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式手枪枪弹舌痕鉴定价值研究
2017-02-03曹钰琳刘敬龙
曹钰琳 刘敬龙
54式手枪枪弹舌痕鉴定价值研究
曹钰琳1刘敬龙2
1.晋江市公安局刑侦大队 2.天津市南港治安分局刑侦支队
对54式手枪发射的射击弹壳上的舌痕进行分枪的细致分析,总结出舌痕的形态种类和鉴定价值。不同的枪支射击弹壳舌痕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特定性,其舌痕的形状、大小、深浅、边沿情况和细节特征各不相同,在弹痕检验中对认定枪弹和枪支具有重要的鉴定价值。
54式手枪 射击弹壳 舌痕 鉴定价值
近年来,国内反恐形势严峻,各地涉枪事件时有发生,54式7.62mm手枪是我国生产和装备量最大的手枪,一些枪支非法流入地方,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利用现场提取回来的射击弹壳侦破持枪犯罪案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比较了不同54式手枪射击弹壳的区别和联系,研究了射击弹壳上的舌痕出现率及其检验价值。本文使用5把54式手枪分别射击10枚手枪弹,提取射击弹壳,观察统计弹壳底部舌痕有无出现及其变形程度,通过比较检验,讨论舌痕的检验鉴定价值。
1 射击弹壳击针头次生痕迹(舌痕)的形成机理
54式手枪为管退式自动手枪,其闭锁机构为枪管摆动式。射击时,枪支自动完成开锁、后座、退壳、复进等动作。在此过程中,枪机开锁前的瞬间,由于击锤紧压枪机后端面,使得击针不能回缩,以至于击针头部仍然位于产生形变后的击针头痕迹中。在枪机开锁瞬间,击针头还未来得及完全离开击针头撞击底火形成的凹陷,位于弹膛中的弹壳随枪管后坐向下摆动,枪机中位置相对固定的击针头部与击针头痕迹边沿产生相对位移,击针头在击针痕迹上方抵压磨擦,形成了条状的擦痕,形似舌尖,故称为舌痕,见图1。在弹壳后退过程中,有时由于击针头和射击弹壳底部作用轻微,在抛壳瞬间,弹壳完全离开击针头,没有与击针头产生摩擦作用,或摩擦作用轻微不明显,而导致不能产生舌痕。
图1 54式手枪射击弹壳的舌痕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器材
54式手枪5支(分别编号1、2、3、4、5),54式7.62mm手枪弹50发。读数显微镜一台,灯源一台,立体显微镜一台;数码照相机一台,记录用表格若干。
2.2实验步骤
2.2.1射击弹壳的提取
实验样本在射击靶场内进行收集,使用5支54式手枪、50发手枪弹,每支手枪射击两次,每次弹夹各装5发子弹,之后将收集射击后的10枚弹壳样本简单处理后,按顺序放入做好记录的盒内保存。这样依次完成五组,采集54式手枪的实验枪弹发射的弹壳。实验结束后,做好枪支的保养维修和入库工作。
2.2.2舌痕痕迹的观测
对已经采集完毕的射击弹壳,按照其所发射的枪支编号各自分成5组,每组10枚弹壳,共50枚弹壳,进行讨论分析。
在立体显微镜下分别对5组弹壳底部的舌痕痕迹的细微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比较,总结出不同枪支痕迹的出现率、细节特征形态和稳定性,结合实验数据对舌痕的形态分类和鉴定价值进行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54式手枪射击弹壳舌痕
收集编号为1的54式手枪射击弹壳10枚,其中出现舌痕的有9枚,出现率为90%。舌痕形态可分为两种,其一是舌痕面积较大,呈对称的半月形,擦划线条多而深,舌痕的滑坡角度在接近最外沿时变大,上方有金属屑堆积,出现率为77.8%(如图2)。另一种舌痕面积较小,呈小高丘形,擦划线条少而浅,部位形成在凹陷部位口沿处,滑坡角度基本不变,除底部外,上方和周围都有微量金属屑堆积,出现率为22.2%(如图3)。
图2 1号手枪射击弹壳舌痕形态1
图3 1号手枪射击弹壳舌痕形态2
