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间美术非遗保护视野下的电子书籍设计与茶文化的传播
2017-02-04袁悦
袁悦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长沙 410012)
湖南民间美术非遗保护视野下的电子书籍设计与茶文化的传播
袁悦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长沙 410012)
在古代,湖南被称为南蛮之地,那里群山环绕、交通不便、人烟稀少,非常不适合居住与农耕。与此同时,中华民族许多古老而经典的民间艺术也遗留在这片土地上,受到环境、经济、科技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消失殆尽的结局。新时期下,电子书籍的创新设计给湖南民间的美术带来了希望,古老的文化艺术在科技的推动下,将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
湖南;术非遗;电子书籍;茶文化;传播
1 引言
电子书籍是新媒体最常见的艺术设计形式,是数码技术持续发展、创新的必然选择,如今各领域文化、艺术传播的首选途径就是电子书籍,它符合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与人们的阅读习惯。设计者们把想要传递的知识、资讯转为视觉元素,并加入音频技术,通过计算机、手机以电子屏幕的方式呈现给广大读者。与传统纸质书籍相比,电子书籍提供的内容更加丰富,便于人们随时随地、不受时间限制地阅读。基于电子书籍的这些特点,它已经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播的最新载体,站在文化的角度,非遗的地域性特点让它的保护工作必须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各个名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本文主要针对湖南民间美术这一中国非遗中的珍宝展开探讨,把电子书籍的设计、茶文化的传播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2 电子书籍的设计应体现出湖南民间艺术之美
2.1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苗绣是湖南民间美术非常典型、极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苗绣工艺精美、图案精致,每一块底布、每一根彩线、每一种手法都堪称美术中的精品。以往我们保护或者展示苗绣艺术,通常是同实物的形式呈现,真实感足够,但立体感有所缺失。
人们可以在纸质书籍里的插画、文字中感受到湖南民间浓厚的美术气息,书籍永远是保护、继承、传播民间非遗项目的最佳载体。然而,纸质书籍本身存在缺陷,传播范围不够广,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出现书页缺失、损坏的现象。互联网时代,信息科技突飞猛进,电子书籍逐步取代传统纸质书籍是大势所趋,网络环境下,电子书籍让民间诸多非遗项目的传播速度成倍提高,覆盖面更广,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及电子平台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电子书籍在设计和排版方面非常灵活方便,只要设计者摸透文章整体结构,恰当地把图片插入字里行间,电子书籍的可读性也就更强,读者的阅读时可以通过放大、缩小功能来欣赏插图中的每一个细节。比如著名的电子书籍《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中心思想是为人们呈现非遗领域的丰功伟绩,书中有许多民间艺术作品,它们与文字、插画融合呼应,相得益彰,尽管艺术形式不同,但经过合理的编排和设计,让整本书浑然一体,完全不会给读者突兀之感。然而,并不是每一部电子书籍的设计都是如此恰当和统一,许多电子书籍太追求所谓的艺术形式,插入大量地不经编排的图片,让读者根本不知道这本书的重点内容。为了避免过度使用图片来表现艺术的现象,电子书籍的设计者应该多以读者的角度的思考,既在电子书籍中突出民间艺术元素,也要有相应的文字解说,以便读者深入、面全地解读艺术,合理搭配多种民间艺术元素,反复推敲、取其精华,给读者呈现最经典的艺术作品。
设计电子书籍,可以用动态的方式呈现彩线、图案、绣法以及底布,再融入湖南本地极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图、文、声并茂地展现湖南苗绣的图样和工艺,让读者通过电子书籍可以看到动态的苗绣针法,看到苗绣的每一个细节和样式,而不是只给读者呈现一个苗绣成品。在《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的电子书籍中,设计者把湖南最经典的非遗项目——苗绣和就业、创业相结合,二者看似毫无关系,但经过电子书籍的精妙设计,把这两个跨越性极大的主题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大学生就业创业方向以苗绣艺术为载体表现出来,穿插了大量的图案、彩线、构图等艺术元素,让人们对就业创业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对湖南苗绣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电子书籍传播的高效性、阅读的共享性决定了任何文化艺术都可以通过这种载体进行传播,苗绣可以,茶文化同样可以。
2.2 湖南民间美术与茶文化在电子书籍中的设计原则
2.2.1 自然与质朴
茶文化、湖南民间美术二者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源自大自然,核心内涵是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彰显的是大自然的质朴之美和浓厚的文化沉淀。比如湘潭的纸影,滩头的年画都使用了纯度极高的三种颜色:红黄蓝,呈现出刀、水、木三种效果,让读者一看就能与湖南辣椒味联系起来。无论是界面操作还是图形设计,电子书籍中只有加入当地的本土文化元素,才能激发读者的内心情感,突出民间美术与茶文化中蕴藏的美感,提高电子书籍的艺术审美,比如楚纹饰的按钮图标可以设计成活动的,从而体现凌空飞旋之感。
2.2.2 多样化的秩序
