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
2017-02-04周元奎
周元奎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展示高超的教学艺术。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内容和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决定了优化课堂提问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试就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堂提问;学习兴趣;课堂效率
常言道:“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和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
然而,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缺乏教学提问方面的知识和技巧,课堂提问往往不注重实效性,过于简单。诸如“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极易导致学生思维松散;有的教师提问过难,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有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大量问题,对学生大搞“问题战”,出现了从传统课堂中“满堂灌”走向另一个极端“满堂问”的尴尬局面。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在优化课堂提问时应遵循“指、准、序、放”四个实施原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指”: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有明确的知识指向性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难
点,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特点来精心设计一个“中心”问题,体现鲜明的知识指向性,从而起到举一反三、抛砖引玉的作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切忌泛泛而问,否则,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感到枯燥无味,失去求知的欲望,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如笔者在教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不竭的动力:感受新时期的时代精神》一课,涉及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时,先通过一系列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的状况,并让学生进行比较,再提问:“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此,直接明了,既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变化,又让学生理解了改革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准”: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运用语言的准确性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时刻注意自己提问的语言艺术,力求准确严谨、简练明白,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切忌含糊不清的概念和模棱两可的表述,否则,难免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文化素养产生怀疑,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教师失去崇拜感,必然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也将失去往日的活力。
如部分老师在讲到九年级下册《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时,会直接提问:“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怎样才能走向和谐世界?”这种常见信息量太大、语言内涵过于丰富、不够严谨、模棱两可又缺乏准确性的课堂提问,就会使学生听起来稀里糊涂,莫名其妙,造成对提问的困惑,除非学生在书本中能直接找到现成的答案,否则学生的答案肯定是出乎意外、惨目忍睹的,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甚至出现课堂“冷场”。
三、“循”: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有循序渐进的意识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该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层层深入、阶梯式提问,引导学生准确完整地了解掌握地理现象、历史事件,以此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忌前后颠倒,信口提问,否则只会扰乱学生的思维顺序,事倍功半。
如在教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工业的发展》一课时,笔者设计六个阶梯式问题:“(1)清政府为什么要开展洋务运动?(2)洋务运动由哪些领导人领导的?(3)洋务派为实现富国强兵分别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4)怎样来评价这些措施?(5)洋务运动的结果是怎样的?(6)洋务运动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这样“导→知→探→悟”逐一提问有利于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放”: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有开放的意识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培
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为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放”一些,“粗”一些,让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展开多角度思维,获得更多、新、奇的知识,促进学生发展,切忌一问一答的狭隘式提问,日积月累,会使学生的思维狭窄,又使课堂变得琐碎冗长,缺乏活力,影响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
如在教八年级上册《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一个开放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以下材料,如何评价秦始皇?”
1.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古 风(其三)》 唐 李白
2.材料二:据《汉书》记载,秦始皇统治时,百姓(负担的)“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各种刑罚无所不用其极,以致“刑戮相望于道”。
3.材料三: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途经秦始皇墓》 唐 许浑
学生1回答:“从材料一来看,我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长期的战乱,居功至伟,堪称‘千古一帝,李白的诗词概括了他的丰功伟绩。”
学生2回答:“从材料二来看秦始皇统治时期加强剥削,人民负担沉重,刑法严酷,是个暴君。”
学生3回答:“从材料三中发现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但他又是一个暴君,实行专制主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受到后人谴责。
师:以上三位同学结合材料分别对秦始皇作了一番评价,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时,要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客观、全面地分析,要辩证地分析历史人物功过是非。客观上说: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巨大贡献,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从材料中看他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盖罪恶;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而抹杀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李政道教授也说过:“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提问技巧的培养,教师只有具有“问题意识”,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保持敏锐的探索意识。很多教育名师都是有“问题”的教师,他们就是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提问的艺术,去点亮学生心灵的火花,成就高效的课堂。问题是探索的开始,是学习的动力。因此,我们应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做个“问题”教师。
参考文献:
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