同特点的声部将定弦的不同展现出来以及交换着音乐色彩和情绪。

第三,调式调高上的不同

《牡丹调》的演唱十分舒适,乐曲也更符合演唱者的音区,会形成不同的色彩与风格来源于对于不同定弦有不同的弦法。采茶戏的伴奏分正反弦,反弦曲调悲伤而低沉,正弦曲调抒情而明亮。《牡丹调》最终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感受,会形成一定的色彩差异,来自于中心音的移动以及内部音组的变化;但是又能够有效地稳定音乐的基本色彩,来自于采用相同的调式。

1.2 相同性特征

第一,细腻的音乐表现。《牡丹调》感情更为丰富,歌曲的语言更加亲切自然,运用修饰润腔手法;对于音乐的细腻表达发挥了很好的基础性作用,句法结构独立又有较强的功能性;旋法更为细腻,节奏流畅,戏剧化程度较低,保持了原始的歌曲风貌,具有民间小调的特点。

第二,规整的音律节拍。《牡丹调》显现出音乐的抒情叙事的艺术特点,在实际表演中的表现手段更加多样化,这种规整的音律节拍也使音乐的歌词更加规范,没有明显的变化,韵律节拍都是十分平稳的。

第三,统一的句式结构。从词曲搭配结构来看,词曲保持了一定的同步,语气也强调了歌词中的关键句子,基本上歌词与音乐达到了一致;从音乐结构来看,结束音相同,句子规范整齐,每句四小节,均为五句,有着一致的音乐句法;先歌词结构来看,行尾和句末的押韵十分统一,有较匀称的节奏,歌词整体工整简单。

2 《牡丹调》的文化涵蕴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艺术的交流通常还包括许多群体性的内容,因此在了解《牡丹调》文化内涵时,还需要根据其群体周围的客家文化的特点和《牡丹调》自身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解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深刻了解《牡丹调》的文化发展渊源。共同的审美价值是社会艺术文化的需要,具有共同审美价值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因此需要观众、创作者和艺术表演者能形成共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审美。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牡丹调》传达了丰富的艺术信息,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极具代表性的文化产物。

2.1 《牡丹调》与客家文化

《牡丹调》虽在内容表达和曲谱形式上简单易懂,但是向广大听众们倾诉着古老而又真实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这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象征着客家人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具备高水平的音乐文化审美价值,继承汉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牡丹调》中的衬词可以看出其具有极高水平的审美价值,可以使得听众陶冶情操,在聆听时可放松心情,衬词的使用使演唱效果更加自然顺畅,又有浓郁的客家文化,有明显的衔接作用,这些衬词多为方言,衬词更为重视客家文化的音乐特征。从音乐形式上说,存在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不脱离传统音乐的要求规范下,将方言和内容表达需要融为一体。

2.2 《牡丹调》与吴歌文化

《牡丹调》均源于吴歌文化,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二者是相同的,有着同源关系,尽管演唱有不同。《牡丹调》就是典型代表之一,体现了吴语对采茶音乐文化影响很大。粤北采茶音乐《牡丹调》产生的社会原因,是汉民族音乐文化的表达已根植于客家人的记忆深处,独特的客家文化由汉民族文化在经历了漫长的传承和发展后最终形成。《牡丹调》的音乐结构与吴歌相比,所具有的规范化使听众从音乐中充分感受人性的特点,这是民间音乐社会规范化的体现,看似较传统。从音乐唱腔方面来说,《牡丹调》为当今创作民间音乐提供参考,足以说明民间艺人创作音乐的风格和智慧,唱腔变化表达不同的内心感受。从音乐曲调上说,《牡丹调》在多种音乐曲谱中均被定义为不同曲牌为适应音乐文化内容、乐汇和旋法等方面的变化,基本结构体现汉族音乐文化的思维方式,其基本旋法及节奏与吴歌很相似,音乐曲调存在有小部分差异,整体均是五句结构,曲谱结构规范。

综上所述,本文经过了对采茶音乐《牡丹调》当中,所具有的唱腔特征和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寻求出来在相当一部分的传统的采茶戏传统剧目中《牡丹调》是采茶曲调的重要唱腔,是作为最具表现力的传统采茶戏音乐中曲牌之一,能够传承并且发展传统音乐,还使其传播出深远的影响,使得人们都对其深爱。《牡丹调》作为客家音乐文化的象征与传统客家文化包含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采茶音乐文化和客家文化、吴歌存在着深远的联系,作为采茶调《牡丹调》曲调的唱腔被普遍应用到各种传统采茶音乐剧中是采茶音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优秀音乐作品。随着岁月的流传,现如今的《牡丹调》受到了岁月的洗礼,然而任凭时光如何打磨,依然保留着客家人自身的智慧,是一种文化的结晶,不简简单单是一段歌词、一首旋流,将它自身挥之不去的魅力展示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任然保留着它迷人的样子。采茶音乐文化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中渊源流长,我们为了能够促使采茶音乐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将《牡丹调》这种音乐形式流传下去,我们要注重音乐文化的市场化,要注重教育和大众普及,要注重创新和与时俱进,使得传统的民间音乐可以和当代的音乐形式一起传承和发扬。

[1]孙建海,张媛霞.探析粤北采茶音乐的唱腔特征及意义《牡丹调》为例[J].福建茶叶2016(1):235-236.

[2]谢重光.客家山歌文化渊源新论[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5-10+112.

[3]王群英,曹广涛.粤北采茶戏的艺术特色、生态环境与发展走向[J].戏剧文学,2013(2):108-113.

[4]孙家国.论采茶戏音乐中的“喜剧性”——以粤北传统采茶戏音乐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12)3_:16-22.

[5]谢娜,肖著华.论粤北采茶戏与文化旅游的结合[J].韶关学院学报. 2010(8):35-37.

[6]邵云.广东客家采茶戏演唱与表演风格探究.[J].四川戏剧,2013(9): 87-88.

[7]杨韶军.粤北采茶戏及其音乐歌舞特色[J].韶关学院学报,2012(9): 141-143.

胡天龙(1977-),男,甘肃武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粤北采茶戏唱腔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中国黄梅戏优秀唱腔全集》出版发行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浅析赣南采茶戏旅游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