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茶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政课程实践的途径探究

2017-02-03李一伟

福建茶叶 2017年6期
关键词:茶文化茶叶思政

李一伟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0101)

基于茶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政课程实践的途径探究

李一伟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0101)

高校中的思政课程作为理论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在向实践的转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现实瓶颈,茶文化对于由理论向实践的变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总结了高校思政课程的教育与实践活动,概括了思政课程的设置以及内容与实践方式。重点分析茶文化精髓对与高校思政课程实践的融入方式。最后,说明了茶文化思维方式在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当中的应用。

茶文化视角;高校;思政课程;实践

高校中的大多数专业课程,都能够在理论学习之余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在实践中得以体现。而长久以来,思政课程作为偏向理论的课程,实践的机会较为缺乏。这也就造成了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在学生的兴趣培养以及教学效果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在茶文化视角下,思政课程实践的落实有了文化依托与现实的承载。

1 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与实践

按照常规教育思路,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往往能够在生活实践中找到对应体现。这也就是教育要遵从理论实践相结合原理的基础。但是,长久以来,高校思政课程的实践较之课堂教学明显存在短板。

1.1 高校中思政课程的设置

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和思维上的引导,这是思政课程设置的初衷。例如:学生在刚进入高校后,缺乏健康的目标追求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课下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宿舍睡觉或者沉迷于游戏。时间一长,大好的时光都浪费在了无意义的事情中。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容易日渐低迷。但是,通过设置的思政课程,学生接触到了党的奋斗目标、方针、政策等内容,由此激发了其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学生积极表现,通过健康向上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处事能力,争取到了入党积极分子以及预备党员的资格。对于党员的身份要求要高于一般学生群众。学生将业余时间投入到了公益志愿活动等具有健康意义的事情上来。通过思政课程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具体行动,这就是思政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效果的实现方式。

1.2 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在思想、政治、品德等方面的影响,是高校中的思政课程想要达成的主要目标之一。其内容就围绕这些方面进行展开。高校在思政课程的内容设置上,选取了抗日战争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革命根据地所作的著名论述。这可以在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有所促进。第一,是对党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伟大事业的理解。从领袖的文章中体味党在领导人民抵御外来侵略方面所作的艰苦努力。以此增加拥护党的领导的信念与理想;第二,就是对历史的学习回顾,以增强爱国主义。在学习文章时,不可避免地要对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历史背景进行重温。文章发表后,对后来的战争取得胜利所起到的作用,成为高校课堂分析和讲解的重点内容;第三,就聚焦到领袖个人的层面。通过对经典的学习,从理性的思维看待领袖对于时局的判断,在把握文章结构、学习语言的应用等方面得到启发。

1.3 高校思政课程的实践方式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高校思政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大多为宏观上的教育指导。因此,许多人就认为在现实中难以从具体的实践中寻找到体现理论的突破口。换角度思考,其实正是由于理论——实践这种“一对一”的实现方式不存在,才为实践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开展的具体的生活实践。例如:高校将思政课程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在学分体系的设置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理论,期末会对学习的理论知识内容进行书面考核,按照传统的分数来进行评测;第二部分则是针对实践。要求学生在平时开展一定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诸如针对敬老院、孤儿院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活动的时长作为学分考核标准,将关爱社会作为思政教学中社会责任部分的具体实践方式。

2 茶文化精髓对高校思政课程实践的融入分析

茶文化是茶叶种植加工、历史中所总结提炼出的思想上的精髓,与思政课程教育对人的思想产生教化作用在本质上有共通性。

2.1 茶思想对思政实践主题的融入

茶文化思想中关于对世间万物的探索并无止境,并且不乏经典的理念。茶叶从茶园之内采摘完成后,再经过加工成为茶叶成品。这一过程中不掺杂任何人造的成分等。因此,茶叶是来源是原滋原味大自然的馈赠。品茶者在品饮冲泡茶叶时,能够体味到茶叶叶片中散发出的清香之气。鉴于此,古人赋予了茶文化融入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高校从这一思想中受到启发,在全校的思政课程上引发关于当地环境保护的讨论。在高校组织的辩论、演讲、表演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上,都将以社会环境的保护理念作为主旨,这是深化了思政课程中道德与法律教育内容。

