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舞蹈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以采茶舞为例

2017-02-03焦延歌

福建茶叶 2017年6期
关键词:茶文化舞蹈民族

焦延歌

(郑州财经学院体育教学部,河南郑州 450000)

民族舞蹈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以采茶舞为例

焦延歌

(郑州财经学院体育教学部,河南郑州 450000)

民族舞蹈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各民族人民在实践活动中对文化的创造,体现了我们国家浓郁的历史韵味。把民族舞蹈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是符合我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价值追求的。如何将民族舞蹈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是我们所需要思考与研究的。

采茶舞;高校体育教学;文化;体育价值

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把民族传统文化与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是我国校园继承和发展民族性传统体育的具体措施。在2010年,广西体育局和教育厅为了传统文化形式在高校中得以运用,联合开展了“高校发展民族舞蹈”的活动,随后各个地区都开展了传统文化引入体育教学的活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引入是十分容易的,学生对“民族性”的意识随着文化知识的不断积累而得到提高,他们对文化性的东西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就为高校引入传统文化提供了便捷条件。

采茶舞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既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可以满足学生们的休闲与健身的目的。探寻传统特色与现代文明兼顾的教学模式,增加高校体育的实效性以及趣味性。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提升体育教学的综合性,教师可以在进行体育训练的同时将传统的民族文化融入其中,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此外相对于传统的民族舞蹈,要想真正地达到教学目的,就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民族舞蹈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舞蹈的由来,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身体训练和精神文化的积累。

1 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与指导思想

1.1 教学指导思想

把民族传统文化与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是可以达到文化传播与学习技术双赢的局面。在高校民族文化体育教学时,既要掌握动作的学习技巧也要尊重民族文化的特点,体会深刻的文化内涵。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多样,因此,在体育教学时应该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例如为了采茶舞蹈的传承,在高校体育教学时可以教授采茶舞以及采茶健美操等,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的体育文化获得良好、持续性的发展。技术是文化的动力和基础,文化是技术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一方面,技术可以让文化教学更加丰富、充满趣味,使纯粹理论的枯燥感与乏味感减少,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扬;另一方面,技术教学融入文化教育,可以赋予技术活动以文化意义,能够升华和增加技术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民族传统文化与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时,应该要建立传授文化与学习技术同等重要的思想理念,从而使民族传统文化与体育教学获得良性化的发展,这样,既能够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也能使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这种复合型的课程安排符合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与体育教学结合的重要结点之一。在当下发展这一目标教学模式可以提升我国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提升传统文化在我国高校教学体系中的比重,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学价值,提升高校教学的整体品质。

1.2 教学目标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首要任务是认识并掌握传统体育的基本动作。体育教学的基本特征就是“动”,即学生与老师在学习某种体育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基本体育形态。动作的再现是民族舞蹈的精华,是民族舞蹈传承的重要手段。因此,动作技术是民族舞蹈教学的首要内容。其次就是要学习并了解与民族舞蹈相关的一系列传统文化知识。我国民族舞蹈中蕴含着特别丰富的物态文化,如相关的民族服饰、民族器材、民族禁忌和赏罚措施等。同时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形式,例如信仰文化、节日文化、生活文化以及生产文化等。对民族舞蹈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可以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加,自身的文化修养得到提升。最后要挖掘出民族舞蹈文化的精神。我国地方文化博大精深,而民族舞蹈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融入民族舞蹈的教学至关重要,通过对民族舞蹈的引入可以极大地丰富我国高校的体育文化,为我国新一轮的素质教育改革寻求新的方法,帮助高校学生更好了解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在民族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就目前的教学情况进行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设置相关的舞蹈课程,同时加入传统舞蹈文化的教学,提升课程整体的质量。精神文化在民族舞蹈活动中的表现是多元的,例如体育精神、人文精神、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意识等。对学生们的体育精神培养,是民族舞蹈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既能够学到体育的动作技术,还能够增加文化素养,重点是体育精神的获取,最终提高学生们的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识。

2 赣南采茶舞文化形成的概述

唐代以来,茶成为大众喜爱的饮品,并从中衍生了一系列的茶文化,例如茶诗、茶道、茶艺等,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茶文化的种类也逐渐增多,采茶舞蹈的出现,使茶文化的形式更加多样化。赣南采茶舞因其独有的特色,成为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

2.1 茶道和茶艺产生给采茶舞提供了土壤

茶文化的产生是人类的物质性劳动和精神性劳动作用于茶后而产生的文明成果。唐代陆羽《茶经》的出现,标志茶文化的正式形成。《茶经》是对茶道和茶艺的完整性归纳,使茶文化开始系统化,把饮茶活动提升到了文化层面。茶艺是制茶、烹茶以及品茶等的活动,其中演变出来的文化艺术也是茶艺的表现形式,例如茶诗、茶歌以及茶戏等。茶道则是文人雅士在品茗过程中所引发的哲学思考,使自己达到至善至美的精神境界,是一个抽象的形式。茶艺和茶道的出现,不仅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更为赣南采茶舞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储备,继而使茶文化更加多元化。采茶舞蹈的起源是基础的茶生产过程,而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这些文化逐渐涵盖了茶从种植生产到沏茶品茶的全过程,文化体系也逐渐丰富和完善,而茶舞蹈也逐渐涵盖了茶文化中的内容,因此,茶文化是赣南采茶舞产生的土壤。

