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

2017-02-04吕宝文

福建茶叶 2017年12期
关键词:采茶戏民族音乐民间

赵 欢,吕宝文

(石河子大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0)

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

赵 欢,吕宝文

(石河子大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0)

采茶戏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被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之一。而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发展至今已逾百年,将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融合,结合地域人文、地理、民族文化传统等,能够改善音乐课堂教学的结构,补充高校音乐发展史、声乐戏曲教学等,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目的,使学生领略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采茶戏;高校音乐教育;融合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虽然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在“西方音乐中心论”这种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也显现出了种种弊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越来越困难。一方面,有关地方民族音乐文化内容在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中被边缘化;另一方面地方戏曲面临失传的困境,地方民族音乐文化得不到重视。采茶戏是地方民族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我国南方的广大地区,是老百姓最喜好的文化活动,迄今为止,已经有了近三百多年的历史,主要集中在湘东南、赣东南等客家地区,具有极高的地方文化艺术价值。将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融合,能够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弘扬地方特色的采茶戏,对高校音乐教育的拓展、提升音乐教育民族审美情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1 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的内在联系

采茶戏已经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形式独特、地方色彩浓郁,是一项珍贵的客家文化遗产,是客家先贤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客家人共同的文化积淀。将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融合,对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 能够丰富高校声乐戏曲教学内容

采茶戏音乐丰富多彩,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由客家民歌发展而来的,可塑性强,乡土气息浓郁,是活跃在南方客家地区的一种民间小戏,属于曲牌联缀体。如:赣东南地区的采茶戏,是江西地方小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风格特色十分鲜明。通常称为“三腔一调”,根据曲牌的来源、弦路、调式等,戏曲工作者将唱腔分为四种,即:茶腔、灯腔、路腔和杂调,曲牌共有三百多首。作为采茶戏中的主要声腔——“茶腔”,旋律优美抒情,节奏活泼明快,如:“上山调”、“牡丹调”等,富有浓厚的田园山野风味;而作为采茶戏中的重要声腔——灯腔高亢浑厚,如同山区人民向上的精神风貌,旋律跌宕起伏,粗犷热烈,加上唢呐和锣鼓的紧密配合,戏曲味较浓,情绪振奋,灯腔张弛有度,气氛炽热;“路腔”为采茶戏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具有轻松活泼、诙谐风趣的特点,是由适应路上行走时所唱曲牌而得名;“杂调”在采茶戏音乐中不作主腔,娇柔甜美、玲珑华丽,但是偶尔出现,穿插使用,具有奇特的艺术效果,能够起到点缀情趣。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采茶戏能够丰富高校声乐戏曲教学内容,使其丰富多彩。

1.2 能够满足地方音乐的发展

采茶戏是当地民间灯彩和采茶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客家地区土生的一个剧种,具有悠久的历史。数百年来,采茶剧伴随着客家人的劳动生息代代相传,说的是客家方言,跳的是客家舞蹈,演的是客家发生的故事。新中国成立以后,采茶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等的指导下,采茶戏经过整理改变了许多剧目,如:《补皮鞋》、《老少配》等。同时还为剧种注入了新鲜血液,移植上演和创编表演了大量的现代戏。由此,将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融合在一起,能够使高校音乐史课程的内容更为丰富,是传统音乐在历史中的自然发生。并且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目前学生了解最少又最想探寻的知识层[2]。

1.3 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艺术具有更加充盈、集中的审美含量,高校校园文化具有独立的校园环境、深厚丰富的学术理论,是一种独特鲜明的多样性文化,是优秀的历史积淀,是丰富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资源。而艺术教育的实施就是高校的美育,美育的设施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艺术教育具有独特的情操陶冶、深化认识、智能开发和心理平衡等功能。将采茶戏融入到高校音乐教育中,能够使学生掌握采茶戏技艺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同时也推动了传统音乐的健康发展,提高了学生对传统音乐的鉴赏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技艺、知识的动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校园艺术团作为采茶戏实践基地、学校宣传窗口,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能够为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色彩,形成了具有特色、个性化的先进校园音乐文化,从而能够实现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 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措施

采茶戏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元素和重要的教学价值,融合了传统茶文化与传统民间音乐的艺术形式,因此,将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融合在一起,采取适当的措施,根据音乐教学目标和实际教学需求等,将其引入到日常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高校音乐教育目标[3]。

2.1 通过教唱采茶歌、传授民间乐理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孕育出采茶戏特有的采茶歌风格,为了让学生耳目一新地感受到采茶歌曲中的文化气息,高校要将散发着地方民族气息的“山珍野味”引入到课堂中,通过教唱采茶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感受到茶文化的丰富多彩。如:在实际教学中,注意从新剧目中挑选出采茶调,从广阔生动的题材内容中去粗取精,并整理成活页提供给学生,摘英撷华,掀起一股“爱我民族、唱我民歌”的热潮,在课堂教唱,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到地方文化带来的强大魅力。同时,采茶戏曲体玲珑,主要以徵、羽、宫三调式为主,宫、商、角、徵、羽调式齐备。从艺术技巧和表演手法上来看,传授民间乐理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古朴优雅的徵羽宫乐风,体会到采茶戏中所蕴含的地域特色,有选择地把这些地方民族乐理常识通俗易懂地教给学生,让他们不无敬畏地体会到客家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让他们感受到民族音乐的摇曳多姿、瑰丽神奇,从而激起他们对客家文化的根系和源头的认识和了解。

2.2 通过跳采茶舞,学习民间乐器演奏,拓展学生视野

采茶戏载歌载舞,语言幽默风趣,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欣赏采茶戏,高校音乐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掌握矮子步、扇子花、水袖等表演要素,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表演中充分了解当地客家方言,通过一些传统剧目中的某些片段,让学生进行表演学习,如:《九龙山摘茶》、《茶童戏主》等,掌握采茶戏的舞台语言。同时,高校音乐教育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聘请一些地方采茶戏艺人,激发学生学习采茶戏的兴趣,让他们进入到课堂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另外,民间器乐演奏根植于泥土、流传于民间,与人民生活习俗紧密相连的民间器乐,是依附于民俗活动生存和发展。采茶戏的伴奏乐器有勾筒、唢呐、笛子等,这些乐器均为民间乐器。其中唢呐是客家八音中最主要的乐器,其吹奏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音乐协调、高昂悠扬”,是客家人非常喜欢的一种传统乐器[4]。目前,高校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性课题就是学习民间器乐演奏。这些民间乐器为广大人民群众世代相袭、历久不衰,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的表现力、浓郁的乡土气息等。因此,通过讲授乐曲、结构和旋律特点,将采茶戏与高校音乐教育融合,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演奏技巧,能更好地推动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鼓励学生向民家吹打乐高手虚心学习求教,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

[1]吴洁,舒洁.赣南采茶戏唱腔特点分析[J].戏剧之家.2015(23):35.

[2]农星光.地方民族音乐文化纳入高师音乐学课程体系的思考-以广西地方戏曲为例[J].中国戏剧.2013(2):72-73.

[3]张旦丹.采茶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路径研究[J].福建茶叶.2016(11):392-393.

[4]傅丽.赣南采茶歌舞在舞蹈教学中的意义[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5):106-108.

赵 欢(1983-),女,陕西宝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学论。

吕宝文(1983-),男,陕西宝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钢琴表演。

猜你喜欢

采茶戏民族音乐民间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浅析赣南采茶戏旅游资源的开发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