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小说中的茶文化美学分析
——以《镜花缘》为例

2017-02-03刘春萌

福建茶叶 2017年6期
关键词:镜花缘茶馆饮茶

刘春萌,范 静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邢台 054000)

明清小说中的茶文化美学分析
——以《镜花缘》为例

刘春萌,范 静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邢台 054000)

茶在明清小说中出现频率之高,所占篇幅之大,足见茶文化与小说密切的关系,茶文化丰富了明清小说的题材,相反,小说为传播明清特色的茶文化提供最佳的载体。因此,本文以《镜花缘》为个案分析,重点探讨茶文化在明清小说的美学内涵,旨在为研究茶文化的学者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明清小说;《镜花缘》;茶文化;美学分析

明清是我国小说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的小说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题材都最大限度地表达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世俗化的发展小说将传统文化融入了寻常百姓生活之中,促进小说文体的普及。明清时期也是我国茶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茶文化精神内涵也逐步普及化、世俗化,这一时期的茶文化在明清小说中被广泛运用,施耐庵在《水浒传》有关茶文化描写占其整体篇幅的6.59%。《金瓶梅》有629多处描写了茶相关的内容。吴敬梓《儒林外史》共56回,其中有45回描写了茶事,尤其是对饮茶礼仪、茶具、卖茶场所有较多的描述。《红楼梦》有近300处描写饮茶,茶出现率占全文的17.82%。[1]茶在明清小说中出现频率如此之高,成为研究明清时期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前学者对上述小说中茶文化的研究不少,而对于清中叶的长篇小说《镜花缘》中的茶文化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镜花缘》为个案分析、探讨茶文化在明清小说中美学价值,希望借此来拓宽茶文化的研究视角。

1 《镜花缘》小说简介

李汝珍学问渊博,精通占卜、书法、棋艺等各种技艺,其在晚年时期创作《镜花缘》。该书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科举落榜后游历海外遇到的逸闻趣事、风土人情。故事后半以武则天科举选才女为主要内容,以唐小生为主角的各花仙子来到凡间被选中才女参与朝政的故事。全书有一百回,其中有三十一回描写了茶有关的内容,不但描述平民百姓、文人雅士的品茗活动,多处出现了“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以茶为聘”茶风俗,而且也反映饮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如出现了庵堂茶、寺庙茶等佛教活动。因此,有学者精辟地总结道:“如果说《金瓶梅》是重在表现市井阶层世俗的茶文化,《红楼梦》强调刻画贵族阶层精致的茶文化,《镜花缘》则将世俗与风雅的两种茶文化集于一身,其也就成为了研究明清小说茶文化审美价值最全面的一本书。[2]

2 《镜花缘》中茶文化的美学分析

2.1 文人与茶

《镜花缘》中描写文人与茶的笔墨虽不多,但语义直白简练,清楚明了地道出明清文人与茶的浓浓之情,古有“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如第十一回中,吴之和邀请唐敖等人到府中喝茶聊天,其原文曰:“……意欲略展杯茗之敬,少叙片。”[3]唐敖便跟随主人来到府中,府中环境十分清静雅致,两扇柴扉,周围篱墙盘着青藤薜荔、门前池塘、塘内菱莲、翠竹环绕敞厅……,李汝珍虽然不似《红楼梦》详细描述了茶道细节而衬托出高雅的茶事活动,但其通过客人的观察表现了明清贵族士大夫对饮茶环境的营造,衬托了该阶层崇尚高雅的茶文化。我们知道明代文人非常重视饮茶环境意境美与人文美,在喝茶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第四回中,吕氏对唐敖说:“你们读书人,茶水是不离的。”[4]直白的言语表明文人士大夫与茶执着与热爱,茶生于山间田野,凝天地之精华,承甘霞之芳泽,成于杯盏之中,与文人内心崇尚超然物外情趣相契合,与追求淡泊名利、洒脱豁达、自由自在的心态相吻合。因此,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心仪于茶,钟情于茶,尤其是当他们遭受困难与挫折时,茶便是他们获得精神解脱的好伴侣,固有吕氏之说。

2.2 以茶待客、会友

文人相聚、客人拜访,饮茶畅谈乃是最平常之事。唐代茶是高雅待客、敬客之物,唐代不少诗人用柔美细腻的诗句表达以茶会友真情实意。如韦应物的“茶果邀真侣,觞酌洽同心”表现与友人品茗畅谈的欢快场面,反映了茶会的盛行,以茶交友已成为文人之间的日常事。到了明清时期,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从文人雅士、贵族士大夫阶层推广到市井百姓生活中,少了些许文人之气,多了几分生活气息。《镜花缘》中不少细节展现了明清时期茶待客、会友、以茶相赠的礼仪与风俗习惯,“八方来客,一壶茶笑谈天下事,”[5]已是中国数千年的传统美德,无论是达官显贵之府还是普通百姓之家,茶都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镜花缘》第十六回中,唐敖到前盘古存案处,官吏“当即请进献茶”;其在黑齿国“女学塾”前,老者邀曰唐敖等人:“若不嫌草野,何不请进献茶?”[6]等等这些描写都表现出当时人们以茶待客、客来敬茶风俗的普及,越发深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虽然不及文人士大夫追求饮茶意境之美,但无不真真实实地反映出茶成为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一部分。

