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茶文化道缘探讨

2017-06-19蔡清毅

福建茶叶 2017年6期
关键词:武夷山道教茶文化

蔡清毅

(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文化产业中心,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厦门 361004)

闽茶文化道缘探讨

蔡清毅

(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文化产业中心,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厦门 361004)

道教与茶文化的渊源关系最为久远而深刻。唐宋时代,道教在闽地盛行,著名道士常相往来于闽。道家把茶奉为仙饮,这对闽台的饮茶、祭祀等各项风俗影响巨大。本文以文献研究和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式,对福建茶文化、茶种资源、历史遗产、习俗、祭祀等与道教的关系进行梳理,以期更深刻地理解福建茶文化的宗教基础。

福建茶叶;道教;渊源;茶文化

有人说:和尚吃茶是一种禅,道士吃茶是一种道,知识分子吃茶是一种文化。当强调饮茶的哲学化时,就为茶道。饮茶悟道,饮茶论道,饮茶得道,也就成为禅家、道家、儒家的家常品饮事。因此,“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基础。可以说,没有这一基础,茶无以形成文化。”[1]

福建茶文化历史悠远、底蕴厚重,它的发展与中国传统儒释道三教文化有着不解的生命情缘。三教共赞建茶,感悟人生,饮茶论道,把各自的教派宗旨融进茶道精神,为福建茶文化的发展注入一泓生命的清泉,也打开了一扇精神世界的窗口。不过,受“茶禅一味”及日本茶道的影响,在一般人的意象和有关道学的研究中往往忽略了道教的影响,关于茶与道教的关系研究除却山田庆儿、关剑平、傅铁虹、曾巩等就屈指可数。

其实,茶与道教的关系历来相当密切。道教与茶文化的渊源关系最为久远而深刻,最早将茶引入宗教的也是道教。道教继承了前代的神仙思想和为神仙思想服务的服食习俗。自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道教定型化之后,道教一方面通过服食而为饮茶习俗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中药炮制学为制茶提供了技术支持。[2]由于茶能“轻身延年”,茶便成了想得道成仙的道家修炼的重要辅助手段,将茶视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从技术到意识形态,从科学合理性到宗教神秘性等方面,道教为饮茶习俗提供形成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原普及施加了最主要的动力。

据志书载,福建省道教流传历史悠久,远在秦汉便已有方士求仙药事。唐宋时代,道教在闽地已盛行,著名道士常相往来于闽。[3]道家把茶奉为仙饮,这对福建的饮茶、祭祀、敬神等各项风俗及茶文化的形成影响巨大。

1 道教形成以前,福建茶的“神话仙踪”

1.1 福建茶叶结缘神仙、祭祀

传说夏商周三代重臣彭祖有一儿子[4],自号武夷君,不愿为秦始皇渡仙入道,避秦害遁隐南蛮,栖止武夷山。中国在道教未形成以前人们的普遍信仰中宇宙已存在一个神鬼世界。秦时,祀武夷君以乾鱼,祭物中已有祭祀的茶,这是福建最早以茶作为敬神之用。

相传汉初(前53年),甘露祖师吴理真云游至建安带去七株茶苗,手植于蒙山上清峰。据《名山志》记载了孙惭《智矩寺留题》(古碑记)云:“倚栏眺茶圃,昔有汉道人,分来建溪芽;寸寸培新土,至今满蒙顶,品倍毛家谱1”。汉时建茶经过道人传播至道教圣地,成为唐代至今的名茶2。

1.2 福建茶以“治病神药”存在

中国茶以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茶的传说为开端。神农氏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从狩猎生活向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过渡的时期,即上古之时。

无独有偶,在尧帝之时甚至更早的时间,福建茶区流传多个茶的神话故事:在全省范围内流传关于太姥娘娘3的传说,在太姥山手植“绿雪芽”为百姓治病;政和县流传银针姑娘斩黑龙夺取茶树治恶疾的传说;武夷山则传有夏商周之时彭祖之子遁隐武夷,种植茶树,采制仙药,济世救民,归化之时,设茶宴于幔亭宴,羽化归仙。可见,茶最初为药,并非是一般饮品,就没有后来的品茗的审美价值。

