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视阈下高校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研究
2017-02-04崔伟
崔 伟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 213001)
中国茶文化视阈下高校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研究
崔 伟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 213001)
近些年,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高校教育得到了长足进步,这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注重和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上。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尽管高校人才素质教育有了显著成效,但是其创新性还不够明显,导致一些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创新思维。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当更加注重对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的投入和提升。针对这一点,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所具有的深厚思想底蕴和精神价值,对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大有裨益。本文从高校教育的现状和偏差、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两者的融合路径等方面入手,在中国茶文化视阈下谈一谈高校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茶文化;高校;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
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中国茶文化之所以备受世人推崇,除了其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茶文化在精神层面也是独树一帜,既有儒家“中庸和谐”思想的内涵,也有道家“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更有佛教“茶禅一味”的哲学智慧,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并非虚言。正因为茶文化在精神层面和哲学思想上的高超造诣,因此其能够让人心灵清澈而灵动,思想别开生面而不拘一格,这对于当前高校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
1 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及特征
人才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特别是在当前的21世纪,谁能够拥有未来的人才,谁就能占据发展的主动权。而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就需要有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用他们的智慧和创新能力,去让我国各项事业不断突破,得到又好又快发展。那么,当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型人才呢,他们又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和品质呢?
1.1 创新型人才需要有很强的独立性
这强调其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其独立的精神和价值取向和独立的思维及行为准则,不会轻易被外界特别是一些权威的人和物所干扰,而是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用很强的理性头脑,去独立思考、独立实践,进而得到属于自己的经验。有独立性的人,并不是“不合群”,恰恰相反,他们往往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会事务。
1.2 创新型人才需要有很强的自信心
这主要反映在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件事情的信任度上。自信心强的人,在做事上更加坚定从容,在与人交往上也能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特别是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有自信心的人会更加积极乐观。
1.3 创新型人才比常人更敢于冒风险,敢于尝试新鲜事物
对陌生领域、陌生事物保持一颗好奇之心,是创新型人才区别于普通人的一个重要标志。他们很少会中规中矩,不满足于沿着前人所走出来的道路前行,而是会在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判断下,去不断尝试那些新鲜事物及进入新的领域,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4 创新型人才要具有很好的艺术审美观
艺术是相同的,它与很多领域融会贯通,只有在艺术上具有很好的审美观,才能创造出更多让人赏心悦目的新事物。举例来讲,从事建筑设计的人才,只有充分了解中西经典建筑的特征和美学内涵,并且自身也具有很好的审美观,才能设计出能够经得起历史考验并且被大众所接受的建筑。如果一个设计师的审美观有问题,审美水平较低,那么其设计出来的建筑极易沦为“奇奇怪怪”的类型。
1.5 创新型人才的兴趣爱好应该既广泛又专一
一方面,要有广泛的兴趣,对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的了解和热爱,做一个“杂家”;另一方面,要对某一领域精通,特别是对自己所学或是所从事的专业要认真钻研,做一个“专家”。惟其如此,才能把爱好跟专业有机结合,使其相得益彰,让自己的创新能力更好更强。
2 高校在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上的偏差
近些年,我国高校教育得到了长足进步,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不再以分数“论英雄”,摒弃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加重视,如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等等。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尽管在综合素质方面有了很好的成效,但是从一些高校的教学实践来看,在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仍然有很多不足和偏差。一些高校仍然秉承那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即便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也只不过是让其多学几门课程而已,并没有在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有很好突破。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当尽快提升自己在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上的能力。从现实看,我国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存在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存在偏差
不少高校在课程设计和安排上存在着重专业、轻通识的缺陷。把学生的专业课程放在首要位置,这无可厚非,但是不同的学科和知识之间是可以相互融会贯通的,比如说对于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多了解历史、艺术等知识对其专业有着很好的辅助价值。倘若只是学习建筑知识,对其它学科的知识知之甚少,则会让自己的知识面变得狭窄而单一,无法形成一个完整而宏大的知识体系。
2.2 在教学方式上存在偏差,以守成性教育为主,创新力不足
我国传统的高校教育往往是以课本及老师为中心,传播方式是单向的。简而言之,就是老师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是一种从上而下的教育方式,很少会有逆向的反馈和互动。从老师的角度看,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最大程度把课本上的知识传达给学生,但是从学生的角度看,这种单向的教学方式未免有些枯燥乏味,吸引力不足,感染力不够,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模式。而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则要求老师在教学方式上多样化、灵活性,并且具有很好的互动性,要让学生有更多的逆向反思。也就是其接收到知识后,能够进行独立判断和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老师进行沟通,进而在讨论中打消疑惑,让知识更加正确而深入地渗透到自己的脑海中。
2.3 当代的大学生普遍缺乏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可以概括为创新精神、求真精神、分析精神等方面。但是从现实看,我国现在的大学生多为95后,他们从小的生活普遍衣食无忧,加上多为独生子女,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此相对70后乃至80后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在进取心、创新力、专注度上普遍较弱。很多大学生的心态较为保守,小进则满、小富即安,没有足够的冒险精神,过于求稳,这从目前的“公务员热”现象中就可见一斑。很多企业都需要创新人才,但是很多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却志在公务员岗位,或是事业单位、国企等“铁饭碗”单位,这对于我们国家的社会创新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3 茶文化的内涵及其对高校创新型人才教育的价值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迄今已有将近两千年之久。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不断与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文化和各种优秀思想相互交融,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国茶文化。
