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旅游资源内容与茶叶化开发思路探究

2017-02-03胡晓琴

福建茶叶 2017年6期
关键词:茶区茶文化景区

胡晓琴

(商丘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

茶文化旅游资源内容与茶叶化开发思路探究

胡晓琴

(商丘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茶文化旅游近年来也颇受国内外旅游者的关注。当前,茶文化旅游由于发展较晚,产业开发力度不到位等原因,存在较多的问题与不足,使之发挥在旅游消费中应当发挥的作用。本文从茶文化旅游的视角着眼,重点分析了当前茶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剖析,提出了相当的措施办法,以改善当前茶文化旅游的现状。

茶文化;生态旅游;旅游产品;开发机制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理念不断优化,旅游、生态、健康养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方向,而文化旅游是当今众多旅游题材中的佼佼者,而茶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当中的一支生力军,在中外旅游参观者的心目中,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颇受人们的向往,我国有四大产茶区,这些产茶区大部分都生态环境比较优美的地区,自古就有“名山出名茶”的说法,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非常具有开发价值的。通过开展茶文化旅游等使我国传统茶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同时,通过茶文化旅游的开展,又可以拉动地方经济、餐饮、购物、娱乐、文化、传媒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也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1 茶文化旅游产业当前存在的主要不足及相关问题分析

正是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今无论是具体的茶文化理念元素,还是人们的消费理念都实现了系统化优化和完善,但是通过对当前整个茶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而解决这一问题,其能够为整个茶文化旅游产业经营发展提供重要基础。

1.1 茶文化旅游的具体内涵分析

缺乏新鲜而又系统的开发,宣传导向、景区监管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大部分茶产区的旅游项目都如出一辙,游客参观的主要体验无非就是到产茶区游览之后,观看一些相关的演出,最后到购物区购买一些茶叶,然后结束参观,这样的行程安排上的一致性导致游客参观完一个景区后,就不会再来第二次,或者不愿意再到新的产茶区参观,并且在对亲友的宣传当中,也会不由自主的带有乏味的宣传倾向,这样长期下来,就会对茶文化旅游的整体宣传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很多景区在针对游客的消费时,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甚至有很多商铺带有欺诈的性质,消费水平整体较高,这让那些消费者有了一种受骗的感觉,并从此对茶区旅游带上了有色眼镜,从长远看,这些行为的短视性损伤了茶文化旅游这样的好体裁,甚至给全行业都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1.2 旅游产品单一,包装设计不足

地方特色不突出,茶类产品单一,缺乏相应的旅游包装。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以后,短时间内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人们在享受美茶的同时,难免对产茶区的景观产生无限的向往,很多人都愿意亲临茶区一览风景。但是,由于我们在茶文化和旅游产业切合的深度和特色开发上缺乏不够鲜明,并且由于各地相互模仿,造成各个茶区的文化理念上产生了很大的雷同感,茶文化成为了旅游产业的附属品,甚至成为可有可无的待选项目,这样对于茶文化的推广来讲,就缺乏高度和层次,从而让旅游者并没有从中体会到茶区旅游所应当得到的享受,因而造成茶文化旅游的后劲不足,无法因口口相传而做到远近闻名的效果,这也是不利于茶文化旅游的开发的。

1.3 整个茶文化旅游产品经营与游客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游客的参与性不强,造成茶文化旅游的热度不够,缺乏新鲜感与持久性。对各类活动的参与是激发起人类兴趣的关键,只有参与其中,亲自享受某类产品诞生的过程,是人们都非常向往的一种体验方式。时下各地兴起的采摘园以及编织、陶艺等体验馆,都是旨在让游客亲自动手参与,从中享受制造的乐趣,正是因为这些体验方式抓住了人性的特点,从而吸引了大量顾客的参与。而现在很多茶文化旅游景区,往往只是冠以茶文化旅游的名字来赚取眼球,而在实质的操作上,并没有将茶文化的参与性加以开发,游客到了景区后,往往走马观花的看上一些宣传资料之后,就被带到了购茶区,然后购物了事,对于采茶、制茶、品茶、茶艺表演等都很少有机会参与,这固然与游客数量多难以满足有关。

但是,很多项目上是很有文章可做的,只是很多景区并没有对这些加以关注。游客没有参与到茶文化的亲身体验当中,自然也无法享受其中的乐趣,因而,只是名义上到了茶区一游,而实质上却在心理上对茶文化的认可度较低,同时,由于各景区在茶文化的包装、宣传上大同小异,也就让游客失去了继续参观的欲望和兴趣,这是非常遗憾的,也是非常有损于茶文化旅游的竞争力的。