2 仙人住洞天,洞天有仙草

道家的自然观,一直是中国人精神生活及观念的源头。鲁迅就说“中国根底全在道教道家”。[5]早在老庄的自然观指引下,创造了众多仙境,册封了众多的人间仙境仙山。除此之外,福建众多“仙山”成为道人羽士的“茶洞”。其中最著名的有:

2.1 汉武封禅有武夷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道教与武夷茶有着割舍不断的生命情缘。

武夷山与道教结缘可追溯到汉武帝封禅武夷君这一历史时期,《武夷真君仙茶道秘笈》云:“伟哉宗师(指武夷君),其君大法,实出乃家。走避秦政,其先两湖。止于建南,其境仙遐。养气延年,其功在茶。啜饮枕浴,其理太和。石泉瀹茗,其力除魔。修仙炼丹,其门最夸…”[4]昔时有武夷君、皇太姥及十三真人在幔亭设茶宴,告别乡人的故事。此为武夷和幔亭来源。唐末,武夷山作为道教的“第十六真升元化洞天”,载入道藏。南唐元宗修道“会仙观”。999年,北宋真宗改“会仙观”为“冲佑观”,遣使节来武夷山。武夷道教发展到最高峰,并成为全真道南宗的源头。从秦汉至明清,武夷山至今留有古宫观遗址60多处,蔚为壮观。

一时间,道教名流云集武夷山,吕洞宾、知微子、王王文卿、张三丰等。道人羽士在此品茶论道,深刻影响到后期至此的文人骚客,“建溪有灵芽,能蜕诗人骨”[5],黄庭坚如此感慨。苏东坡居士也说:“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去”。不过,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白玉蟾。他在武夷止止庵修行多年,是道教南宗五祖之一,把对茶的理解和感悟,融会贯通地嫁接到道教的教义中去,形成了自己独具的生命悟性。如他在《水调歌头·咏茶》[6]写道: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后半阙写其品饮茶的心灵感悟,把茶高远的意象推向一个极致,跟道教推崇的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的精神意境完全融合,给人以鲜活而淡定的意念。

相对于武夷山天心寺发源的“佛茶”——大红袍,白鸡冠是武夷山的“道茶”。白鸡冠原产于止止庵道观白蛇洞,相传是白玉蟾发现并培育的。白鸡冠主要作为该庵道士静坐修道的辅助调气养生茶饮,真味得经由沸腾来启动,用文火煮是启动的原点。它遵从道家“红泥小火炉”的煮茶方式,激发白鸡冠的行气解表功效、启动其真韵;静下心来,从道家的“气感”及“无为”中去品茶,方能体会到白鸡冠作为“道茶”的无味之味,亦是极致之大味。

2.2 未登霍童空寻仙

宁德蕉城的霍童、支提、天山一带,历史以来就是洞天福地。霍童山原名霍山,因西周时霍桐真人到此修炼,故名。在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国》、张君房《云笈七鉴》均把霍童山列为道教三十六洞天的第一洞天。747年,唐明皇敕封为霍童洞天,雷雨三十六小洞天之首。据史料记载,茅盈、左慈、葛洪、陶弘景等20多名道学名家均到此修炼过。[7]而在这一带,均发现野生茶树的天然分布,人们还因循古制,称之为“苦荼”。是不是这里野生茶成林,引道人僧侣流连忘返,不得而知。但这一带自古好茶不断,唐出蜡面,明至芽茶,清时支提茶享誉海外,三都澳开埠后,天山茶声名鹊起。

2.3 闽海蓬莱第一山

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称。这里除了九日山的“石亭绿”闻名遐迩,这里出产的清源茶(宋树)同样闻名遐迩,为乌龙茶上品。有史书记载:明末时,清源茶与武夷茶等齐名,为当时福建省可与全国名茶争衡角胜者。至今清源洞前保存完好的明代《纪德碑》,记录了当时“山户种茶”及官府保护清源茶之史实。

