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茶文化及其翻译对比研究

2017-02-03孙文统

福建茶叶 2017年6期
关键词:下午茶茶艺饮茶

孙文统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郑州 451200)

中西茶文化及其翻译对比研究

孙文统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郑州 451200)

在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判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今天,各国都开始重视本国的传统文化发展与文化输出,我国也不例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茶文化在中华文化“走出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新丝绸之路”计划还是“一带一路”计划,茶叶商贸和茶文化输出都是政策规划的重心,但在中西茶文化碰撞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区的历史地理因素影响,其产生的文化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将比较中西方典型茶文化的内涵差别,探讨并解决中西茶文化交流过程中的翻译障碍。

茶文化;文化差异;词义翻译;翻译标准

文化差异是不同地区和种族的固有差异,文化形成于一个民族特有的社会实践,是特定民族世代相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文化的维度的多元的,既包括民族的传统风俗、价值理念、宗教信仰等上层建筑的文化理念,又包括历史地理、民族生活、行为规范、宗族制度等制度规范。茶文化是最早发源于我国的一种饮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茶文化随着我国历史上的多次对外交流逐渐传入西方,并逐渐渗透入西方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具有西方特色的茶文化。

1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

1.1 中国的茶文化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十分久远,最早可追溯到4700年前神农氏采茶解毒的传说,早期的茶叶并不是因其饮用价值而闻名,而是药用价值。后来经过祖先对茶树的不断了解和种植,茶叶开始逐渐普及并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饮品,不管是皇亲国戚、堂前贵胄还是普通百姓、市井之家,都对茶叶有着不可割舍的偏爱。要想全面了解我国的茶叶文化,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即茶艺和茶德,这种分类正好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技艺与精神的两分之术。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术和泡茶手法及程序在内的一种艺术形式的总称,其基本内容包括茶叶的选择、用水的基本知识、泡茶的技术、茶艺的礼仪、茶艺的规范以及最终品茶的领悟等多个方面,在这一泡茶、品茶过程中,重现先祖流传下来的文化底蕴,赋予茶叶更多的灵性和美感,寄托人生志向。在茶艺用具方面,由于茶艺表演在我国已经是一项十分成熟的艺术表演形式,其茶艺用具也十分繁琐和讲究。茶艺用具大致分为五大类二十多小类,分别是置茶器、理茶器、分茶器、品茗器和涤洁器五种,涵盖了选茶、泡茶、喝茶、清洁等多个步骤,每个步骤之间丝丝相连,程序严格规范,不容有差。在具体操作程序中,其操作流程会借用中国古典诗词,使其更加古典优美,富于意境。以绿茶的茶艺程序为例,其基本程序为十二道,每一道都蕴含着诸多智慧。绿茶茶艺以“点香焚香除妄念”为开端,我国品茶讲究心平气和,在饮茶之前点燃一支熏香,抛掉心中其他妄念,专心投入到泡茶、饮茶过程中,营造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其次是“凉汤玉壶养太和”,因绿茶属于芽茶类,茶叶细嫩,如果直接用滚烫的开水冲泡,就会破坏茶叶中原有的营养,并且使绿茶丧失其原有的风味,因此要将开水倒入瓷壶中温养,待水温稍稍冷却一点之后才可以使用。“赏茶春波展旗枪”是绿茶茶艺程序中的特色,瓷杯热水滚烫,茶芽进入水杯后,芽尖开始慢慢舒展,水分进入晒干的茶叶中,叶片逐渐丰润,芽尖如同尖尖的枪,叶片如同挥舞的旗,在品茶之前仔细观察绿茶在水中的舞动,如同重新赋予生命的精灵复苏,在杯中舞蹈。茶艺是凝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技艺,是我国茶文化最好的外在体现。

茶德则是茶叶在道德方面的体现,表现了中国祖先在长期饮茶过程中追求的美好品德与智慧。陆羽在《茶经》中曾经指出:“茶之为用,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德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我国先民的日常行为规范,更是这种规范背后透露出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追求,在长期茶叶种植过程中,我国先民形成的勤奋、努力、内敛等文化都深深植根于茶叶文化当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结合儒道释三家的中华传统茶德,在饮茶活动中,通过特定活动,表达对天人合一价值的追求,弘扬民族精神。

