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提升服务茶叶企业能力问题研究

2017-02-03张志强

福建茶叶 2017年6期
关键词:茶文化茶叶生活化

张志强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郑州 450046)

高职院校提升服务茶叶企业能力问题研究

张志强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郑州 450046)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视角,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根据市场需求导向、企业需求导向和人才成长规律等加强对高职院校服务茶叶企业能力的建设是繁荣我国茶叶产业、促进我国茶叶产业从大到强、从品牌到名牌、从区域性到全球性布局的重要维度。当前高职院校提升服务于茶叶企业能力的必要性在于茶叶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需要相关的人才支撑;茶叶市场的分工细化要求多元主体之间“产学研”的协同创新。高职院校提升服务茶叶企业能力的主要维度包括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前瞻性产业知识的供给。高职院校提升服务于茶叶企业能力的几个建议可以尝试基于茶文化的生活化教育策略、基于素质教育的茶文化氛围营造策略、基于跨文化交际的茶文化英语教学策略。

高职院校;茶叶企业;产学研创新;茶文化;职业教育

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已经逐步到了从“规模型”到“质量型”、从“纯粹茶叶商品营销型”到“茶叶衍生产品或服务体验型”、从“区域性”到“国际性”、从“品牌型”到“名牌型”的这样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无论中国茶叶产业、茶叶企业实施何种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策略,在根本性的意义上离不开各种高素质人才的有力支撑。长期以来,我国茶叶产业整体上存在着“数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国《茶叶产业“十三五”规划》指出要以科技为先导、加强对茶叶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发挥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办学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强化师资,培养茶叶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结合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扩大培训范围,优化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方向,提升职业技能办学层次和水平;力争让茶叶工作人员均能持证上岗,让外出务工人员有一技之长。当前茶叶产业的相关人才主要是来源于“高职院校”和一般高等院校的茶学专业、营销专业、管理专业等,整体上在人才的供给数量和供给质量上存在着较大的供求矛盾。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视角,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根据市场需求导向、企业需求导向和人才成长规律等加强对高职院校服务茶叶企业能力的建设是繁荣我国茶叶产业、促进我国茶叶产业从大到强、从品牌到名牌、从区域性到全球性布局的重要维度。

1 当前高职院校提升服务于茶叶企业能力的必要性分析

相比较于一般的高等教育强调的“博雅教育”和“学科基础知识教学”的导向,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更加突出“市场就业导向”和“市场需求导向”,它并不寻求对学生学术研究的能力培养,更加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随着近几年来我国茶叶产业、茶叶企业“转型升级”等趋势的发展,高职院校在很多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于这种外部教育环境的变革,因此,十分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自身能力建设。

1.1 茶叶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需要相关的人才支撑

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过程中,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定位于国内市场营销,尽管在国际化的布局上有所涉猎,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国际化营销战略、国际化体验营销战略乃至比较高级的国际化名牌战略上较少涉及。因此,面向未来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茶叶产业链的国际化整合、茶叶价值链高端的竞争,我们必须培养出既懂本土化经营又具有国际化经营的人才、既懂经营管理又懂跨文化交际营销的人才。

1.2 茶叶市场的分工细化要求多元主体之间“产学研”的协同创新

当前茶叶市场、茶叶产业的发展早就已经告别了那种纯粹“商品营销”式的发展模式,产生了诸如“线上营销、线下体验”、茶文化产业、茶文化旅游产业等新型的业态,即便是“茶文化旅游”这种新型的产业内部也出现了“深度旅游”的最新趋势,这些茶叶产业的分工细化是“纵向分工”的最新表现,但是在“横向合作”方面只有汇集起相关的知识资源、人才资源、治理资源、教育资源等才能有效地满足这种纵向分工的需要。高职院校作为直面茶叶市场、茶叶产业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自然是承担着相关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责任。在一个面向开放的、体验的、审美化发展取向的、文化消费导向的未来茶叶市场上,高职院校必须要重新审视自身在这种进程中的分工角色。

2 高职院校提升服务茶叶企业能力的主要维度

高职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不是为社会输送高级科研人才,而是定位于向生产一线、技术一线、管理一线、营销一线输送精于动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随着当前我国茶叶产业面临的变革趋势逐步加深,高职院校在反思服务于茶叶企业的能力建设上应当至少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2.1 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

