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
2017-02-04田志杰
田志杰
[摘 要] 主要针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应对措施,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关键词]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意义;问题;应对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012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3- 0025- 02
1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1.1 有利于企业控制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众所周知,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就是对资金的筹集、投入和营运方面的管理。通过对资金的有效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减少成本支出,从而增加企业利润。对于施工企业成本控制至关重要,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中标价格往往比较低,大部分都是固定造价合同,增加收入较难, 通过成本控制,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有利于提高企业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
1.2 有利于企业规范化管理,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企业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一种控制机制,与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财务管理也不例外。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财务核算遵循会计准则、财经制度、法律法规,有利于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同时,财务管理的过程也是企业内控制度实施的过程,加强财务管理的同时也是贯彻执行内控制度,提高内控水平的过程。
1.3 有利于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包含了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企业经营的好坏能从各项财务管理指标中反映出来。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可以预测企业发展前景;可以根据这些财务数据信息 ,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而修正经营方针、管理策略等,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资料来源,进而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2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行业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微小
建筑施工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竞争十分激烈,施工企业对业主的议价能力较低,导致中标价往往偏低;而施工企业的产品成本中,外购材料比重较大,然而,除大宗钢材、水泥等主材的价格施工企业容易控制外,像砂石料等地材及零星材料,施工企业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薄弱。这些导致施工企业具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产高利低,产值很大但利润几近为零,甚至能出现亏损。
2.2 资金压力大,资产负债率高
施工企业进行施工建设时,工程款收付处于被动,许多业主不及时进行工程进度结算及付款,付款滞后现象普通存在,另外,施工企业往往还被要求支付大额的现金履约保证金或履约保函,加大了施工企业的资金成本,使得企业资金短缺。同时还要满足施工现场需求,支付大额的工程款、材料款、机械费、管理费用等等,这就使企业不得不通过举债来缓解资金短缺的局面,导致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风险高,又加大了融资难度,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3 资金利用效率不高
施工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建筑施工具有施工项目地点分散的特征,而每个施工项目地点都需要资金的使用和支出,这种分散化支出要求施工企业整体上具备良好的资金管理能力,而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能力有限、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很好的运作资金;另一方面建筑施工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资金持续支出的特点,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也加大了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难度,使财务人员很难及时在资金管理上做出有效地处理。而资金运用效率低会加剧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
2.4 财务核算能力需要提升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内,存在会计管理岗位设立不合理,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加大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另外财务核算不全面,施工企业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各个单项工程都存在差异,需要依照每个阶段、每个单项工程的实际发生金额进行分别核算,而现阶段许多企业在核算方面是粗线条的,仅核算整个项目整体的成本,对单项工程核算不够细化,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较多漏洞,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2.5 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工作性质最大特点就是流动性强,工作地点随工程项目变动,工作环境和办公条件较差,客观上对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吸引力较弱,这就给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带来了不利影响,再加上很多施工企业重生产轻管理,更轻财务管理,对财务管理的不够重视也不利于财务人员管理能力的提升。
2.6 财务管理体制落后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比较陈旧老套,不能随着企业发展及时进行改进、完善,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中只扮演了“记账会计”的角色,而在筹资、投资决策和营运资本管理等财务管理方面工作不到位,跟不上企业自身发展及外界市场的需要。财务管理体制的落后不利于企业发展。
3 应对措施
3.1 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要开拓市场抓机遇,科学组织生产,增强盈利能力,加强管控成本,明确管控重点,确保营业成本增长低于营业收入增长,成本费用利润率实现稳中有升。(1)增收措施:a.开拓市场抓机遇,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及市场形势,合理制定市场开发策略,如转型升级、国际化市场战略、多元化战略,抢抓市场机遇。b.加大在建工程、竣工工程结算力度,努力完成全年营业收入总体目标。 c.盘活存量提效能,严格控制,清理两金占用规模,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盘活资产提升资产效能。d.开展新业务,拓展业务范围等实现的增收。 (2)节支措施:a.推进目标成本管理,加强工程生产过程管理,完善财务核算制度,合理降低生产成本。b.严格落实依法招标,规范采购管理,采购成本实现明显下降。 c.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财务费用。 d.严格费用支出预算管理,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成本支出及会议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日常办公费、通信费、车辆费用等一般性费用支出。 e.强化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成本控制,建立目标明确、责任清晰、考核严格、奖惩落实的成本管理制度。
3.2 加强债权清收,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资产负债率
要真正缓解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降低财务风险,企业必须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维护自身利益,降低资产与负债规模。在筹资方面,应遵循“先内后外”的融资方式进行筹资,减少财务费用。此外,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进行股权融资,优化资本结构。
3.3 加强会计核算能力建设
建筑施工企业要规范会计核算流程,要建立科学的会计组织体系,职责分工明确,岗位合理。要提高会计核算的精细化程度,对各单项工程都要进行明细核算,并及时与相关部门协作进行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进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3.4 提升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财务管理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大对财务人员的重视度,要任人唯贤,并提高关键财务管理岗位人员的薪酬,增强吸引力,同时加大对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考核和选拔力度,从整体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另外,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工作,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参加会计职业能力考试,了解最新会计准则和制度,不断学习新知识,从而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3.5 健全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财务管理体制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管理体制,企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进,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行为,让财务管理人员真正发挥其在企业中的作用,企业才能避免在重大决策上出现失误。有了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企业才能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才能有高水平的风险管理,才能促使企业目标的最终实现。
4 结 语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一些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企业自身及经济发展。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不断完善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