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产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初探

2017-02-03王芬

福建茶叶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案例培训

王芬

(扬州市扬州大学医学院团委,江苏扬州 225001)

茶产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初探

王芬

(扬州市扬州大学医学院团委,江苏扬州 225001)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渐严峻。在激烈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竞争中,很多学生由于缺少经验,处于一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境地。因此,高校必须及时的根据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就业形势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加以改革和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培养出所需要的人才。本文就是在茶产业背景下,探究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茶产业;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大学生

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本文就是探讨在茶产业背景下,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提出针对性的策略,让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更具创新特色。同时,在茶产业背景下,进行就业创业培育模式创新,也能够更好地突出高校的鲜明办学特色。

1 高校学生面临的严峻就业创业形势

1.1 高校扩招,就业人数剧增

近些年来,高校一次又一次进行扩招,无论分数高低,每个学生都有学可上,这提高了国民的受教育水平。但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也非常严重。截止到2015年,中国大约有800多万大学生需要就业,再加上往届待业的学生,其就业形势严峻程度可想而知。此外,每年还有失业人员与应届毕业生争夺本就为数不多的工作岗位。

1.2 经济形势差、企业岗位饱和

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导致近几年的经济形势较差,企业越来越难做。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拥有量少、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已经难以维持或倒闭,即使是大型企业每年也经常发生裁员现象,很多企业都不再进行招聘。这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无疑又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2 茶产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我国被称为“茶的故乡”,茶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茶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茶叶出口贸易更是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在茶产业背景下,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进行创新,能够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高校本身是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水平。在现今的企业发展中,人才作为最宝贵的资源,通过茶产业就业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让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并进行就业和创业,既能够稳定社会的就业形势,还能够促进我国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3 茶产业就业创业体系的构建

在高校中,构建茶产业就业创业体系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学校以社团的组织方式加以实现,组织茶文化社团,激发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对茶产业产生兴趣。第二种,高校可以以“茶产业”为核心,采取定向培训的方式进行茶文化以及茶产业的相关培训。第三种是学校的权威人士构建以茶产业为核心的培训。对于茶产业就业组织体系的构建,学校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支持,并且还要加强社会联系,获得社会力量的支持,不断完善茶产业就业创业组织体系的构建。总而言之,茶产业就业创业组织体系的建立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主,进一步完善茶产业组织体系,促进学生的创业。

4 茶产业就业创业模式的创新策略

4.1 创办茶叶创业课堂,创新教学办法

让学生在茶产业模拟创业中积累创业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引入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茶产业创业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改革和创新,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愿意自主学习这门创业课程。而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到创业就业课程当中来,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提供帮助。顾名思义,案例教学法就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恰当的教学案例,这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一般对于案例的选择,都是要通过茶产业知识运用后能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这种案例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茶产业知识、了解茶产业文化之后,将学习的就业创业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当中,然后进行思考的分析,寻找解题的方法。尤其是就业创业当中,选取案例一定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从茶产业的经营模式中选取案例,教师要根据茶产业的相关知识,选择教学案例,将这些案例选定之后,对选取的教学案例进行设计与制作。可以采用多媒体的设计手段。在教学课堂上将教学案例展示出来,并设置相关问题。另一方面是可以让学生提交就业创业案例,教师讲解茶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到日常生活或者实际生产中寻找相关的教学案例,并让学生自主分析教学案例中运用了哪些茶文化知识。

4.2 举办茶产业创业比赛,鼓励学生参加

高校要定期或者不定期举行茶产业创业比赛,并且还要具有一定的规模,积极号召和鼓励学生参加茶产业创业比赛,并对在茶产业创业比赛中取得名次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性。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学生的创业经验。

4.3 完善茶产业就业内容构建,编制完善的创业培训计划

在很多高校的茶产业就业创业体系的建立中,对于茶产业就业创业的计划的编制缺乏一定的计划,尤其是茶产业就业内容的构建还缺乏完整性。因此,高校在对茶叶就业创业内容构建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加强高校大学生的茶产业就业价值观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然后结合高校的教学理念,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意识。其次,高校在就业创业课堂教学当中可以增加茶产业就业创业性格测评,在这一部分内容中,要涉及到创业性格的多种测评,如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创业态度等等。最后在茶产业就业创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茶产业就业创业计划书的编写,在计划书中要详细地涉及到创业所需的各种条件和要素,以及在创业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然后进行详细的计划书、任务书的编写。除此之外,还要训练高校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如公共关系培训、企业管理培训、营销策略培训等,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到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4.4 创办茶产业培训基地,培训创业人才

为了进一步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创新,高校应将茶产业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得高校的创业教育能够取得更有利的进展。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可以创办茶产业培训基地,在高校中选择想要在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的优秀大学生进入到茶产业培训基地,锻炼其能力。在培训的过程当中,高校首先要选择理论经验与实践经验均丰富的授课教师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培训,构建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还可以聘请茶产业专家或者资深人士来校授课,让他们将专业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带到校园授课当中来。其次,高校要设置合理科学的培训课程,在课程教学中,要重点讲解茶叶知识、我国茶叶的目前状况以及茶产业的未来发展走向,同时也应着重对创业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讲授。例如在讲授茶叶知识方面,要以茶叶的生产和加工为主;在讲授茶叶的市场营销方面,要以营销策略方法和法律法规政策为主。最后,要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多多积累他们的实践经验,让他们“多听”、“多学”、“多做”。

4.5 整合资源优势,实施校企合作

高校与茶产业要进行合作,利用企业所提供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实践经验。实施校企合作主要有以下优势,首先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为密切,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更为真实的社会氛围,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减少学生的毕业不适感,其次,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发展需要“新鲜血液”,与高校进行合作,能够为企业储备人才,并且这种培养模式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利于学生就业创业。因此,学校在实施校企合作时,既要考虑到学生就业创业的需求,也要考虑到企业的人才储备需求,这样才能够获得双方的支持。除了校企合作之外,当地政府也要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给予更多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

[1]秦丽桦.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以宜宾学院“茶产业就业创业培训班”为例[J].技术与市场,2015,12:382-383.

[2]关霞.以99°茶吧立运行为例探讨河南省高职生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创新[J].福建茶叶,2016,08:251-252.

王 芬(1977-),女,江苏赣榆人,扬州大学医学院讲师、团委书记、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案例培训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服务当地区域经济
浅析小学教育的人才培养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