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文化为例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实践
2017-02-04林娜
林 娜
(海南医学院,海南海口 571199)
以茶文化为例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实践
林 娜
(海南医学院,海南海口 571199)
随着我国与国外文化交流和贸易的频繁,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的需求增大。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由原来的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也就是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本文以中英茶文化的对比为例,探讨如何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培养有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翻转课堂;大学英语;茶文化
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教学一贯是英语语言学习教学中一个可有可无的组成。随着我国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因此,近年来文化教育开始从原来的“文化导入”探讨到现在对“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强调,进入了语言与文化并重的教学实践阶段。一些高校在新形势下,开始以课程设置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大学英语教改,把基础英语学习的时间进行压缩,给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开设文化修养提高等必修课程,如:英美影视赏析、中西方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课程等。
但是,跨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因文化的复杂性,需要教师花很多时间讲解文化知识,所以在课堂上没办法操练和检验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翻转课堂的模式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将文化主题内容的讲解提前录制成视频,在课前给学生自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消化。同时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通过翻阅相关资料、利用互联网查阅等深入了解其文化知识。在课堂上,教师或指导答疑,或提供模拟场景,给学生一些交际情景进行实际操练,以此来真正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1 翻转课堂及其优势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是把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翻转”,课前在家里观看自学教学视频,课堂上教师针对疑难问题答疑或对某一要点进行延伸和讨论。2011年,慕课(MOOCs)的出现,大大影响了翻转课堂中课前录制的视频内容和教学方式。慕课强调的是在微视频中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变成师生、生生之间即时的互动和反馈。同时它提倡建立在线学习社区。以往的视频中,教师只是录制课件或授课过程,缺少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而慕课提倡的是在视屏中加入提问、测验或讨论专题,希望学习者在线利用一些社交交流平台或软件即时参与与交流,同时也可通过网络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源等,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即时交流、互动和反馈。另外,慕课还鼓励学习者根据不同的课题和爱好兴趣,在一些社交网站上成立和参与“在线学习社区”,进行互助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和课堂教课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不仅仅是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流程,还有以下优势:
1.1 从认知规律来说,知识的掌握不是最难的部分,而是怎么做到知识的内化以及把知识运用到实践。所以翻转课堂强调先学后教,能够在学生最需要老师解惑的时候,即时提供帮助,同时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生生之间交流。通过交流达到观点上的一致或相互碰撞,加深学习者的认知和知识的内化。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
1.2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而翻转课堂要求学习者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自主掌控看视频的时间地点和进度,形成的看法和产生的问题疑惑,在课堂中师生、生生面对面交流沟通,并深度探讨题目。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师生角色重新定位。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研究者,而教师由原来的主导者变成帮助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 中英茶文化对比
以中英茶文化差异为例,茶文化本身蕴含的丰富文化元素,教师可以引用一些具体的案例,吸引大学英语学习者对语言学习及文化实践的兴趣,以此提高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为了展示翻转课堂在跨文化教学的教学应用,本文把中英喜爱的茶类及冲泡方法的不同作为具体的例子。
中国的茶类根据产地、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和乌龙茶。总得来说,绿茶、乌龙茶和红茶受大众喜爱且经常饮用。英国有红茶、绿茶和花茶等,但大多数人喜欢红茶。不同的茶不仅泡出来颜色不同,口感不同,具体的冲泡方法也不同。红茶偏甜不涩的口感也最为西方人所接受。英国人在泡茶时,先倒入牛奶,然后再将茶叶倒入杯中,最后还可以加糖以增加甜的口感。有些还会根据喜好加入蜂蜜甚至是威士忌等配料,形成独特的口味的红茶饮品。另外中国人泡茶时用的是完整的茶叶,欣赏茶叶在水中慢慢绽放的姿态。而追求精致的英国人所饮用的茶大多是加工碾成粉末状的茶袋,省去喝茶去茶渣的麻烦。相同的一点是,不管是中国还是英国,讲究的主人在喝茶时必须配备齐全的茶具(中国的茶具种类多些,而英国的茶具精致讲究些)以及小点心或茶点(中国多以坚果、果脯为主,而英国人则是精致的糕点)。
