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绍两个小麦品种

2017-02-03钟文

农业知识 2017年25期
关键词:冬麦区叶锈病抗寒性

介绍两个小麦品种

1.鑫麦296

品种来源 常规品种。935031为母本,鲁麦23号为父本杂交,由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 半冬性晚熟品种,平均全生育期243天,与对照良星99相当。幼苗偏直立,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中等偏弱,成穗率较高,不耐高温,落黄一般。株高78厘米,茎秆粗壮,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株形较紧凑,旗叶较上冲,叶色较深,株间透光性好,穗层整齐。穗近长方形,小穗排列紧密,结实性好,长芒,白壳,白粒,角质。两年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穗数42.5万穗,穗粒数37.7粒,千粒重39克。抗寒性鉴定,抗寒性级别1~2级,抗寒性较好。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92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4.9%,硬度指数68,面粉湿面筋含量32.3%,沉降值40.9毫升,吸水率60%,面团稳定时间3.5分钟,延伸性158毫米,拉伸面积6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 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519.6千克,比对照良星99增产3.4%;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522.6千克,比良星99增产5.5%。2013~2014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597.5千克,比良星99增产7.5%。

栽培技术要点 10月上旬至10月中旬播种,667平方米基本苗15万~20万;拔节孕穗肥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适宜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南部冬麦区高水肥地块种植。

2.阳光10

品种来源 常规品种。泰山21为母本,1922为父本杂交,由郯城县种子公司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 冬性,幼苗半直立。株形半紧凑,抗倒性中等,熟相好。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比鲁麦21号早熟1天;株高70.8厘米,667平方米最大分蘖90.5万,有效穗37.8万,分蘖成穗率41.8%;穗形长方,穗粒数36.1粒,千粒重39.3克,容重782.6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度中等、硬质。201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中感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高感叶锈病。越冬抗寒性中等,抗旱性较好。两年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结果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4.7%,湿面筋32.9%,沉淀值39.2毫升,吸水率64.6毫升/100克,稳定时间12分钟,面粉白度76.6。

产量表现 在2010~2012年山东省小麦品种旱地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466.86千克,比对照品种鲁麦21号增产4.77%;2012~2013年旱地组生产试验,平均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440.39千克,比对照品种鲁麦21号增产8.67%。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播期10月5~15日,每667平方米基本苗12万~15万。注意防治蚜虫和叶锈病。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旱地大田,适宜在全省旱肥地种植利用。

(钟文 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

猜你喜欢

冬麦区叶锈病抗寒性
39份外引小麦种质的抗叶锈病基因检测及其抗性鉴定
赋予谷类作物叶锈病抗性
杨树叶锈病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策略
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 及其聚类分析*
国内外301份小麦品种(系)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
小麦栽培的特点及不同冬麦区存在的问题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枣树抗寒性检测方法的筛选
巴梨的抗寒性试验情况初报
马铃薯普通栽培种杂交后代抗寒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