从艺术造型和语言上来看,湖南民间美术具有美学法则的统一性,它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图文并茂、动静相融、形象生动的,各种艺术元素汇集一体但又和谐共处。因此,我们在设计湖南非遗电子书籍时,应该表现出文化的秩序,通过数字化的影像把流传于民间的手工艺用动态的方式记录下来,给读者呈现的不仅是艺术成品,而是工艺品的制作过程。电子书籍因为没有时间、空间的阅读限制,所以可以把艺术、文化向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推广,让多种跨地域文化相互交流,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追求,这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继承与保护。
2.2.3 吉祥与浪漫
茶文化和湖南民间美术同属于艺术领域,又不失文化本质,理应充满浪漫。民间非遗项目是广大湖南人民在劳作中对自然的感悟,闪烁着耀眼又神秘的光芒,湖南民间美术中的许多纹路、图案、图形以及经典的手工艺制品都向人们传递着吉祥之意,通过谐音、暗喻、拟人、象征都表现手法突出了艺术的吉祥和浪漫,审美、文化价值之高无与伦比。电子书籍的设计,必须吸纳湖南民间美术别具一格的视觉元素,并加以数字化处理:先把艺术作品拍成数字化照片,提高资源收集效率,然后通过二维、三维技术处理,分门别类地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把数据库里的资源信息通过电子书籍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此实现对湖南民间美术和茶文化的传承。
3 湖南民间艺术电子书籍的设计特点
非遗项目中饱含着本土民族区别于其它地区人民的审美价值、生命意识和思想观念,电子书籍的设计,应该在深入挖掘湖南民间美术与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提取具有本土特色的视觉元素,让电子书籍表现出当地艺术特色的同时,又具有新媒体的独特价值,实现电子书籍的动静结合、多文化元素的和谐统一,丰富人们的阅读体验。
3.1 动静相宜地传承文化
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纸质书籍尽管有它独特的价值和魅力,但是就传播途径、范围、阅读的便捷性来看,并不具备电子书籍的优势。人们的阅读习惯在信息化时代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读者接受信息的速度更快,接受内容更广,文化的包容性更大。电子书籍的文字、图片都可以灵活编辑,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随时在电子书籍中插入自己的感想并分享到网络平台,交流互动性更强。《民间美术》这本电子书籍是由王军立、杜云生共同编写的,其中囊括了大量湖南非遗项目的自然、文化元素,并将各种元素动静结合,时而会给人置身于书中画面的“错觉”,真实的视觉画面感成功激发起人们的阅读情感,在电子书籍中用画面重构了现实情景,使得电子书籍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3.2 多元化信息的统一
电子书籍中包含了文字、视频、图画、声音等多种阅读形式,让民间非遗项目的传播方式更加灵活多元,就像前文提到的向云驹编写的《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向读者展示了诸多研究成果,将民间美术用文字、插图等各种元素表现出来,而且实现了元素的统一和谐,丝毫不会让读者感到眼花缭乱。电子书籍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元素,如果只是简单、盲目地罗列,大量的文字和图片必然会让读者觉得阅读疲劳,降低了阅读效果,无论是湖南民间美术还是茶文化,都不会达到传播效果,也就失去了电子书籍的意义。因此,电子书籍的设计者一定要懂得换位思考,以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为依据来进行设计和编写,合理利用、科学搭配传统民间美术中的各种元素,为读者创造出一个逼真生动、统一和谐的视觉体验世界。
3.3 阅读的人性化
电子书籍通常都有标记、搜索、查阅、批注、划线等基本的阅读需求,在完善互动功能的同时,还要重视互动方式的便捷与人性化。具体设计中,可以加入链接按钮,让读者随时可以搜索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把被动的阅读变成读者主动获取信息的方式。在书籍中搭建起链接平台,以便读者能够随时了解艺术家的生平事迹,让书籍的创作者更快地获取来自读者的意见反馈,用动态的互动方式来满足读者的交流需求。
4 结束语
电子书籍阅读的便捷性为民间美术、茶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非遗项目也让电子书籍的艺术性、文化性得以提高,二者相得益彰,均是振兴本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与载体。
[1]袁悦.基于湖南民间美术非遗保护视野的电子书籍设计探索[J].艺术评论,2016(3):134-137.
[2]袁悦,吴忠光.湖南民间美术“非遗”保护视野下的电子书籍设计研究[J].艺海,2015(10):80-81.
[3]孙克.人类学视野下的民间陶瓷及其活态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 2014.
[4]陈少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 2014.
[5]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等.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2(10):160-165.
[6]施兆鹏.论湖南茶文化的历史地位[J].茶叶科学,2005(1):1-6.
[7]杨永善.景幽室清器美意深——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工艺美术[J].装饰,1980(3):49+48.
2014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民间美术非遗保护视野下的电子书籍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4YBA114
袁 悦(1978-),女,湖南长沙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