2.4 琅环福地洞宫山

洞宫山位于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据道教经典所载,乃道教第27福地,号“无为神化洞天”。根据《浑兴经》所说,彭祖后代魏虞二真人在此修炼飞升,故又被道家称之为琅环福地。政和历史上因茶得名,宋元之时就是建安北苑茶的主产地之一,白茶备受推崇。明末清初,政和工夫崛起,这里的茉莉花茶同样香飘世界。而洞宫山大面积种植小茶,被称为“高山云雾”。

另据《后汉书·徐登传》载:泉州道士徐登,精医善巫,贵尚清俭。曾以茶济世,据传曾在莲花山摩崖石刻“莲花荼襟”,提出保护这一片的茶园[8]。吴晋时,道士介琰曾住建安方山(今闽候县境),从白羊公杜泌学“玄一无为”之道,遗种“方山露芽”。

图1 清源山老君像

图2 政和洞宫山

3 茶道自有“仙风道骨”

道家以“清心寡欲为修道之本,以为一念无生即自由,心头无物即仙佛”为修身宗旨,推崇的是天人合一、羽化成仙的生命理念。茶所蕴含和营造的恬淡静美的高远意境,正好吻合了道教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静美的思想意念,那“心静则神安,神安则百病不生”的修道意念,正是从品饮茶的意境中派生而出的。“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9]唐代诗僧皎然一语道破“玄机”。

唐宋以降,福建茶叶异军突起,成为天下之至爱,尤其两宋期间,建茶可谓独步天下。时人感慨,“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10]是时,建州北苑茗战被公认为中国茶文化形成的重要标志。而茶文化的精髓在于茶道。自称“教主道君皇帝”的宋徽宗赵佶,在位时不理朝政,却醉心于艺文,精于茶道。在《大观茶论》中,宋徽宗第一个提炼了同时也是他在《大观茶论》中提出,饮茶要讲究“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而“香、甘、重、滑,为茶之全”,特别强调品茶人的意境与心态。他认为饮茶的精神功能在于“祛襟涤滞,致清导和”,“中澹间洁,韵高致静”。“清、和、谵、精”的四谛,为茶道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正是以北苑龙凤和壑源团茶为代表的闽茶成就大观皇帝世界茶道的开山鼻祖。

4 道茶“羽化”闽地习俗

中国茶道所以没有像日本茶道那样精神宗教化、礼仪复杂化、饮用贵族化,而是自然化、简约化、平民化,这是因为深受道教的影响。在闽台乌龙茶区广泛分布的工夫茶艺,就是最大的例证。

自道教定型化之后,在名山胜境宫观林立,几乎都栽种茶树,宫观道士流行以茶待客,以茶作为祈祷、祭献、斋戒,以及“驱鬼捉妖”的祭品。道教在“打醮”、即祭祀时祈祷作法等场合的献茶也成为“做道场”的程式之一。受其影响,闽台民众“无茶不在丧”的观念根深蒂固,以“三茶六酒”(三杯茶六杯酒)和“清茶四果”作为丧葬、筑坟、建房、造灶等奠基品,丧葬则奉行“三献茶礼”。畲族人中的“讲茶”“龙枝”“七宝祭奠”等习俗,显然深受道教影响。

同时,茶对人体的功能也在道教门徒的宣扬下被人重视。道教对茶的传播起了一定的作用。清代之后,福建道观从事茶叶贸易和国际流通,促进茶的流通。

5 闽人祭祀有茶神

茶源于药,最早用茶的人往往被尊为茶神。中国茶人普祭拜神农氏,但各地也有不同,如湖北尊陆羽,云南勐海一带祭诸葛亮。福建茶乡“重茶如神”,且在不同区域创造了不同的茶神,成为福建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11]