1.4 茶文化产业产品缺乏优化设计与研发

茶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研发滞后。茶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方面,普遍存在较为滞后的现象,这是制约茶文化旅游的主要因素。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各地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上有着相同的短板,表现形式比较单一。其旅游产品的主要形式无非是茶商店、茶艺博物馆或者茶馆等等,千篇一律,缺乏多样化与新鲜感。尽管各地的博物馆较多,但是其功能并未得到完全的发挥,只是单纯的对产品及其发展历史进行了一些展示,条件好些的提供了触摸屏让顾客对产品进行了解,但是,游客无法对该地区的茶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对茶文化的进一步研讨及装饰方面投入少,大部分地区也是仅限于看茶艺表演、品茶等,对茶文化的展现程度远远不够。

2 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与产品开发的具体方向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结合当前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用的具体要求,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具体的产业开发思路,还是人们的具体要求,通过有效创新,从而实现整个旅游活动有效开发。当然,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必须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优化产业元素,创新产品开发体系,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旅游活动开发的理想效果。

2.1 完善政府元素融入,创新旅游产品开发机制

加大政府投入,引进高质量的旅游开发项目团队,打造属于本地区特色的茶文化旅游项目。旅游是一项投入巨大却收效较慢的项目,尽管其从长远上看有着良好的收益性及可持续性,同时也有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但是,旅游项目的投入,普通老百姓是难以承受的,这一点上,政府投入非常重要。茶文化旅游又有着强烈的地方特点,因此,引进高素质的旅游项目开发团队,针对地方的文化底蕴,结合一些民间传说以及茶文化相关的器物、艺术等加以综合,打造出属于各地独特的茶文化旅游体验方式,这样,由于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旅游特色项目的存在,就无形中会自然传播,再加上政府的广告投入,会很快的形成茶文化的旅游热。对于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开发活动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开发效果,其不仅需要充分注重完善的文化元素,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地位,通过完善应用各种元素内容,从而实现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理想效果。

2.2 充分融入游客自身文化需要和内容,从而实现理想的资源开发

增加更多的游客参与项目,提高茶文化旅游的参与性,增进游客体验的热情吸引更多游客的参与。在增进游客参与度,激发游客旅游热情这个问题上,茶文化旅游项目的设置非常关键。游客到茶区旅游,内心渴望的是对茶文化的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甚至能够身临其景的感受到茶叶从采集、加工到包装、泡制到饮用等等过程,有些游客希望到茶园内亲自享受来自大自然的美景及身临茶园的体验感。所以,茶区旅游的开发项目当中,自然应当为游客体验划出一片区域,并且在其中穿插各类体验项目,针对游客当中的差异性,也要区分儿童、老人、男女等,在景区内增设一些符合这类人群活动的项目,让游客深入景区后流连忘返,并且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又欣赏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心甘情愿地进入消费角色,而并非被迫无奈进行消费,从内心深处享受到平等、尊重的感觉,这将会有助于茶区旅游的口碑宣传,也有助于顾客的再次体验,将对景区的持续发展很有好处。

2.3 丰富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及元素开发

提高茶文化旅游的深度及其内涵,开发更加鲜活、更加深层次的茶文化旅游项目。在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上,要引进多元茶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品,提高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有着十分丰富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各地也有着不同特色的茶文化表现形式,例如茶山对歌等都带着丰富的民族特色与文化内涵,在旅游项目的开发上,要多与文化内涵相结合,尽可能在景区的不同场所加入茶元素的点缀,在不同区域以宣传展版、广播、大屏幕等媒介,来广泛的传播茶文化,让游客进入城市或景区后就立刻被茶文化所包围,从内心深处就有一种想要体验茶文化的冲动,这就达到了我们吸引游客,开发游客的旅游目的。实际上,茶文化产业在具体开发过程中,无论是具体的元素开发,还是理念融入,其实际上都需要在充分有效融入消费者自身需要的基础上,在丰富产品元素的基础上,实现整个茶文化产品开发的理想效果。

3 结语

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为茶文化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更多的人们加入到了饮茶队伍,在外出旅游时,带有对茶文化深入了解的心情加入到茶文化旅游队伍,是非常自然,也是非常舒心的。希望本文能够对茶区旅游的改革及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价值。当然,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资源和产品内容,无论是具体的文化元素,还是茶文化旅游产业应用状况,都需要结合当前具体的经营状况,从而实现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系统化开发。

[1]赵富强.贵州乌蒙山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品牌构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51-53.

[2]赵小芳.工业旅游资源类型、发展模式与产品设计研究——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13):219-222.

[3]谢红彬.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与产品开发探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3):121-123.

[4]张建业.桂林文化旅游开发对相关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5(15):62-65.

[5]王宝恒.关注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3):122-125.

胡晓琴(1982-),女,甘肃永昌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与旅游伦理。

猜你喜欢

茶区茶文化景区
北缘茶区秋季修剪对茶树越冬及次年茶芽萌发影响的探讨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摘牌』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摘牌”
某景区留念
生态茶区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