一方面,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汲取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并涉及多个领域,如音乐、书法、诗歌、文学、建筑、环境、工艺等方面。另一方面,中国茶文化还有着深奥的精神和哲学底蕴。因为其在发展中先后与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交融碰撞,将其从文化的层面上升到了一种精神的高度甚至是哲学的层面。比如说茶文化中“中庸和谐”的思想,就强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要保持一种恰当而适中的关系,不过不缺,而是恰如其分,这种源于儒家的思想深深影响饮茶者的行为习惯和为人处世原则。同时,儒家文化强调的“入世精神”,在茶文化中也有很好的呈现。茶文化的出世精神强调积极进取,把个人的理想抱负放置于国家和社会当中,这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大有裨益。
茶文化能够丰富高校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的知识体系。上文说过,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茶文化涵盖了多个领域,其知识层面十分丰富宽广。比如说,茶马古道、少数民族贸易、丝绸之路、茶文化与宗教的融合等历史知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重要内容,更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比如说,我国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所创作的茶诗茶词,以及绘画家所画的茶画,既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分子,更是茶文化的外延和具体呈现,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由此而言,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当中,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大有裨益。
茶文化能够提升高校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的创新能力,使其手段更加丰富而灵活。针对高校在这方面存在的方式单一等缺陷,可以用茶文化丰富的表现形式去弥补和完善。中国茶文化不仅具有深厚的内在,其外延更是丰富而多彩。如茶道、茶艺表演等形式,集美学、艺术、文化等于一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将其融入到高校教育当中,可以丰富和创新教学手段,让素质教育更加丰富多样,使学生能够在寓教于乐中便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茶文化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茶文化之美,一方面体现在茶事活动、茶艺表演、茶歌茶舞等外在形式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精神之美、价值之美等方面。而现在随着网络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思想竞相涌动,这其中一些源于互联网社区的“审丑文化”、“屌丝文化”等错误消极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价值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大学生热衷于各种低俗的娱乐和综艺节目,不以丑为耻,反以丑为美,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这严重拉低了他们的审美水平,对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有着不容小觑的负面作用。而茶文化所蕴含的茶艺之美、精神之美、艺术之美、价值之美,能让现在的大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大有裨益。
4 茶文化与高校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融合途径
4.1 高校应当开设专门的茶文化选修课
中国茶文化丰富多样,学校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从茶文化中选取与之专业有关的内容,并通过茶文化课程让学生们对茶文化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追求有深入的认识。比如说,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讲,高校可以把茶文化发展历史中的茶马古道、汉族与少数民族边境贸易、丝绸之路等内容提取出来,进行重点讲解,并将其与现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深入结合,让学生们从这些茶文化历史中汲取到古人的智慧,从而对其专业以及今后的工作产生启迪,让他们的创新力更强。
4.2 高校应当大力发展茶艺社团活动
社团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们的业余生活,促进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另一方面,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能够把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大学生,让他们的综合素质更强,人文修养更高。因此,在将茶文化与高校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社团的力量,一方面要建立起高校自己的茶艺社团,另一方面还需要高校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为茶艺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坚强保证。在这一点上,浙江理工大学的茶艺社团的经验和做法就值得推广和借鉴。一方面,其在学校内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品茶会、音乐茶吧、茶艺表演等,这既丰富了茶艺社团成员的业余生活,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文化和审美品位。另一方面,该社团还积极与社会上的茶艺协会、茶企等组织进行合作,邀请专业人士前来为社团讲课或是进行茶艺表演,这既可以提高高校茶艺社团的专业水平,同时更能让学生们接触到社会上茶文化的最新资讯和发展趋势,对他们今后求职就业以及在工作上进行创新都有很好的作用。
4.3 高校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将茶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学校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当中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知晓他们的所思所想,而当代大学生多为移动互联网原住民,他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网络,如微信、微博、贴吧等网络载体。因此,在将茶文化与高校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融合的途径中,学校就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比如说要开通学校的微信平台、微博账号,利用这些载体去传播茶文化的优秀内容,以及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其实,在这一点上高校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学生有主动了解学校官方媒体平台的需要,只要学校稍加发力,其新媒体平台的辐射范围必定能覆盖大部分的高校学生。与此同时,高校应当创新教育手法,用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当中。譬如说,可以多讲故事,把深奥的理论和道理用精彩的故事去讲出去,让大学生得到更好的启迪,从而让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又好又快的提升。
[1]周树红,王建军,翁蔚.弘扬校园茶文化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0(4):24-26.
[2]高旭晖,张子强.论茶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03(2):36-38.
[3]张宏.以大学生实践创新为载体提高学生茶艺服务能力的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4(4):126-128.
[4]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技文汇,2009(5):58-58.
[5]程善兰.发挥茶艺社团在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0(25):90-91.
江苏省教育厅2016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6SJB880145);江苏理工学院2016年教育管理重点课题(项目编号:KYZ16550)。
崔 伟(1982-),男,安徽亳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