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开发与当地茶产业发展相契合的措施构建
2017-02-03陈敬芝
陈敬芝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永川 402160)
旅游资源开发与当地茶产业发展相契合的措施构建
陈敬芝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永川 402160)
从发展茶产业的全局出发,应通过旅游资源开发来助推当地茶产业的发展。事实证明,茶产业本身就孕育着旅游文化元素。从产业链的视角入手,茶叶种植与生态旅游就存在联系;茶叶生产和销售则与文化旅游存在着联系。具体的措施包括:动员当地主体的参与热情、优化生态游内控管理机制、多主体参与的茶文化体验、培育和规范农户家庭产业。
旅游资源开发;茶产业;契合;措施
本文以西部茶产业发展为视角来展开主题讨论。在西部实施精准扶贫的历史时期,各茶叶产地无不聚力在茶叶种植和销售环节,并配合以农村电商平台试图将产品市场得以延伸。但从近期所反馈的信息可知,以O2O销售模式为主线来提升茶农和茶企的盈利能力,其最终的效果并不如人意。就其原因可归因于:(1)同质化竞争导致了域内茶叶生产主体难以实现有效利润;(2)农村电商发展所依赖的供应链系统仍不完善;(3)线上销售未能与大众茶叶消费偏好相吻合。因此,从发展茶产业的全局出发,应通过旅游资源开发来助推当地茶产业的发展。事实证明,茶产业本身就孕育着旅游文化元素。从产业链的视角入手,茶叶种植与生态旅游就存在联系;茶叶生产和销售则与文化旅游存在着联系。由此,本文将在精准扶贫战略视角下来展开主题讨论。
1 当前制约茶产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从笔者的调研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原因分析:
1.1 未能实现茶产业的关联发展
根据产业经济学对“产业”的定义可知,其是指相关行业所建立起来的集合。从定义中可以知晓,在产业发展中需要通过培育经济增长极,来最终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在良性互动中获得范围经济效应。但就西部大多数产茶地的茶产业发展现状而言,其并未形成沿产业链纵向关联发展的格局,而是处于基于横向竞争为特征的无序发展状况。由此,在同业竞争态势下必然会侵蚀彼此的利润,最终弱化各自的利润资本化能力。
1.2 未能融入产茶地的社会环境
茶产业发展还需要满足精准扶贫的政治需要,即通过挖掘当地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然而调研可得,在资本逐利性的本性驱使下,西部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资本集中特征,进而必然在同业中出现“马太效应”。同样是因为资本的社会属性使然,当地农户则成为了资本的附庸,在资本的雇佣机制下成为了领取工资的员工。这样一来,农户增收致富的希望便只能寄托在工资水平的上涨中,而这却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1.3 未能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局面
域内的茶叶品种相同,且在同一的茶文化熏陶下茶叶制品也具有显著的同质化特征。这就导致了,无论是在线下依托渠道商来进行产品销售,还是线上基于网络营销来开展产品推广,同质化的产品类型都难以捕获消费者的眼球,也自然无法激发起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而且,这种情况往往存在于地区茶品牌效应不高的同业之中。
2 旅游资源开发破解茶产业发展困境的功能定位
结合上文所做的原因分析,这里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功能定位:
2.1 促成全产业链关联发展的功能
如何看待茶产业所内涵的全产业链结构呢。简单而言,其主要包括:茶叶种植、茶叶生产、茶叶消费。同时,在茶叶生产领域还可以细化为,企业化生产模式和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而且,茶叶消费也可以从物质和非物质等两个层面来理解,前者主要以品茶、赏茶、茶道为代表;后者则主要以艺术文化和思想文化为载体。随着对当地旅游资源所进行的开发,其必然在全域旅游打造中涵盖上述整个产业节点。从而,促成了全产业链的关联发展。
2.2 促进当地精准扶贫工作的功能
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其也是“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头戏。由上可知,传统茶产业发展依托资本的力量,而资本的逐利性又必然会造成劳动的异化,其又演变为以“雇佣劳动”来替代“共同富裕”。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全域旅游项目打造下当地农户也成为了推动旅游项目实施的主体,其所拥有的农舍和家庭制茶作坊等,都可以成为吸引域外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因此,这就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内在要求相吻合了。
2.3 促使同业间联盟化发展的功能
在论及同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问题时,部分同行或许会从构建产品差异化的视角来给出对策。然而,这并不符合茶叶制品的营销特征。事实上,茶叶制品贵在传统,这也是为何手工制茶的茶叶制品更受欢迎的原因。从中不难发现,这不仅无法建立茶品差异性,在茶文化同宗的背景下同质化是必然趋势。为此,通过旅游资源开发便可以在旅游市场中,以区域茶业制品作为整体来向外界营销,进而走一条同业间联盟化的道路。
3 旅游资源开发与茶产业发展的契合点
具体而言,二者的契合点可以从以下三个环节来体现:
3.1 打造生态观赏旅游项目