从我国的不加配料的清饮饮茶方式,和随时随地的饮茶环境选择可以反映出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以及佛家、道家等。中国的茶文化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追求的是饮茶所带来的身心的清净和对自然的向往。所以相比发酵过的红茶,中国人更喜欢绿茶的自然,追求心灵感悟以达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英国是传统的工业国家,他们更喜欢改造和变化,反映了工业社会追求的务实和目的性。
3 以跨文化为内容的翻转课堂新模式
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跨文化教学对象是大三非英语专业学生,已经完成了两年的基础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此文化教学是每个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必修课程,主要以中西方文化差异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为内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课前教师确定好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通过中英茶文化差异了解中英文化的差异)和教学内容(中英喜爱的茶类及冲泡方法的不同)。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通过茶文化的主题,提高他们跨文化交流的知识、意识和交流的具体技能。整个教学实践如下:
3.1 制作课前所用的微课视频
教师首先将中英茶叶选择和冲泡方法的不同及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不同按照内在逻辑制作成ppt演示文稿上,并且每个课件尽可能控制在5-10分钟左右的讲解时间。如果内容太多,教师可以把以上内容进一步细化为若干个知识点。然后选择一款录频软件,即屏幕捕捉软件,播放ppt时,教师录制屏幕播放,同时配以语音讲解。除了自己录制文化视频外,教师也可通过网络资源搜索相关视频短片供学生课前学习和讨论。不管是用哪种视频,教师都要设计一些问题给个人或学习小组,如:英国的红茶为什么用“Black tea”表达,而不是“Red tea”?中英的茶道流程、茶艺手法有什么不同?一些茶叶相关的英语词语(如:take tea with somebody等)意义及文化特殊性?教师将录制好的视频以及泡茶茶艺的相关视频传至教师组建的社交平台,学生可通过电脑终端或移动通信终端下载并自主选择时间、地点及进度自学。在自学过程中,学生有任何疑问或想法,可以通过微信或QQ向教师或同学随时提出。
3.2 课堂实践
课堂学习中,教学重点不再是对语言知识或文化的讲解。课堂内各种互动的课堂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吸收内化;除此之外,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形成性评估。教师在课堂里的角色是组织、协调、答疑。不仅对课前收集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同时组织活动,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加深他们对文化内容的理解以及内容的内化。这些活动任务必须在微课视频里提前布置,如针对教师所提出的有关中英茶文化英语表达等问题,在课堂上个人或小组用ppt演讲展示,或者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教师再点评。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一些具体的情景(如中国和英国的茶道等),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知识的内化和实践。
3.3 课后延伸学习
一个跨文化现象背后反映出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价值观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和领会,所以课后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课后,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展示和提问的情况,布置相关主题的实践与拓展,如:中英茶具的选择、茶点等的不同反映出中英两国历史文化以及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关于茶的中英文学作品赏析;就中国茶文化的主题和西方人交流等。课后扩展任务包括扩展阅读、专题写作等。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形成论文或展示等。之后组员之间进行互评,或者教师点评。经过课前和课堂的深度学习后,这些课后语言文化实践有助于提升学习者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 反思与启示
翻转课堂新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和学习者传统的课堂地位重新定位,使学习者更加自主。但是同时也给教师和学习者带来了挑战。对教师而言,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为学生提供的丰富优质的课前微课视频学习资源,在拍摄和制作技术上还需要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对学习者而言,能否独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也面临挑战。翻转课堂需要的是学习者“先学”,而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和地点,如何保证他们“先学”了?教师是否可以通过设计有启发性问题,提供便捷的交互平台和在线检测平台,即时监督和检验“先学”是否发生?
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而应该是通过语言了解国外的民族、历史和文化,也要用英语让国外了解我们的文化,如丰富的茶文化。因此,大学英语教育者要改变教学观念,在英语语言知识的讲解和掌握基础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往能力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在实际文化交流中更加顺畅。
[1]顾小清,胡艺龄,蔡慧英.MOOCs的本土化诉求及其应对[J].远程教育杂志,2013(5):3-11.
[2]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3]林治.中国茶道[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4]杨东益.谈中英两国茶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内涵差异[J].电化教育研究,2016(3):386-387.
[5]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林 娜(1981-),女,海南海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