2.3 茶与佛教

该书中对茶事活动的描述还不仅局限于日常饮茶待客之道,还通过佛教中茶事活动,如“庵堂茶”、“寺庙茶”,第十四回中,唐敖路过茅庵,僧人邀请其喝茶;第五十五回中,唐闺臣等人到尼庵至禅,“一齐归坐,道婆献茶”等等,这些描述都说明明清时期茶文化与佛教文化密切关系,茶文化中包含着人们热爱人生与追求清雅高洁的精神意境,佛教文化指向苦寂,茶可以为僧人们带来清静,营造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意境。唐朝时就形成了“禅茶一味”,将佛经讲解、饮茶、吟诗诵词结合在一起,在饮茶中体味人生百味,领悟禅的意义,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佛教最早提出了茶道之说。佛教茶道之说将日常生活饮茶习惯与方式上升到精神层面,特别是宋代佛寺茶宴,在喝茶讲经中感悟人生哲理、佛教清规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与审美价值。[7]明清时期虽然佛教已不及唐宋兴盛,但茶道自成体系在贵族及百姓间流传开来,民间佛教大多以茶为媒介展开佛事活动。

2.4 明清茶馆文化的兴盛

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带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喝茶场所从最初的茶坊、茶肆演变成当今的茶馆,茶馆这一称呼也是在明末清初时才正式出现的,称呼的出现直接说明了茶馆业在当时的兴盛。《镜花缘》第二十四回,在淑士国,唐敖与徐承志在茶肆叙旧,茶博士端上茶;第三十四回,在女儿国唐敖一行人在路边茶坊喝茶休息,这些描写反映出清代饮茶风气已经普及,茶坊、茶肆、茶馆遍布城乡。第九十八回中有写道:“路旁有许多店面,进前看时,那卖饮撰的只得酒肆茶坊、蒸饼馒头之类。”从这些描写来看,明清时期的茶馆业十分发到,茶馆种类繁多,有供赶路人歇脚解渴的路边茶摊,有供文人雅士品茗吟诵的茶馆,有供市民百姓喝茶聊天的休闲场所,特别是将饮食、喝茶、看戏等融于一体的经营方式,既可以满足客人们充饥的需求,又可以满足客人喝茶的雅兴,在当时非常受大众的欢迎,也呈现出当代茶馆的雏形,[8]形成以茶文化为依托的茶馆文化,不仅自成体系,而且体现了明清的茶文化特色。

明清时期也是小说开发期,如《金瓶梅》中虽也有茶馆的描述但作者将其视为色欲场所,《红楼梦》关于士大夫阶层饮茶描述较多,但并未涉及市井茶馆的内容,在当时也只有《镜花缘》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关于茶馆发展、茶馆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了茶文化的审美文化。

2.5 茶养生之道

《镜花缘》对茶文化的描述不仅在于为主题思想、人物性格服务,更重要在于宣传这一时期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作者浓墨重彩地用整回篇幅描写才女们在绿香园(也叫绿香亭)饮茶、论茶的场景,作者用聊天的方式全面而详尽地道出茶的知识,折射出作者对茶的热爱,对茶文化的了解。第六十一回中,在才女们闲谈“绿香”二字时,作者特意写了丫鬟们在一旁烹茶忙碌着,汲水、采茶、洗杯、烹茶……,而后围绕茶香、茶味展开谈论。紫琼娓娓道来,从茶字的起源、出处、考证、转化、饮茶好处与坏处、假茶制作方式以及对身体的害处,婚礼茶俗缘由等等,其曾说自己:“妹子平素从不吃茶……”,[9]到为大家讲有关茶文化的问题,这一切归因于其父亲对茶的喜爱。紫琼在家中花园种植了很多种上好的茶树,并为饮茶专门搭建了绿香园,故而深深地影响了原本不爱饮茶的紫琼也变成了茶学问家,故后人将该小说称之为一部简单的“茶经”文献。[10]

该小说介绍从茶之特性,曰:“若以其性而论,除明目止谒之外,一无好处。《本草》言:常食去人脂,令人瘦。倘嗜茶太过,莫不百病丛生。”这里点出茶养生之道,古人已发现常饮茶有利于明目、消脂的作用,当时的人可能认为消脂不利于人的健康,因而紫琼父亲著《茶诫》一书,劝人少饮用茶叶,并写出了饮茶养生的方法。此外,才女们的聊天谈及假茶制作方式以及危害,若“人常饮之,阴受其毒,为患不浅,”紫琼道:“世人只知菊花、桑叶之类可以当茶,那知柏时、槐角之妙。”[11]既有明目益气、补脑延年、黑发等功效,又可以浸酒辟邪。作者围绕饮茶而展开六十一回的内容,介绍丰富多彩的茶知识,宣传茶文化的内涵,又像一篇“中国茶与茶疗”的小杂文,引导喝茶之人应该怎样饮用才健康,抑或像是一位中医开出饮茶药房,茶叶可以治疗哪些疾病痛楚,或是养生专家教授别人如何饮茶养生。

3 结语

将茶融入小说中展现茶文化美学内涵,或是将茶作为刻画人物等的写法有很多,但纯粹而全面地描写茶文化,李汝珍是第一个,他用直接明晰的言语自然而详尽地描述明清茶文化丰富的、具有特色的内涵,也展现了这一时期茶文化的审美价值。

[1]贾晓雅.《红楼梦》中的茶文化探究[J].福建茶叶,2015(6):226-228.

[2]周春兰.茶文化在明清小说中的审美价值——以《红楼梦》为个案[D].南昌大学,2008.

[3][4][5][6][9][10][11]清.李汝珍.镜花缘[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 2013.

[8]王鸿泰.从消费的空间到空间的消费——明清城市中的茶馆[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3):49-57.

[7]杨君.佛教与中国茶文化 [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 19-21.

[9]胡长春.《镜花缘》里的茶文化[J].农业考古,2001(2):23.

刘春萌(1985-),男,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高职教育。

范 静(1979-),女,河北威县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镜花缘茶馆饮茶
《茶馆》
《镜花缘》,果真一番镜花水月?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镜花缘(2)
四季饮茶与健康
镜花缘
镜花缘一唐敖出海
清雅茶馆
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