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相和,击节讴歌
——采茶歌乐的互文式唱和性研究
2017-02-03符玲
符玲
(铜仁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同声相和,击节讴歌
——采茶歌乐的互文式唱和性研究
符玲
(铜仁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本文首先就采茶歌乐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对采茶歌乐中歌词的特点及互文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接着在此基础上对采茶歌乐的互文式演唱方式进行了阐释,希望能够对该领域有所启示。
采茶歌乐;互文性;演唱方式;歌词
“互文”是我国古诗文中的惯用修辞手法之一。通常而言,前后两句话描述不同的内容,但事实上二者相互呼应,相互补充,这便是所谓的互文。互文的使用让文义变得更加完整。当然,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学者Julia Kristeva也提出了互文性的观点,互文性理论的提出引起了中西方学者的广泛探讨和研究。在她看来,文本之间存在着关联,任何文本都在其他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吸收和转换,这个过程正是文本之间的互动过程,因而也被称为“互文”。该理论起初主要应用于文本解读领域,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互文性理论也成为阐释学的重要理论,并被应用到文化领域。音乐属于文化的一部分,音乐中的歌词文本和音符曲调都能够以文字或符号的形式呈现出来,因而也能够被人们所解读。采茶歌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伴随着采茶这项农事活动而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采茶歌乐也逐渐被大众所淡忘。为了更好地传承和推广采茶歌乐这种传统艺术,我们有必要对其特点和内涵进行研究,从互文性理论入手对采茶歌乐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对其产生更为系统、深刻的认识。
1 采茶歌乐的形成与发展
采茶歌乐是颇具地域特色的一种茶文化音乐形式,同时其也属于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采茶歌乐的确切形成时间已不可考,一些现代考古学家和历史研究者认为采茶歌乐的形成与人们辛勤劳作的态度、南方地区的地域音乐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采茶音乐是茶农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音乐范式,其具有生动活泼和节奏感强的特点,可以给听众带来愉悦的听觉感受。随着研究的深入,历史学家看到了采茶歌乐与我国传统山歌之间的微妙关系。明朝时期,南方地区的客家人在劳作过程中喜欢用山歌的形式纾解疲劳,后来茶农也在采茶时吟唱茶歌,并将劳作热情融入到歌曲中,这便是采茶歌乐的雏形。起初,采茶歌主要采用单人演唱的形式,演唱方式较为自由;后来,采茶歌也被茶农所熟知,演唱形式也逐渐朝着多元化演变,出现了二人对唱、多人演唱等形式,演唱风格则变得更加规范化、艺术化;再后来,采茶歌从深山茶园飘进千家万户,采茶歌不再局限于茶事活动,采茶歌的演唱方式也变得更加系统化,采茶歌乐成为地域性的音乐艺术。采茶歌主要发源于南方产茶区,比如湖北、湖南、福建、广东等。由于地域上的差异性,采茶歌乐也出现了多个变体,比如为人熟知的赣南采茶戏就属于我国采茶歌的范畴。采茶歌乐是我国茶文化与音乐文化的结合,从中可以窥见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脉络,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地域音乐的艺术魅力。
2 采茶歌乐中歌词的特点及互文性分析
2.1 歌词的基本特点
