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休闲旅游开发下茶产地的统计实证研究
——以安徽黄山为例

2017-02-03宋建成

福建茶叶 2017年6期
关键词:黄山产地旅游业

宋建成

(湖北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湖北孝感 432000)

基于休闲旅游开发下茶产地的统计实证研究
——以安徽黄山为例

宋建成

(湖北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湖北孝感 432000)

中国是茶产业的发源地,自巴蜀以来,我国就开始茶树的种植,我国的茶叶发展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我国黄山地区更是茶叶产业的一大典型代表,黄山地区凭借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和特殊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生产出品质优良的茶叶,闻名中外。本文以黄山为例,详细分析研究了我国的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并结合该发展方向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具体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基于茶产地,构建深度休闲旅游战略做出一定的贡献,促进我国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茶文化;黄山;茶产地;休闲旅游

黄山被誉为中国奇山之一,作为旅游胜地,享誉中外。借助这一契机,实现茶叶产业和旅游业的共同发展,打造我国黄山地区茶文化休闲旅游的新业态,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股新鲜的力量。同时,带动两大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特色产业文化,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1 茶文化思想的传播

中华民族是茶叶的故乡。丝绸之路时,茶叶及其种植技术已传播至其他国家。茶,一直是人们最常使用的饮品,如今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离不开茶叶,茶叶既可以作为礼品相赠,还可以作为食材,有一定的药理作用。由此看来,茶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近来旅游业的发展也一直处于上游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逐渐提高,越来越注重对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将茶文化融入到旅游业中,是一个独具特色、又可带来可观效益的新思路,符合人们的文化追求,可大力推广发展规模。

1.1 茶文化的兴起

经历史考证,我国茶叶最早出现在巴蜀时期,那时的茶叶还只局限于小部分地区使用,未实现普及推广。直到东、西晋时期,我国茶文化才开始形成,茶树种植越来越普及,喝茶已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的饮品。茶叶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开始被文人骚客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陆续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掀起了茶文化的热潮,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后来人们又将茶叶与宗教信仰联系起来,茶叶而被誉为神物,有提神静心的作用。我国茶文化发展的另一重要形式就是茶艺的发展,茶叶逐渐以一种艺术的姿态进入人们的生活,茶具的使用、茶水的蒸煮等都有其严格要求,现在茶艺已入选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1.2 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

茶叶产业作为中国的特色产业,我国对其发展宣传也做了极大的努力,茶文化旅游是我国推动茶叶发展的新战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发展形式主要是下面几种形式:一种方式是修建茶叶博物馆。对于实现旅游和宣传茶叶历史文化的同步发展,修建茶叶博物馆是个很好的选择。首先,博物馆可以为相关历史文物提供安全保障,避免文物的损坏,同时,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和学习氛围,便于开展大型专业知识宣传活动,且活动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方便游客游览学习。举办较成功的有位于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处于福建漳浦的天福茶博物院。举办观光茶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人们每天都接触到茶叶,但是对其生长及生产过程并不十分了解,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居民。观光茶园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茶园空气新鲜且弥漫着茶花特有的清香,沁人心脾,园中景色怡人,生机盎然,游客置身其中,对于缓解疲劳,释放工作压力非常有益;再者,游客亲自参观茶园,可以直接接触茶叶的生长、生产,对茶文化的传播创造极为便利的条件。还有一种方式是开展茶艺培训课,传授传统的茶艺茶道精神,这种方式在现在也极其受欢迎,学习者在亲手操作过程中,体会古人的儒雅生活,品味煮茶中蕴藏的艺术。因此,在观光旅游景点开授茶艺课,会有很好的反响。

1.3 茶文化旅游的优越性

茶文化旅游,实现茶叶产业和旅游业的产业结合,一是,有助于传播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宣传中华民族的茶文化及精神;二是,便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利用文化渗透、产业结合增加我国经济的软实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多方面的效益,是一个值得投资的产业。通过茶文化旅游,可以向世界推广我国传统的茶叶文化知识;提倡学习中国的茶精神,丰富我们的精神境界,陶冶情趣,创造生活上的艺术。人们可以以茶会友,和谐相处,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平发展。最重要的一点,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对拉动经济内需,创造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2 构建黄山茶产地深度休闲旅游可行性

黄山,是我国茶叶的重要产地,生产出许许多多的茶叶茗品,例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都算是茶叶中的名牌了。黄山地区地形独特,气候宜人,为茶叶生产提供适宜的环境,且历史悠久。茶叶文化底蕴深厚,又是名胜古迹。因此,借助茶产地的优势,构建深度休闲旅游胜地,将会是一个前景广阔的项目。

2.1 黄山发展茶文化休闲旅游的优势

黄山构建茶文化深度休闲旅游优势突出,主要表现为;

