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潍县萝卜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

2017-02-02吴海玲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黑腐病潍县白粉

吴海玲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潍坊市分校 山东 潍坊 261000)

潍县萝卜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

吴海玲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潍坊市分校 山东 潍坊 261000)

潍县萝卜作为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及周边地区的地方特产,在潍坊市寒亭区已经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广大农民具有丰富的种植经验,非常受人们的欢迎,尤其是潍县萝卜注册了“潍县牌”商标,取得了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产品的品牌优势更加突出,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但随着潍县萝卜面积的增加,病虫害也随之增加。

不同年份、不同地块潍县萝卜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其危害程度不同,潍县萝卜病虫害的防治必须以预防、早防为主,这是减少萝卜病虫害造成损失的关键措施。当前,危害比较大的病虫害主要有“四病、四虫”,“四病”是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黑腐病,“四虫”是白粉虱、蚜虫、菜青虫、小地老虎。

1 主要病害的症状及发生规律

1.1 霜霉病

1.1.1 症状。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萝卜叶片背面产生白色霉层,正面产生淡绿色斑点,逐渐扩大成黄绿色至黄褐色病斑,病斑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严重时病斑连成片,病叶枯死。

1.1.2 发病条件。该病是真菌病害。病菌随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秋季大田萝卜出苗后借风雨传播侵染,9~10月份都有发生,多雨、多露、多湿、日照不足时流行严重,病毒病严重的地块霜霉病也严重,连作地块发病严重。

1.2 病毒病

1.2.1 症状。潍县萝卜幼苗期最易感病。苗期发病症状是心叶沿叶脉褪绿,使叶片产生浓淡相间的绿色斑块,形成花叶和皱缩。轻病株有轻微的花叶和皱缩症状,矮化不明显;重病株叶片皱缩成团,甚至卷曲;严重病株出现畸形矮化,根部发育不良。

1.2.2 发病条件。病毒病由多种病毒引起。病毒在种子、田间越冬,借蚜虫、白粉虱刺吸和接触等方式传播,虫害发生严重则病毒病相应严重。

1.3 软腐病

1.3.1 症状。在肉质根膨大期发病,发病初期白天随日光增强、温度升高,萝卜新老叶片萎蔫贴落地面,晚上可恢复,严重时不能恢复。感染此病后萝卜根内部呈水渍状褐色软腐,常有汁液渗出,有恶臭。

1.3.2 发病条件。软腐病病原为细菌,细菌主要在病株残体、种株、土壤及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料中越冬,通过浇水、雨水、肥料等传播,从根部、叶片伤口和裂口处侵入萝卜植株。病菌在9℃~41℃的温度下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8℃~30℃,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播种过早、虫害多、高温高湿、光照不良、管理粗放等条件下发病严重。

1.4 黑腐病

1.4.1 症状。受害萝卜心叶萎蔫干枯,整株死亡,发病叶缘发生不规则的“V”字形或圆形淡黄褐色病枯斑,病斑周围淡黄色,严重时叶脉变黑,呈网状干枯脱落。同时,叶柄维管束也变黑褐色,病菌沿着维管束从叶柄到达萝卜髓部(肉质根心部),造成根变黑,内部干腐软化,形成空洞,整株枯死,无臭味。

1.4.2 发病条件。黑腐病病原是细菌,细菌在种子、种株及土壤中的病株残体上越冬,借雨水、浇水和昆虫传播,从叶缘气孔或伤口、裂隙处侵入植株,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天气久晴突遇降雨、高温多雨以及播种过早、虫害重的地块发生严重。黑腐病菌可存活2~3年。病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

2 主要虫害的症状及发生规律

2.1 白粉虱。白粉虱成虫白色,体长1~1.5 mm,主要在萝卜叶片背面吸食汁液,严重时被害叶片褪绿变黄,目前白粉虱已成为潍县萝卜生产中威胁最大的虫害。主要发生时期为7~10月份,危害时间长,发生量大,繁殖力极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庞大,群聚为害。白粉虱危害后带来的最大害处是导致萝卜失绿,严重影响萝卜的商品价值。

