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基于禅茶精神的视角
2017-02-04王路平
王路平
(长春科技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基于禅茶精神的视角
王路平
(长春科技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由于诸多原因造成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导致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对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的原因做出分析,主要是探讨主观方面的原因。其次,在阐释禅茶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借助禅茶精神来解决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问题的对策,旨在给高校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问题;对策分析;禅茶精神
近些年来,随着大学扩招、社会转型等社会原因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同时也因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导致该群体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的情绪,尤其表现在求职的过程中,因而形成了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焦虑是指因心理冲突、挫折等引起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反映,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焦躁、忧虑……,过度的焦虑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的甚至造成心理障碍或疾病[1]。由此可见,这一问题从小处说,关乎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问题,关乎一个家庭幸福;从大处说,是关乎国家进步与发展,关乎到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问题的解决迫在眉急。
如何解决呢?当前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如王文雨在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从政府、高校和大学生三个角度提出相关对策[2],这不失为一个全面的对策,但是当前国家与社会方面的改革较为困难,在短时间解决该问题唯有从大学生自身入手,帮助其树立积极健康的心理。按照这样的思路,笔者尝试将禅茶文化与大学生焦虑心理问题联系在一起。本文首先对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的原因做出分析,主要是探讨主观方面的原因。其次,在阐释禅茶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借助禅茶精神来解决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问题的对策。
1 大学就业焦虑心理问题成因
大学就业焦虑心理问题的出现与社会、家庭、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都有关系,但总体分为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主观原因则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因此,本节重点分析造成大学生心理焦虑的主观原因,了解其成因才能对症下药。
1.1 不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导致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焦虑
伴随着十几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确实极大地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导致当前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回落,因此,当前被称之为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思想观等等发生很大改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深深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导致大学生在找工作更偏向于经济较为发展的城市,追求所谓高大上的工作环境,从而改变了自己最初的想法,而像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就连现在二线城市就业竞争也十分激烈,这种不合理、不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误导他们对职业价值标准的判断,会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压抑、痛苦等不良心理问题,为焦虑情绪产生提供了心理温床[3]。
1.2 大学生自身知识与能力缺失造成就业的焦虑心理
大学生自身能力的缺失主要是因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是以学生成绩为主,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学校教育更是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使得大学生在其他方面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此外,轻松自由的大学生活,以及年龄特征使得大学生难以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而且当代社会到处充斥诱惑,大学生很难做到不受干扰因素的影响,无法集中精力好好学习,更谈不上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当前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都提出很高的要求,由于自身知识与能力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使其在求职过程中产生焦虑的心理。
1.3 现实与理想落差太多造成就业的焦虑心理
由于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并不了解社会发展、就业现状等,在毕业时抱着理想主义的心态,甚至即使从父母、朋友那里获取经验、忠告,有了受挫的心理准备,但当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在经过努力依旧达不到自己的心理期望时,会导致心理冲突的加大,加剧了大学生就业时的焦虑心理。
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的出现还有许多客观因素有关,但我们无力解决,唯有改变自己,因此,本文认为只有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才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心理问题。那么如何进行培养呢?笔者认为可以借助禅茶文化来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价值观等帮助其应对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