2.2 茶歌和灯彩的结合促进了采茶舞的出现

茶的受众扩大后,茶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演变,从过去文人墨客的雅文化到平民百姓的俗文化,两种文化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以及互相推动,使茶文化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像茶歌、茶灯、茶舞以及茶戏等,都是两种文化互动的结果。而这种文化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体系,茶文化的转变是茶文化逐渐平民化的表现,同时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生活和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

据《史说民间茶歌》记载,茶歌是分为三路发展的:一路是由诗而歌,主要是文人雅士创作茶诗后再进行配乐演唱,就出现了茶歌。例如,朱熹在《武夷精舍杂咏》中的《茶灶》;二路是由谣而歌,文人墨客把民谣整理后进行配曲再返回民间。例如明清时杭州富阳一带流传的《贡茶细鱼歌》;三路是茶农和茶工自己创作的民歌或山歌。如清代流传在江西每年到武夷山采制茶叶的劳工的歌。赣南的客家人很喜欢举办灯彩活动。因此,采茶歌受到当地灯彩的影响,在明末诞生了采茶舞蹈“十二月采茶歌”,在原有基础上加入纸扎茶篮、扇子、手帕和舞蹈动作,成为了大众喜爱的采茶灯,又被称为“茶篮灯”。采茶歌与灯彩相融合演变而成的“茶篮灯”,标志了采茶舞蹈的产生。采茶舞是民族舞蹈中十分重要的分支,这一舞蹈的产生标志着这一文化衍生出了新的表现形式,这种舞蹈表现形式丰富且形式多样,可以在其中融入更多的内容,提升舞蹈与文化的表现力,同时也为这一文化后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为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3 茶舞和茶戏的互动使采茶舞进入成熟期

据史料分析,在清朝初年,赣南采茶戏走向成熟期。自从《九龙茶灯》这出戏传到赣县以后,又经赣县王母渡下邦村李武腾口头传授,后由本村副榜举人李汤凭整理加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脚本。经过不断的演变与发展,在音乐上不仅大量吸收民间灯彩曲牌和吹打音乐,而且还吸收了一些东河戏的高腔、西皮、二凡和石牌调等,剧名更为《九龙山摘茶》,又叫《大摘茶》。已经基本具备构成戏剧样式的几大要件: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矛盾冲突、主题思想,以相对成熟的戏剧样式呈现于世。乾隆时期是赣南采茶戏鼎盛之期,赣南十八县居然有三十多个职业戏班,风靡一时。乾隆后期,蓬勃兴旺的采茶戏,被当地衙门官府和土豪劣绅视为洪水猛兽,他们到处张帖告示,立碑禁演茶戏。此后,采茶戏班逐渐衰落下来。但茶戏班的衰败并不意味着茶文化的没落,而这恰恰表明与茶舞茶戏有关的文化已经相对成熟,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这一文化也将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当下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与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人们的欢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茶文化与茶戏的发展必将迎来新一轮的高潮。

3 将采茶舞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手段

3.1 技术教学手段

民族舞蹈源于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技术的标准有一定的要求,民族舞蹈的传统文化和技术动作间应该有较强的同构性。因此,应该以文化植入的视角来分析民族传统文化与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的思想理念。民族舞蹈的动作都是华夏儿女在历史的长河中对文化内涵的表现,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为此,应该梳理传统民族文化的脉络,运用传统文化的思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舞蹈动作和民族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探索教学的着眼点。民族舞蹈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紧密相联的,因此它的基本动作与传统文化高度统一。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同时应当积极学习与茶有关的文化,注重将茶文化与舞蹈体育的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育训练时也了解茶文化,帮助学生更好了解民族舞蹈文化的来源,例如,茶舞蹈的动作结合了采茶、制茶以及烹茶过程中的形态,在教学时,应该讲解模拟采茶的动作,分析动作产生的文化依据,像送茶、盘茶、蹲采、倒采、正采等动作,加深学生对动作的认识与理解。

3.2 文化教学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学习形式。因此,在把民族舞蹈引入高校体育的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的教学技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们直观感受到民族舞蹈所在地区的风土人情、民俗特点以及地域文化,帮助学生们了解民族舞蹈的文化环境、历史发展以及民间形态。例如在学习采茶舞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将赣南地区秀丽的茶园风光以及原生态采茶舞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民族舞蹈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既是学习形体动作的过程,也是认识文化的过程。因此,在民族舞蹈教学时,需要讲解民族舞蹈的形成、当地人民的文化习俗以及这种文化产生的原因。既要让学生了解真正的民族和舞蹈的文化,又要从体育科学的角度优化教学内容。

4 结语

民族舞蹈使我们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随着传统文化种类的不断减少,我们应该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做出贡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民族舞蹈,不仅可以使体育活动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也可以使传统文化在高校的教学中得到保护。民族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是各个民族在当地对文化的创造,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舞蹈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它作为民族舞蹈的一种类型引入体育教学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到基本的技术,也可以对民族文化有所了解,提高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1]纪岩.茶理论与实践在大学体育人文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5(6):177-178.

[2]张勃,刘俊荣.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学的模式与思路分析——以采茶舞融入为例[J].福建茶叶,2015(6):224-226.

[3]唐锐.以采茶舞为例,探究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教学的思路分析[J].福建茶叶,2016(2):176-177.

[4]何清强.江西地方戏曲中的客赣方言语法现象[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4):56-57.

[5]王欣.江西赣南采茶戏的音乐特征与表演艺术初探[D].武汉音乐学院,2007.

焦延歌(1980-),女,河南洛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茶文化舞蹈民族
我们的民族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学舞蹈的男孩子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舞蹈课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