5.1 凤山茶神张三公

在南平建瓯,有一位被民间奉为神明,并立庙祭拜、朝廷累加追封、当地官民共尊的茶神,就是凤山茶祖、北苑龙焙创始人张廷晖。

张廷晖是唐末五代时期原闽国建安县吉苑里的茶焙地主。张廷晖在蒸青碎末向研膏茶演变发展及茶园管理、茶树栽培方面做出了毕生的努力。五代十国龙启元年(933年)张廷晖将自己在凤凰山及其周围方圆三十里茶园悉数献给闽王,受封“阁门使”主持四方朝见礼仪,旋即凤凰山被辟为闽国御茶园,自有了御茶园的献立及其以后的繁衍,中国茶业发展便走向了新的高峰。张廷晖造茶有术,当年便造出腊面茶“耐重儿”,以后又出了“京铤”,名震江南,深得茶工茶农的赞赏。太平兴国末年张廷晖病逝,御苑漕官为彰扬张廷晖的历史功绩,奏请朝廷在凤凰山翼地建立“张阁门使庙”。之后宋高宗赵构皇帝亲赐额“恭利祠”,封张廷晖为“美应侯”累加“效灵润物广佑侯”,进封“济世公”。在中国茶史上唯张廷晖作为一个普通茶人受到皇帝和朝廷的赐封殊荣。

凤山茶庙原来叫恭利祠、张閤门使庙,老百姓又叫张三公庙、凤翼庙或茶神庙。每年农历8月初八,茶农茶工都到此祭祀其诞辰,热闹非凡。

图3 凤山茶神张三公

图4 武夷山祭祀茶神活动(武夷山农业局提供)

图5 郭崇业版画《银针仙子》(政和茶叶总站提供)

5.2 武夷杨太伯公

武夷山有首民谣这样唱道:“杨太公,李太婆,一个坐软篓,一个托秤砣。”这杨太伯公就是武夷山茶神。据说,杨太伯公是唐代人,他是第一个入武夷开山种茶的拓荒先祖。杨太伯生前勤于种茶,善于制茶,且与乡人和睦相处,为人热忱,也因此武夷山的先人热衷于称呼其为“太伯”,以表敬意,久而久之,也就称其为杨太伯。杨太伯客死于武夷山,并赠以“公”字以表尊重。其妻李氏,乡人呼其李大婆,享号“李太夫人”。武夷山种茶之人不仅一日一柱香一盏灯的祭拜杨太伯公,采茶时节的“开山”、“做墟”、“下山”,不但要点香烧烛,而且茶工们改善生活的“佳肴”必先舀上一份,请他先用。

5.3 政和银针姑娘

白毫银针是白茶的一种,是政和享誉国际的名茶。创制者银针姑娘是政和人的茶神,政和县流传着她的传说:

远古时期,政和曾发生旱灾,整年滴雨未下,瘟疫四起,死者无数。村中老人说,在东方云遮雾挡的洞宫山上有一口神井,井旁长着一棵神树,神树的汁液不但能治百病,且能滋生源泉,润泽生灵。于是,青年们便出发去寻找神树来拯救黎民百姓。铁山一户人家有兄妹三人,大哥志刚,二哥志诚,三妹志玉。志刚、志诚和青年们相继踏上寻找神树的路,却再没有回来。最后,志玉也勇敢地出发了。她得到白发银须的老人的指点,用弓箭射杀了黑龙,用井水浇灌神树,神树顿时开花结籽,又用神树的汁救活村民。神树便是茶树,聪明的志玉将茶芽晾干制成整齐、好看的针形。这些“针”满披白毫,茶香清逸,人们称它“白毫银针”。为感念志玉救命之恩,大家称她为“银针姑娘”,并立一尊塑像作为纪念。

这则山乡茶神传说,包含了茶的起源,是那里人们生活的支柱和精神的寄托。

5.4 福鼎太姥娘娘

太姥娘娘,为福建最早的女神4。在福鼎太姥山间流传这样的传说:尧帝时,有一老母在太姥山居住,种蓝为业,乐善好施,手植“绿雪芽”茶治愈许多患麻疹的病童。人们感念其恩德,称其为太姥娘娘,奉为神明,春秋二祭。说明在上古母系氏族时代闽东先民已能利用茶叶去毒治病,也表明闽东是茶的古产地。