1.2 西方的茶文化

西方茶文化最为典型的就是英国,但实际上茶叶产品传入西方的时候最早不是在英国,而是在荷兰和葡萄牙。在大约16世纪中后期,荷兰和葡萄牙的商人从中国进口茶叶,并将茶叶带入了欧洲市场。初入欧洲市场的茶叶并未引起欧洲人民的注意,只是在皇室内部流传,直到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入英国后,将茶叶产品带入英国,随即在英国皇室及上层社会中掀起了一股喝茶的热潮。与我国喝茶时只品茶谈天的习俗不一致的是,凯瑟琳公主会邀请好友一起饮茶、吃点心,饮茶成为社交活动中的一项活动,后来这种活动被许多贵妇争相效仿,饮茶吃点心成为象征地位和身份的活动。随着茶叶在欧洲的逐渐普及,这种活动慢慢深入每一个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西方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与中国饮茶文化不同的是,西方饮茶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中国则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中国人饮茶喜欢清饮,不加其他辅料或是小吃,一边饮茶一边会客,与客人一起分享饮茶时的心情和感受。西方饮茶则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工作之余享受生活的一种消遣,这种消遣往往伴随着零碎小吃和其他甜品,茶则是其中附随的一部分。西方人饮茶一般都有较为固定的时间,往往是下午茶,英国人统称为Afternoon Tea,通常在下午三点到五点,在Afternoon Tea里,讲究礼仪的英国人又详细分为Cream Tea、High Tea和Low Tea,不同名称的下午茶搭配的点心和茶种都是不同的。一般来讲,英国人喝下午茶之前,桌子上都会先摆着三层架的点心,第一层往往放着咸味的三明治,第二、三层则放着甜点,如草莓塔、泡芙等,英国人喝的下午茶种类也与我国不同,主要是伯爵茶、奶茶、锡兰茶等,这种饮茶并不是纯正的茶叶味道,而是加上牛奶、糖等其他调料的茶叶饮品。以英国为典型的西方人一般都会有下午茶的习惯,这种习惯最早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在工厂最为忙碌的时候,英国人也会抽空出来喝杯茶,聊聊天,缓解一下工作的劳累,一开始下午茶的点心都是自带的三明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空闲时间的增多,下午茶的饮茶程序更为复杂,甜品小吃更为精美。年老的人仍会保持着这一习惯,喝下午茶消磨时间,而忙碌的年轻人则会抽空出来放松一下,这种方式与我国的饮茶习惯还是有较大区别。

2 中西茶文化翻译对比

茶文化在中西方民族文化中的行为表现差异巨大,这就造成中西方文化交流翻译过程中会出现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翻译障碍。严格来说,我国作为茶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一直处于茶文化的文化输出国地位,但由于历史人文等方面的影响,我国茶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显得十分艰难。

正如上文中西茶文化对比可知,我国的茶文化包含着更多的艺术成分,饮茶已经不仅仅是日常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上升到抽象的艺术角度,包含着人们对更高的审美和道德要求,由此产生的各种和茶叶相关的茶语就会与日常生活用语的差异较大;西方对于茶叶文化则更多的是实用为主,对茶叶产品的称呼多以地名直接代指,然而我国对于茶叶产品的取名不仅有地名,还有其特征、产地等多种因素。以西湖龙井茶为例,龙井茶得名于西湖龙井村,本身蕴含着很多历史传说与典故,但在对外交流中,一些英语国家将龙井茶翻译成“dragon well tea”,这种直译的做法很荒谬,不能将龙井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展现出来。同时,由于文化差异的原因,“龙”在我国一直是精神图腾,象征着美好,龙井茶在这种取名下更是意味着人与自然的一种沟通与联系。虽然“dragon”一词在西方也是龙的意思,但是这种龙是邪恶的代名词,用“well”翻译并没有问题,但是把“dragon”和“well”这两个毫无联系的词语组在一起,就会让外国人不能理解其中的关联,更不能了解这一名称背后的文化底蕴,那么这种文化沟通和输出就会失败。这种翻译的原因实际上是翻译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缺省,由于翻译过程中双方没有处在同一个文化背景下,所以当谈及同一个事物的时候,谈话者极容易将对方当做与自己文化背景相当的人,从而在谈话中省略一些背景知识,但是由于对方文化中没有这一部分,就会造成沟通障碍。笔者认为,这种状态下的翻译,应当以直译为主,龙井茶的翻译应当翻译为“Longjing Tea”,其他情况则要依据茶叶生长特性为主,选取最能代表茶叶特性的词汇进行指代,如武夷岩茶是武夷山区的一种代表性茶叶,生长在岩石当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这种茶叶的翻译就可以翻译为“Rock Tea”而不是“Wuyiyan Tea”,在进出口贸易和文化交流中,也应当考虑翻译后的产品名称是否能被消费者接受。如安化黑茶如果进行直译的话就将被翻译成“Dark Tea”,但是这种名称会让外国消费者觉得难以接受,还没有品尝酒已经没有了购买的欲望,那么这种翻译显然是失败的,不如翻译成“Heicha”,将汉化拼音融入进去,激发消费者的猎奇心理,通过大量的购买打响这一茶叶品种的知名度。具体茶叶品种的翻译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结语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都开始重视本国的文化软实力。作为我国悠久历史代表的茶叶,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但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的茶叶产品走出去了,茶叶文化却没有走出去,为缓解这一尴尬局面,应当及时了解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区别,从历史原因、社会原因等多方面解决沟通之间的文化缺省现象,顺利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帮助我国茶叶产品顺利融入到不同地域的文化中,在赚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输出我国的茶文化。在茶叶产品翻译过程中,要坚持统一的标准,参考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差异部分,选取最合适的英文词汇代替中文名称,直接展现茶叶产品的特征,正确传播我国茶叶产品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帮助提升我国茶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树立品牌形象,让我国的茶叶产品和茶文化能顺利走出去,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以茶文化带动其他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

[1]任迎春.茶文化翻译的误区与策略[J].福建茶叶,2016(9):367-368.

[2]喻霜霜.文化文本的英译策略探索——《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茶文化》翻译实践报告[D].湘潭大学,2015.

[3]黄汝干.中国茶文化对外交流与翻译人才的培养 [J].农业考古, 2010(2):37-39.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72400410490

孙文统(1983-),男,河南郑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下午茶茶艺饮茶
下午茶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茶艺
声乐作品在茶艺表演中的艺术价值探讨
当前茶艺表演主题创作及审美生成机制
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
四季饮茶与健康
英式下午茶
准备下午茶
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