2.2 茶价值对思政实践理念的传播

茶文化在中华大地的广泛传播,与正确的茶叶价值理念取向必不可分。茶叶多数呈现绿色,在反复冲泡过后仍留有一定的颜色与香气。这种价值传播到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可以影射人们对于正直、清廉以及刚正不阿价值的追求。人们喜爱茶文化背后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才能够形成茶文化广泛传播的群众基础。高校在思政课程实践理念的传播方面也可以对此加以借鉴。例如:在新生入学后的整个大一阶段,课业负担相对较轻。高校为了配合和扩大正在开始的思政教育课程,鼓励学生在周末到社区进行志愿服务活动。虽然不将实践作为学分来进行考核,但是学校在荣誉、物质等方面对这种行为进行鼓励。每个学期末,高校学工部就会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进行统计,评选出其中最为突出的个人及群体,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表彰鼓励,并且记入个人的学籍档案,这有助于推广思政课程的实践理念。

2.3 茶艺内容对思政实践方式的干预

人们对于泡茶技艺的延伸发展,形成了丰富的茶艺文化。茶艺师在经过选茶、洗茶、冲泡等一系列的泡茶技艺过程后,冲泡出一小壶口味纯正的茶水。冲泡技艺施展的过程超过了10分钟,而饮茶者在喝下杯中的茶叶时往往只需几秒钟。辛苦的过程只为换来最后短暂的清香,这说明对于茶艺文化,结果是重要的,但是过程的品味也同样重要。在思政实践的方式中,有的学生容易歪曲认识,单纯为了实践而实践,其往往重视结果的表现。实际上针对思政内容进行实践的过程,说明在理念与思想方面已经开始积极靠拢。

3 茶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政课程的实践途径

有了茶文化在理念、价值传播以及实践方式等方面的融合共通点,思政课程实践化就存在一定的可行性。

3.1 明确思政核心价值理念

茶文化有自己贯彻始终的茶文化思维和核心价值,则高校的思政课程在由课堂搬到实践的过程中,也应当秉持一定的核心价值理念,防止实践过程中出现方向的偏离。例如: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在讲到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家政策的理论时,恰逢植树节。高校将理论化为行动,组织学生到户外开展植树活动。在活动现场,高校设置悬挂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等口号标语,增强学生对于该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刻理解。在植树节过后,每当再涉及此类内容的思政课程主题时,就可以将活动作为案例,加深学生的记忆和认同,教育学生并不只在植树节这样的特殊节点才重视环境保护,而是将这项核心价值理念持续贯彻始终。

3.2 赋予思政文化传播任务

茶文化借助茶叶传递品饮价值,其方式可以借鉴到高校思政课程实践中。高校思政课程学习有关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时,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开展有关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活动。一方面,对于社会大众,学生们的思政课程实践向其传递了有关传染病的正确认识,以及对于病患者的社会关爱,传递了正确的医学知识和社会理念;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本身,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在学生们中间传播了为社会公益事业献爱心的服务理念,将思政课堂中的知识具化为行动。

3.3 丰富思政课程实践形式

我国将近有5000多种茶叶类型。不同茶叶的种植、加工技巧和地域分布,造就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思想。这为高校思政课程的实践形式多样化带来启发。除了前文提到过的开展辩论、演讲等讨论活动,以及参加公益服务志愿活动,还有很多的实践活动形式。例如:思政课程内容涉及爱国、爱党教育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革命烈士纪念馆等进行参观学习,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当思政课程内容涉及人际关系交流等道德层面教育时,可以与校内的心理辅导咨询相结合,以情景案例模拟等形式,对同学之间容易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

4 结论

高校设置思政课程,以对学生思想进行引导为己任。围绕这个方向进行相关课程内容的设置。思政课程的实践也是课程教学的重要方面内容。结合茶文化思想精髓,可以在思政课程实践主题、理念和方式等方面加强联系。茶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政课程的实践途径选择,应带着思政课程教育内容所赋予的文化传播任务,并在实践的实现形式方面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1]周庆,罗孝友,李菊顺.论茶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6(12):166-167.

[2]胡金富.大思政视角下的高校思政课三维一体实践教学模式[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192-195.

[3]张善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视角[J].祖国,2016(22):157-157.

李一伟(1984-),男,四川成都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政。

猜你喜欢

茶文化茶叶思政
《茶叶通讯》简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