不同时期的采茶歌乐歌词有着不同的特点,歌词形式主要从最开始的绝句式歌词演变为通俗化歌词,这事实上是长期发展的结果,从中也可以看出采茶歌的发展脉络。对国内采茶歌的歌词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采茶歌乐的歌词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三点。其一,歌词具有抒情意味。采茶歌的歌词通常是茶农的内心感受,他们借助生动活泼的歌词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辛勤劳作的热情。比如周大风创作的《采茶舞曲》中就有这样的表述:“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其中“喜洋洋”和“心花放”都是直白的抒情词汇。其二,歌词具有生活化韵味。采茶是茶农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采茶歌歌词早就成了他们生活的直接反映。比如,“多快好省来采茶啊,青青新茶送城乡呀”、“两个茶篓两膀挂,两手采茶要分家”(《采茶舞曲》)中的“采茶”、“城乡”、“茶篓”等词汇无不是最简单的生活词汇,是他们生活最真实的写照。其三,采茶歌乐是一种地域性的音乐,因而其歌词也受到地方方言的影响。比如,歌舞大师雷光所写的“天顶哪哩落雨仔呀弹呀雷啰公伊呀”就是典型方言类歌词。同样地,“腊月(那个)采茶(嘛)下大凌”(《十二月采茶歌》)在演唱过程中也穿插着当地方言。
2.2 歌词的互文性
互文在我国古代诗歌中较为常见。互文的句子和词语事实上存在相互补充说明的作用。根据形式的差异,互文又可以分为单句互文、对句互文、隔句互文和排句互文四种形式。从互文性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了解采茶歌乐歌词的内在特点。比如,“跨过十里坳,飞越百丈崖”(《山里山外》)这句歌词就采用了互文的手法,其中“跨过”和“飞越”是对彼此的补充说明,二者可以合并为“跨越”,因而整句歌词可以解释成“跨越十里坳和百丈崖”。再比如,“姐姐呀,你采茶好比凤点头;妹妹呀,你摘青好比鱼跃网”(《采茶舞曲》)中的“姐姐”和“妹妹”互文,“采茶”和“摘青”互文,前后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向听众呈现了乡间采茶妇女采茶时的辛勤劳作景象。同样地,“百花开放好春光,采茶姑娘满山岗”也属于互文,其中“百花”和“姑娘”相对应,“好春光”和“满山岗”同时可以修饰“百花”和“姑娘”。正是互文的使用,使得采茶歌乐的歌词变得更加巧妙、优雅。这种形式的补充说明将前后的词汇视作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从而使词义变得更为完整。
3 采茶歌乐的互文式演唱方式分析
采茶歌在南方产茶区较为盛行,采茶歌的演唱方式从起初的单人演唱、男女对唱逐渐演变为一唱众和的形式。同时,采茶歌乐从最开始的无伴奏演唱发展成“以竹击节”的形式,这在“十二月采茶歌”中不难发现。因而,我们可以将采茶歌乐的演唱特点归结为“同声相和,击节讴歌”。
3.1 同声相和
所谓“同声相和”主要表示采茶歌表演中的和声表现手法和一唱众和的表现形式。首先,就和声表现来讲,采茶歌乐表演者通常倾向于采用二声部唱腔,这种唱腔可以尽可能地保留声音的质感和韵味。当然,在采茶歌乐的变奏出现时,演唱者会分别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区分:通过纯四度表达歌曲内涵,通过前后半部分分开处理来表达曲调的美。其次,“一唱众和”可以从字面进行理解,即:一人主唱,其他人负责和声。这种演唱方式与传统的单人演唱方式很显然是不同的,一唱众和更能够展现歌曲的气势磅礴,更容易带动听众,使听众深受歌曲感染。
3.2 击节讴歌
击节讴歌表示打击乐与演唱的配合。传统意义上的采茶歌曾经使用竹子进行敲打,以展现歌曲的内在节奏和层次。现在随着乐器的不断丰富,表演者还可以采用打击乐的形式进行表演。国内的打击乐乐器主要包括四大件(鼓板、大锣、铙钹、小锣)、水钹、木鱼以及堂鼓等;国外打击乐器主要有军鼓、木琴、马林巴等。利用这些乐器,可以将采茶歌乐中的动感部分展现在听众面前,使听众感受到采茶乐中的节奏感和特殊旋律。人声演唱和打击乐的配合,能够更好地展现出采茶歌的演唱风格和唱腔特点,引发听众共鸣。
[1]孙远轶.浅析桂南采茶戏唱腔的音乐形态及变化 [J].福建茶叶, 2016,38(6):323-324.
[2]陈辉,高翔.评剧初期唱腔音乐的“互文性”研究[J].音乐创作,2013 (7):123-125.
[3]史桂萍.当代歌词创作的互文性初探[J].音乐生活,2011(5):77-79.
[4]魏昇.互文性·音乐创作·音乐意义——对互文性视域中的音乐创作并及意义相关问题的探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1):124-132.
[5]汤莉.采茶音乐的唱腔特征和文化底蕴——以《牡丹调》为例[J].福建茶叶,2016,38(9):385-386.
符 玲(1980-),女,贵州铜仁人,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育与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