走进山奇石幻的太姥山,山间有一“鸿雪洞”,传说就是太姥娘娘当时居住之处。洞顶有一株“绿雪芽”古茶树,高近二丈,枝干虬曲盘横,顶部绿翠如雪,叶子如旗,芽尖似针。传说此树即为太姥娘娘手植之“绿雪芽”繁衍,其旁有一碑记:“绿雪芽,仙茶也,相传太姥娘娘手植,为福鼎大白茶始祖”。

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载:“太姥山古有绿雪芽,今呼白毫,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产者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销国外,价同金土孚。”[12]至今,福鼎大白茶仍然品质上乘,享誉海内外,是全国绿茶茶树鉴定的对照品种,号称“中华一号”品种。

图6 太姥娘塔

注释:

1.毛家谱指毛文锡《茶谱》

2.有学者认为,道人是指修道人,是僧侣之称,故蒙顶山的茶应该是佛道中人带去的。王晶苏在《中华茶道》一书中,认为是甘露寺的普惠禅师手植。不管怎样,有文字记载茶与宗教的结缘,最早均为福建茶叶。

3.太姥娘娘的足迹还遍布古越诸多地方,漳州、金门、浦城、政和、缙云、新昌、仙居等地还有以太姥(太武、大姥、天姥等类似名称)命名的山。

4.关于“太姥娘娘”的传说,民间口口相传有好几个版本:一说是尧帝奉母泛舟海上,突遇风雾,迷失方向,待日出雾散之时,忽见东海之滨出现一座仙山——太姥山,遂移舟靠岸,徒步上山游览,而帝母却留恋此山风景,乐不思归,从此便栖居半云洞中,闭关修持;另一说是尧帝登山时,见一老妇酷似其母,便封她为太母,遂改母为姥,俗称太姥娘娘;还有一种传说,老妇原为山下才堡村的畲女,因避战乱,上山垦荒植蓝,得道成仙;我国东南沿海(主要是福建省及其毗邻地区),有不少以“太姥”为名的山。除了福鼎的太姥山,还有浦城太姥山、政和太姥山、漳浦太武山,金门有座北太武山,浙江的缙云县、新昌县、仙居县也都有太姥(或天姥)山。其作为茶神的传说,更说明了福建种茶史的久远。

[1]赖功欧.茶哲睿智: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8):P1.

[2]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136.

[3]张继禹.福建道教见闻[J].中国道教,1989(3):6-7.

[4]茅山无妙子,潘燕九.武夷真君仙茶道秘笈[J].农业考古,1998(4):199.

[5]鲁迅.致许寿裳[M].鲁迅全集,卷8:P285.

[6]董天工.武夷山志·文化篇·艺文章[M].方志出版社,2007版.

[7]蔡清毅.闽台传统茶生产习俗与茶文化遗产资源调查[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5 p208.

[8]巩志.道教与武夷茶文化[J].福建茶叶,2002(2).

[9]皎然饮茶歌送郑容[M].全唐诗,卷821:9262-9263.

[10]周绛.《茶苑总录》.见南宋郑樵《通志》艺文略食货类.

[11]蔡清毅.闽台传统茶生产习俗与茶文化遗产资源调查[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5 p208.

[12][清]周亮工.闽小记.[M]转引自陆延灿.续茶经.万卷出版公司,2008:P299.

厦门社科院重点课题“闽台物质生产习俗历史文化资源调查”( [2011]46号)阶段性成果;福建省社会科学重点基地课题“福建省海丝文化旅游战略建构研究”、“福建省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2014JDZ039)阶段性成果。

蔡清毅(1976-),福建省云霄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会展旅游、品牌管理。

猜你喜欢

武夷山道教茶文化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西夏道教补议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中国园林中道教文化的应用与影响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