2.2 蚜虫。蚜虫又称蜜虫子,包括萝卜蚜、桃蚜、烟蚜等。萝卜蚜1年发生10~20余代,在温室内可终年繁殖为害。萝卜蚜具有趋绿习性,多集聚在蔬菜的心叶和花序上危害。蚜虫在15℃~26℃的温度下,4~6 d就可繁殖1代,蚜虫对黄色、橙色也有强烈的趋性,对银灰色有负趋性,可利用此特点防治。萝卜幼苗期是蚜虫大量发生期,可使受害叶叶缘向后卷曲,叶片皱缩,渐渐变黄枯死,植株生长矮小,发育不良。蚜虫还可传播病毒病,使萝卜表皮粗糙,影响品质和产量。

2.3 菜青虫。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为咀嚼式口器害虫。幼虫在叶背啃食,残留表皮,长大后食量剧增,将叶片吃成网状或缺刻,严重时仅留下叶脉和叶柄,使萝卜幼苗死亡。幼虫为害萝卜幼根造成的伤口,能诱发软腐病和造成疤痕。菜青虫1年一般发生3~4代,喜温暖,在气温15℃~25℃时,它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加快,秋末老熟幼虫在菜田附近的墙壁、树干、风障等处化蛹越冬。

2.4 小地老虎。小地老虎,又叫土蚕。1年发生3~4代,以蛹或老熟幼虫越冬,8月下旬~9月上旬为害萝卜。小幼虫昼夜咬食萝卜的心叶,将叶片吃成小孔或缺刻状,长大后的幼虫食量剧增,白天躲在离土表2~6 cm深处,夜间到地面为害,尤其在天刚亮、露水多时为害最烈,常咬断萝卜幼苗嫩茎、心叶,造成疤痕和缺苗断垄。

3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针对潍县萝卜“四病、四虫”的发生规律,结合近几年来生产中的实际操作,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防治效果,在生产中宜采取叶面喷肥和病虫害防治一体进行的综合防治办法。潍县萝卜综合喷药喷肥的时间、次数、用量主要根据其生长发育和病虫害发生的情况而定。

一般年份,潍县萝卜秋季露地栽培于8月23~24日播种后,首先是地下害虫发生,出苗后,最早是白粉虱开始危害,9月上中旬软腐病、黑腐病、病毒病开始发生,9月中下旬霜霉病开始发生。针对以上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在综合防治时,应掌握以下几点:

3.1 播种后待蒙头水渗下后,立即在地面撒毒铒防治地下害虫,可用一般杀虫剂拌上麸皮撒于地面。

3.2 潍县萝卜长出1片真叶在出苗后5~6 d,如发现白粉虱发生应立即进行喷药防治,以后每隔2~3 d喷1次药,可喷吡虫啉和啶虫脒,以后交替用药,如发生量少间隔时间可延长,对白粉虱的防治只要有发生就不能停药。

3.3 播种后半月左右,即在9月上旬喷药时,与杀虫剂一并加入叶面肥,同时,添加农用链霉素防治软腐病、黑腐病等,以后每隔10 d喷1次,连喷3次。

3.4 在萝卜播种后20 d左右添加毒霸龙或病毒K等防治病毒病,以后每隔10 d加1次,连喷3次。

3.5 播种后30 d左右开始防治霜霉病,加卡霉通或瑞毒霉等药物,以后每隔10 d加1次,连喷2~3次。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防治白粉虱的药物有吡虫啉、啶虫脒、蚜虱立克、蚜虱一遍净等;防治软腐病、黑腐病的药物主要有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细菌克净、农抗120等;防治霜霉病的药物主要有瑞毒霉、乙磷铝、杀毒霜净、百菌清、唏酰吗啉等;防治病毒病的药物主要有病毒K、毒霸龙、病毒原粉等。以上药物施用浓度根据说明而定,药物间交替使用防治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黑腐病潍县白粉
菜花黑腐病如何防治
潍县萝卜及其栽培技术
蔬菜白粉虱 秋防正当时
潍县乐道院集中营被关押西方侨民信息再考证
宜宾烟区烤烟根黑腐病发生动态及主要影响因素
关于《潍县大观》档案的几点解析——从地方志层面考究
保护地胡萝卜黑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涂白
郑板桥智断案
保护地蔬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