共收集编号为2的54式手枪射击弹壳10枚,其中出现舌痕的有10枚,出现率为100%。舌痕形态可分为两种:其一是舌痕面积较大,呈对称的半月形,擦划线条多而深,舌痕的滑坡角度基本一致,上方有金属屑堆积,出现率为50%(如图4)。另一种舌痕面积较小,呈对称的月牙形,擦划线条短而深,部位形成在凹陷部位口沿处,滑坡角度基本不变,除底部外,上方和周围都有微量金属屑堆积,出现率为50%(如图5)。
图4 2号手枪射击弹壳舌痕形态1
图5 2号手枪射击弹壳舌痕形态2
共收集编号为3的54式手枪射击弹壳10枚,其中出现舌痕的有10枚,出现率为100%。舌痕形态只有一种:舌痕面积较大,呈对称的半月形,擦划线条多而深,擦划痕迹起点在凹陷圈中部,舌痕的滑坡角度基本一致,上方有少量金属屑堆积(如图6)。
图6 3号手枪射击弹壳舌痕形态1
共收集编号为4的54式手枪射击弹壳10枚,其中出现舌痕的有10枚,出现率为100%。舌痕形态可分为三种:其一是舌痕面积较大,呈对称的半月形,擦划线条多而深,舌痕的滑坡角度基本不变,上方有金属屑堆积,出现率为30%(如图7)。其二是舌痕面积较小,呈非对称的月牙形,左边弧度大于右边弧度,擦划线条深,部位形成在凹陷部位中部,滑坡角度基本不变,上方有少量金属屑堆积,出现率为50%(如图8)。另一种舌痕面积较小,呈现非对称小高丘形,部位形成于凹陷圈的上部口沿处,除底部外,其他部位都有金属堆积,出现率为20%(如图9)。
图7 4号手枪射击弹壳舌痕形态1
图8 4号手枪射击弹壳舌痕形态2
图9 4号手枪射击弹壳舌痕形态3
共收集编号为5的54式手枪射击弹壳10枚,其中出现舌痕的有10枚,出现率为100%。舌痕形态可分为两种:其一是舌痕面积较大,呈对称性的半月形,擦划线条多而深,舌痕的滑坡角度基本不变,上方金属屑堆积较多,出现率为50%(如图10)。另一种舌痕面积较小,呈非对称的月牙形,左边弧度小于右边弧度,擦划线条短而深,部位形成在凹陷圈中部,滑坡角度基本不变,上方有金属屑堆积,出现率为50%(如图11)。
图10 5号手枪射击弹壳舌痕形态1
图11 5号手枪射击弹壳舌痕形态2
选择1、2、3号枪支射击弹壳产生舌痕痕迹面积较大、痕迹较明显的弹壳各两枚,分为3组,在比对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射击弹壳舌痕的形态和细微特征,发现不同枪支射击产生的弹壳舌痕擦划线条特征无法对接,发现同一枪支射击产生的射击弹壳舌痕擦划线条特征可以完整对接,3组射击弹壳上舌痕完整对接情况见图12。
图12 54式手枪射击弹壳舌痕对接
3.2 分析
通过对5组共50枚弹壳的观察统计得知,54式手枪舌痕位于弹壳底部,出现在12时位,呈现半月形,痕迹比较明显,痕迹较深且面积较大,擦划线条比较明显,出现率约为98%。
从以上射击弹壳的舌痕形态可以看出,舌痕的形成除了受不同枪支新旧、松紧程度变化,击针开裂、脱落或磨损,子弹种类批次、药量、金属成分等不完全一致,发射条件不同,使得同种枪、同一支枪每次射击能否产生舌痕以及所留舌痕的位置、大小、形状等都会发生变化。
4 结论
54式手枪射击弹壳舌痕出现率为98%,舌痕形态基本可分为三种:一是舌痕呈对称的半月形,面积较大,擦划线条多而深,痕迹上方多见金属堆积,出现率为61.2%;二是舌痕呈月牙形,面积稍小,擦划线条短且深,痕迹上有金属堆积,出现率为30.6%,其中对称的占33.3%,不对称的占66.4%;三是舌痕呈小高丘形,擦划线条少而浅,痕起缘较浅,部位形成在凹陷部位口沿处,有微量金属屑堆积,出现率为8.2%,其中对称的占50%,不对称的占50%。
54式手枪射击弹壳中,舌痕痕迹面积较大、痕迹较明显的可用于枪支的同一认定。
[1] 杨军,吕晓森,张彦春.枪弹痕迹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9.
[2] 杨军.警用枪械的性能和使用[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
[3] 高野.对射击弹壳上几种痕迹特征变化的分析[J].辽宁警专学报,2003(6): 36-38.
[4] 陈建华,李德仲.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枪弹痕迹检验[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