2.1.1 黄山茶文化历史悠久

黄山地区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空气湿润,雨量丰富,光照适宜。这与茶树的生长环境完美契合,自古以来就是产茶胜地,史书也曾记载:黄山茶叶清香、茶水清澈,极受欢迎。黄山也一直是我国茶文化积累的核心地区,文化历史悠久,以黄山作为基础,构建茶产地深度休闲旅游区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2.1.2 黄山茶叶“深得人心”

黄山地区盛产茶叶,当地人们也日日夜夜在与茶叶打交道,和于茶叶有关的传说、故事、民谣等,人人耳熟能详。茶叶也成为人们生活的标志物,无论婚丧嫁娶,茶叶都会作为一种礼品出现,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茶。在黄山地区构建旅游区,整个地区都被笼罩在茶叶文化当中,能够实现茶文化与旅游业的渗透结合,让人们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就了解和学习到到我国的传统优秀的茶叶文化。

2.1.3 黄山地区茶叶遗址丰富

黄山地区拥有众多茶叶文化遗址,各种古代茶园、古茶树保护完整,著名的茶叶制造技艺也流传至今。以黄山构建茶产地深度休闲旅游区,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光明的发展前景,宜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发展。

2.2 黄山开发茶文化休闲旅游存在的问题

黄山地区开发茶文化休闲旅游优势明显,效益可观。但也不得不承认的是开发道路上会遇到很多挑战,只有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发挥茶文化旅游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经济实力的作用。

2.2.1 人们对茶文化理解不深

尽管茶文化旅游已经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快速发展,但由于人们的重视力度不够,我们建立茶文化旅游胜地的初衷就不能实现,游客在游览名胜古迹时走马观花,并不能真正领会到其中蕴藏的深意。黄山茶文化精神是追求“敬、和、俭、静”,我们应该在实际与茶接触的过程中,仔细体会这些精神,并且发扬和传承下去。企业为达到显著效果,需要加大茶文化的宣传力度,促进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引起社会各方广泛关注。

2.2.2 茶文化在旅游中的突出度不高

现阶段,茶文化旅游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经调查发现,茶文化还没有彻底深入到旅游业的各个方面。目前的茶文化旅游仅限于茶叶的生产和销售方面,文化资源并没有传播到游客的理论观念上,茶文化旅游自是两产业的生搬硬套,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

2.2.3 相关人士配合不够

旅游业中茶文化的传播需要各方人士的积极配合。首先,就是茶叶的生产者——茶农,要想实现茶叶文化的大力传播,需要茶农提供高品质的茶叶,很多景区的茶农为牟取私利,掺杂旧茶售卖,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游客的兴趣,还会破环黄山茶叶品牌的信誉,十分不利;其次,茶艺表演者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工作,企业应聘用专业人士,传播茶艺知识,不可滥竽充数,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3 构建黄山茶产地深度休闲旅游的策略分析

结合目前存在的不足,黄山地区茶文化旅游业的管理人员需要认真研究,找出解决办法,处理茶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各种问题,实现这一产业的飞速发展,保证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目标。因此,提出的一些思路和解决措施,希望可以起到参考价值。

3.1 黄山茶产地发展思路

想要开发黄山地区的茶文化休闲旅游产业,最先改变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这个角度上讲,人们文化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人们只有真正意识到思想上的不足,才能敞开心扉,真心的接受和容纳茶文化旅游知识,达到预期效果。开展黄山茶叶产地深度休闲旅游的另一突破口是提高创新力度,以多种色彩的方式向人们介绍茶文化,保证休息游玩之余接触茶文化知识,不至于人们对一味单调枯燥的历史文化,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

3.2 黄山茶产地构建休闲旅游措施

3.2.1 积极宣传茶文化知识

由于目前人们对茶文化的认知度还不够,所以对茶文化的宣传活动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企业可以在旅游景区设立免费的茶叶品尝活动,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现场传授茶学艺术,开展茶文化座谈会,大力宣传我国传统茶叶文化知识,提高游客的重视度。

3.2.2 提供茶文化旅游纪念品

企业可以在景区开设小服务部,发放茶文化旅游纪念品,例如茶叶小香包、文化纪念册等,并不需要多大价值的礼品,这种小纪念物就可以引起游客的兴趣,与游客拉近关系,方便下一步茶文化的传播。也可以通过开展茶文化知识抢答竞赛的方式,得胜者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品,这种方式更能带动游客学习茶文化的积极性。在景区建设茶园生态园,向游客提供自主采茶、炒茶、煮茶和品茶的服务,让游客有机会自身体验茶文化,“因材施教”效果更佳。

4 结论

茶文化是我国珍贵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瑰宝,需要传承和发扬下去,企业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实现茶业和旅游业的茶旅结合,构建特色黄山茶产地的休闲旅游产区。

[1]朱生东.黄山市茶文化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1):50-51.

[2]喻燕.旅游资源总价值货币化估算研究——黄山风景区实证[J].旅游科学,2010(5):145-146.

宋建成(1974-),男,湖北孝感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设计。

猜你喜欢

黄山产地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黄山日落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登江阴黄山要塞》
黄山冬之恋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