2 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禅宗与茶的结合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禅茶文化,其以“正、清、和、雅”为主的精神内涵,对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恐惧、焦虑、不安等心理有一定的排解作用,本节首先详细分析了禅茶精神内涵,其次具体分析如何借助禅茶精神排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焦虑心理。
2.1 禅茶精神内涵
茶即我们饮用的茶,茶禅是佛教用语,是指佛教修行者,汉语意思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用来表达面对人生、生活的诸多问题与麻烦,只有经过静中思虑才能达到最高认识境界[4]。由此可见,禅与茶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各自的发展中,产生了碰撞与融合,经过千百年来的禅意茶韵交融,形成了禅茶文化,2005年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大德正式提出了禅茶文化精神与功能——以“正、清、和、雅”为核心四大精神,以“感恩、包容、分享、结缘”为核心的四大功能是禅茶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5]。
所谓的正,即不邪,端庄、正直、公正、合于法则与道理的,此乃儒家文化中君子之行,《论语》: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意思是说君子做事之前要三思,考虑清楚之后再做出行动,是积极入世的态度与准则。所谓的“清”就是不浊,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用自然的态度对待身边人、事,获取精神的安宁、平和,因此其提倡”清静为天下正“,清静之道为正道。“和”字内涵博大精深,既有儒家的“以和为贵”,道家的阴阳协调、刚柔并济,又有禅宗的祥和,即通过禅的修炼,超越了对立、超越了烦恼,大彻大悟达到心地祥和之境界。可见,儒家主正气,道家主清气,佛家主和气,而“雅”则意为茶文化中的雅,古往今来文人骚客都爱饮茶,追求茶淡雅脱俗的品质,没有文人骚客的爱好,或许不会形成优秀而深厚的茶文化[6]。因此,正、清、和、雅四种精神,也形成了以“感恩、包容、分享、结缘”核心的功能,既构筑了禅茶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功能,也概括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
2.2 基于禅茶精神视角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焦虑心理
首先,借助禅茶精神培养大学生的正确的认识观,对自身、对社会进行客观的评价,切忌好高骛远,追求与自己能力相符的工作,培养其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大学生求职有百利而无一害。这就需要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禅茶精神的教学,带领他们一起学习禅茶文化内涵,客观认识自己有优缺点,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现状以及造成就业险峻的原因,认识到这些,我们才不会去抱怨社会的不公与公平,这就是禅茶中所谓的“正”,在大家都共同面对的社会环境中,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来应对社会的各种要求,这才是缓解就业焦虑的根本之道。
其次,利用禅茶精神消除日常的迷茫,提升自身的觉悟,进而杜绝焦躁心理,禅茶文化之根深扎于中国传统文化,其精神就在于人生日常中的落实与升华,其意是指人世间的各种烦恼和困难的基础上的升华,达到清静、祥和的人生境界,不畏尘世间烦扰所牵绊,一种心性修养方式,帮助人们在迷失与觉悟之间转化[7]。因此,禅茶精神特别适合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禅茶文化作为一种心性的修行,目的在于强化对当下的观照,提升自己的觉悟,让大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必须要努力学习专业理论认识,尽可能多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拓展自己的视野,优化自身素质,才能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才能增加大学生的就业自信,避免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焦虑和恐慌的心理。
第三,借助禅茶精神创新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如前所述,大学生就业焦躁心理的问题在于大学生心理的脆弱,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教学。近些年,虽然高校也将大学生心理教育作为高校工作的重点,每个高校都有相关的课程与心理辅导室,但其效果却不令人满意,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创新心理教育课程,详细阐释禅茶文化的产生、发展,禅茶精神的内涵,就这需要培养禅茶方面的教师,只有深谙禅茶文化的教师才能将其文化内涵与当代大学生现实问题、心理问题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比如面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如果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对社会了解,对找工作的碰到困难的了解得不足,都会引发焦虑心理。因此,老师在课上应该将这些问题逐一给予解答,结合禅茶“正、清、和、雅”的精神内涵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面对挫折与困难能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才能抵制就业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
3 小结
禅茶文化历史悠久,“正、清、和、雅”短短几个字,蕴藏着深厚的内涵,是人类精神、心灵修行之道,有学者将其称之为:“当代心灵安抚之术。”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问题的产生,从自身角度来讲,正是因为人与社会之间无法和谐相处,而产生的恐惧、不安等焦虑心理,在庞杂的社会面前,唯有改变人类自身,才能解决焦虑的心理问题。基于此,本文尝试将禅茶文化用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帮助大学生达到清静、祥和的人生境界,进而用平和的心态处理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
[1]王文雨.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4):340-341.
[2]宋宝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209.
[3]安东岩.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问题探析 [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5):168-170.
[4]释仁空.浅谈禅茶文化思想和意义 [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4):1-6.
[5]舒曼,陈一珉.禅茶文化:开引一股源头活水——中国禅茶文化精神及功能诞生始末[C]//婺源国际茶会.2006:207-217.
[6]净慧禅师.禅茶文化的精神和功能[J].茶博览,2006(1):16-18.
[7]余悦.净慧法师对当代禅茶文化的贡献及其学术史意义[J].江汉论坛,2014(4):131-135.
长春科技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王路平(1983-),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