随着茶叶外部市场环境逐步趋于复杂化,原来高职院校定位于培养“I字型人才”的目标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为传统的单一精通特定专业知识的人不再是“人才”,而是成为了一种基本的入门敲门砖,随着市场对于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长,高职院校应当反思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朝着“T字型人才”甚至是“十字型人才”的方向培养知识,也就是让学生既精通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知识面、较广的知识储备,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树立起博雅教育的模式,使我们的高职院校学生既具备基本的工匠精神又具备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2 前瞻性产业知识的供给

茶叶企业转型升级的本质是寻求“创新”,通过创新来获得新的价值、创造新的财富。根据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理论,经济模式与经济结构的创新无法脱离知识的参与,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发展的本质性推动要素之一就是“知识”。针对当前我国茶叶企业转型升级中遇到的资本困境、技术困境、生态环境困境、营销困境、战略困境等,最为本质的障碍就是“知识的匮乏”。在前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职院校、高等院校对于茶叶产业人才的满足基本上是一种“应付型”导向的,是先有市场需求后有人才培养,而面对着未来较为不确定的市场环境来讲,企业只有具有相关的知识洞察力、从不确定性中寻找到确定性的商机并开展针对性的应对才能闯出一番天地。因此,我们的高职院校应当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加强对前瞻性知识的供给力度,助力于企业的转型升级。

3 高职院校提升服务于茶叶企业能力的几个建议策略

在我国教育体制中高职院校的定位既是一种“高等教育”,又是一种“职业化教育”,具有明显的市场化特点。基于对人才成长规律、教育科学发展规律、茶叶市场发展规律的客观认识,我们提出这样几个高职院校提升服务于茶叶企业能力的建议:

3.1 基于茶文化的生活化教育策略

高职院校偏向于实践化的教育模式,但是长期以来依赖的却是一种“应试教育”、“灌输教育”的模式,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忽视了生活化教育的策略。鉴于高职教育对接市场的便利性,我们建议高职院校可以在茶学、茶文化、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相关的专业培养方面实施生活化的教育策略,广泛地借助于茶叶企业、茶叶营销平台、茶文化旅游地、特定的茶道表演、茶文化推广基地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将课本知识和市场实际结合起来,既可以把课堂建在企业,又可以让企业员工走进高职院校,实现用一种生活化的视角、生活化的教学资源、生活化的教育手段等开展教学,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使学生真正掌握茶文化知识。

3.2 基于素质教育的茶文化氛围营造策略

素质教育并不是局限于一般的高等院校中的一种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基于上文做出的“T字型人才”或“十字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在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基础上扩展其关于茶文化的“通识教育知识”。对此,教育人员可以广泛地在学校宿舍、课堂、图书馆、广场、文化长廊、学术报告厅、俱乐部等典型的学习知识的空间布置与茶文化相关的修身养性格言、茶文化音乐、茶文化符号等熏陶学生的人格;同时,在图书馆这个知识的集散地可以有针对性开辟与茶文化、茶学有关的专柜或专门的阅览室、图书交流厅、学术报告厅等,针对性地开展茶文化的知识扩展。

3.3 基于跨文化交际的茶文化英语教学策略

在分享经济和“互联网+”深入渗透到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背景下,无论是从资金流、信息流还是从物流、人流等角度来讲,任何一个产业、任何一个分工环节都无法脱离国际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的约束。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在对包括茶学专业学生在内实施英语教学时更多地是带有明显的实用化、应用化、市场化的动机,因此,相关的英语教学策略是“专门用途英语”导向的教学模式,比如茶文化英语、营销方面的专业英语、技术英语、工程英语等。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为了拓展学生的交际面和交际能力,需要适当地围绕着“通用英语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地服务于茶叶企业的国际化步伐。

[1]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EB].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313/14/30501711_541829 390.shtml.

[2]张星海,苏成祝.我国茶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福建茶叶,2002(2):36-37.

[3]刘正强.以茶叶为抓手,促经济转型发展——贵州发展生态型经济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茶叶,2014(11):7-8.

[4]田佑中.论沃勒斯坦与熊彼特经济发展史研究的异同——一种以马克思为思想背景的经济社会学历史分析视角的比较[J].天津社会科学,2003(3):60-64.

[5]冉小先.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德育生活化、实践化的基本做法及启示[J].前沿,2007(4):92-96.

2016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高职院校提升科技社会服务能力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2400410166)

张志强(1977-),女,河南濮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改革和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茶文化茶叶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茶叶通讯》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