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财务核算的衔接及会计实例

2017-02-04黄莉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23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黄莉

[摘 要] 财政部先后于2012年、2013年颁布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并规定分别于次年的1月1日起施行。新制度增设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对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津贴、补贴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作出了进一步的规范。新制度的这一增设,较好地衔接了新旧制度中关于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 在当前全面推进现代财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预算执行的精准度,而且也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接轨的创新实践。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应付职工薪酬;会计核算实例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015

[中图分类号] F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3- 0030- 03

1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定义及账户设置

1.1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定义及核算内容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按照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其他相关支出。其核算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奖金、绩效工资、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1.2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账户的设置

行政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中指出,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账户下分别设置“工资(离退休费)”、“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其他个人收入”以及“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二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2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财务核算的衔接及会计实例

2.1 新旧会计制度下“应付职工薪酬”衔接的要点

2.1.1 准确衔接新旧科目,正确导入科目余额

2.1.1.1 工资薪金科目的衔接及余额导入

20世纪90年代颁布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未对应付职工的各种薪酬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2006年,为了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津贴补贴发放的会计核算,财政部颁发了财库[2006]48号文,《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该办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相关薪酬的发放进了详细说明,即在负债类科目下增设“211应付工资(离退休费)”、“212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213应付其他个人收入”三个科目予以核算。《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虽只设置了“应付职工薪酬”这一科目,但其核算内容涵盖了上述办法中的三个科目。因而,新旧制度中工资薪金科目的衔接,应该是2006年会计核算办法和新会计制度的衔接,即,将原“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三个科目的余额分别对应转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账户下的“工资(离退休费)”、“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其他个人收入”三个二级明细科目中进行核算。

2.1.1.2 单位代扣及应为职工缴纳款项科目的衔接及余额导入

(1)行政单位代扣及应为职工支付款项科目的衔接及余额导入。原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8]49号)中对行政单位发生的临时性暂存、应付款等待结算款项是通过“暂存款”科目进行归集,而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取消了“暂存款”科目,而是通过设置“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及“应缴税费”科目对单位代扣或应该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进行核算。在新旧制度进行衔接时,先应对原“暂存款”中的余额分项进行分析,属于单位应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将其余额转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属于代扣职工应缴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或个人所得税,则将其余额分别转入“其他应付款”或“应缴税费”科目。

(2)事业单位代扣及应为职工缴纳款项科目的衔接及余额导入。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对事业单位应付、暂收的如个人交存公积金等是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进行归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虽保留了“其他应付款”这一科目,但其核算范围比原制度中的“其他应付款”科目的核算范围小,不包括事业单位应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因此,在新旧制度的衔接中,必须对“其他应付款”科目的余额进行逐项分析,将其中属于单位应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的余额,转入新账中的“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属于单位代扣职工个人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的余额,仍保留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中核算。

2.1.2 准确把握时间节点,合理确定入账核算时间

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规定,应付职工薪酬应当在规定支付职工薪酬的时间确认。当行政事业单位计算当期应付职工工资津贴补贴时(或行政事业单位按月向财政申报工资预算时),借记“经费支出”(“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在行政事业实际支付职工工资薪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按实际发放的工资津贴补贴、代扣的个人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个人应该缴纳的所得税数额,分别贷记“财政拨款收入”(“财政补助收入”)、或“零余额财户用款额度”、“或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以及“应缴税费”科目。

同时,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算应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时,借记“经费支出”,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待实际为职工缴纳单位应承担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时,再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财政补助收入”)或“零余额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科目。

2.1.3 准确理解新旧制度,科学把握核算方法

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来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的薪金支出,是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在这种核算方式下,行政事业单位发放职工工资津贴补贴等相关支出时,必须先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对上述支出进行归集,待实际支出发生时,再按照各自资金走向,分别通过“财政拨款收入(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财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应缴税费”等会计科目进行分类核算,这种核算通过先计提再支付的方式来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工资薪金支出,改变了旧会计制度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法,其实质就是一种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模式。

2.2 会计核算实例

[例1]某行政事业单位20××年×月工资薪金发放情况见表1。

(注:下列分录中将各类会计科目并列使用,实际工作中可按单位性质和支付方式进行选择)

第一步:按应付工资总额计发职工薪酬

借:经费支出(事业支出)——工资福利支出——××× 10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津贴补贴) 100 000

第二步:按实发工资总额发放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津贴补贴) 80 500

贷:财政拨款收入(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 80 500

第三步:从应付职工薪酬中代扣各种款项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养老金(个人) 8 000

——职业年金(个人) 4 000

——医疗金(个人) 2 000

——住房公积金(个人) 5 000

——个人所得税 500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金(个人) 8 000

——职业年金(个人) 4 000

——医疗金(个人) 2 000

——住房公积金(个人) 5 000

应缴税费——个人所得税 500

第四步:支付单位代扣各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

借:其他应付款——养老金(个人) 8 000

——职业年金(个人) 4 000

——医疗金(个人) 2 000

——住房公积金(个人) 5 000

应缴税费——个人所得税 500

贷:财政拨款收入(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 19 500

[例2]某行政事业单位20××年×月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情况见表2。

第一步:按照相应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计算出单位应为职工缴交各项费用

借:经费支出(事业支出)——工资福利支出——××× 34 000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12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养老金(单位) 20 000

——职业年金(单位) 8 000

——医疗金(单位) 6 000

——住房公积金(单位) 12 000

第二步:支付单位应缴交各项费用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养老金(单位) 20 000

——职业年金(单位) 8 000

——医疗金(单位) 6 000

——住房公积金(单位) 12 000

贷:财政拨款收入(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 46 000

3 结 语

随着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诸如“应付职工薪酬”的这种核算方式必将成为机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常态,广大财务工作者必须正视这种变化,及时调整原来的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管理模式,确保财务核算工作满足于财政体制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S].2012.

[2]财政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库[2013]218号)[S].2013.

[3]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财库[2006]48号)[S].2006.

[4]财政部.关于印发《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3]2号)[S].2013.

[5]财政部.关于印发《新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的通知(财库[2013]219号)[S].2013.

[6]刘雪芹.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应付职工薪酬”会计财务处理的探讨[J].新疆财会,2015(1).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海南省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问题浅析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设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