随着我国民众对绿色出行的向往,打造生态观赏旅游项目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生态观赏的对象首先是具有指向的物体,然后便是由该物体而扩长开来的整体景色。将茶产业发展纳入其中来考察可得,位于茶产业上游的茶叶种植环节,以及作为茶园的区域载体完全可以作为生态观赏旅游项目的打造对象,而且作为生产用茶的茶园布局已经得到了人为的改善,包括通往茶园的基础交通设施也在茶企采购物流发展的推动下得到了完善。
3.2 打造深度体验旅游项目
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需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即如何确保游客能反复前面进行旅游消费。或者说,如何能够培养起“回头客”。事实表明,我国许多旅游景点并未实现这一点,游客只是尝鲜而一去不返。为此,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还需要进行子系统项目打造,即打造深度体验旅游项目。支撑这一旅游项目的,便是茶企和家庭作坊式的传统制茶技艺,通过为游客创造能够亲自制茶的体验环节,来建立起客户粘性。而且,所需的物质载体都已是现成的。
3.3 打造民风民俗旅游项目
这里的项目打造便与精准扶贫的需要相联系了,当然前面的项目打造通过雇佣农村劳动力仍然起到增收的目的。民风民俗一定与茶文化相联系,通过对农户家庭生产、生活为主线的民风民俗项目打造,能够给予域外游客耳目一新的感受。通过统计发现,域外游客前来一般会停留两天时间,所以大力发展当地的农户家庭餐饮住宿业,不仅能拓展增收致富的途径,还能助力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市场化运营。
4 旅游资源开发实施路径
根据以上所述,旅游资源开发的实施途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 动员当地主体的参与热情
之所以需要动员当地主体的参与热情,主要归因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部分需要整合他们的茶资源,而且在具体的开发建设环节也主要依靠他们在实施。这里的主体包括茶企和农户。对于茶企而言,在打造生态观赏旅游项目时,需要对他们的茶叶种植园资源进行整合,并按照旅游景点的规格进行完善。对于农户而言,不仅需要利用他们的劳动力资源,还需要将他们的家庭经济发展模式向市场化、法制化轨道引导。所有这些,都需要在旅游资源开发前期来完成。
4.2 优化生态游内控管理机制
这里的“内控”主要指向了具体的经营管理内控,即通过对茶园进行打造而成为生态观赏旅游景点,但在其纳入到旅游项目的同时并不能影响到茶园的正常生产,而且在路线规划和核心项目的设置上,也需要考虑到人流量问题。为此,旅游资源开发主体应与当地的交管部门、村委会一同,在完成优化生态旅游内控管理的工作。笔者建议,在全产业链旅游资源开发时,可以将生态旅游观赏项目纳入到最后环节,这样就能通过控制前面的项目运营节奏,来管控该项目的人流量。
4.3 多主体参与的茶文化体验
在打造深度体验项目时,应紧密围绕着茶文化来开展。这里提出,需要建立多主体参与下的茶文化体验模式。“多主体”主要包括:当地茶企和茶农。茶企在产业化制茶生产过程中,可以开设制茶参观环节,并借助企业的场地提供手工制茶的体验机会。游客在体验之后,可以以低于市场价购买自己所制作的茶叶。这样一来,就能极大提升游客的消费意愿。对于茶农家庭制茶环节,在提供体验的同时,还可以将品茶、赏茶环节纳入其中。
4.4 培育和规范农户家庭产业
针对发展当地农户的家庭餐饮和住宿业,则需要由主管部门和金融部门出面,对其进行培育和规范。培育的方式包括:对其发放小额贷款,使农户能够完善餐饮与住宿的基础设施建设。这里的关键在于规范,即需要对农户进行行业培训,并对他们讲授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样才能确保精准扶贫的成果能健康的保留下来。
最后指出,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则可以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植入到旅游资源开发中来。如,受到湖南湘西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凤凰县的农业生产仍然延续着传统农耕的作业方式。这一现实似乎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阻碍,但却成为发展当地乡村旅游项目的重要元素。从旅游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包括服饰在内的饰品虽然统称为旅游附属产品,却作为实物形态宣示了游客所到之处的见证。
5 小结
本文以西部茶产业发展为视角来展开主题讨论。在西部实施精准扶贫的历史时期,各茶叶产地无不聚力在茶叶种植和销售环节,并配合以农村电商平台试图将产品市场得以延伸。但从近期所反馈的信息可知,以O2O销售模式为主线来提升茶农和茶企的盈利能力,其最终的效果并不如人意。为此,从发展茶产业的全局出发,应通过旅游资源开发来助推当地茶产业的发展。具体的措施可从:动员当地主体的参与热情、优化生态游内控管理机制、多主体参与的茶文化体验、培育和规范农户家庭产业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1]武美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建筑,2016(37):331-331.
[2]宋亚超.基于文化安全视角下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4):287-287.
[3]石锐.川西地区乡村旅游项目规划及景观设计研究[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2011(3):22-23.
[4]赵承华.乡村旅游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78-79.
陈敬芝(1977-),女,重庆云阳人,教育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旅游景区管理、会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