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因素对中华沙鳅性腺成熟度的影响

2017-02-02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22期
关键词:溶氧华沙性腺

朱 林 肖 遥

环境因素对中华沙鳅性腺成熟度的影响

朱 林 肖 遥

近5年来,笔者进行了中华沙鳅的人工繁育和仿生态繁育的试验,本文就影响中华沙鳅性腺发育成熟的环境因素谈一点体会。

1.水体因素

野生环境中,中华沙鳅多栖息于沙石底河段的缓水区。每年的5-7月为繁殖季节,这段时间中华沙鳅生活在浅水区域,每当江河中涨水且涨浑水的时候是最容易捕捞中华沙鳅的时候,大坝下或滩口处流水较急的地方成了其产卵的聚集地。8月至次年的4月份生活于较深水域且有隐蔽物的水环境中。所以要使中华沙鳅生长发育良好,在人工培育池中,应营造一个流水且带有隐蔽物的水体环境。中华沙鳅对水质无严格要求,无污染即可。

2.光照因素

各种动物的活动行为都与一定强度光的照明有关。有的动物适应弱光的生活方式,称为夜行性动物。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条件,称为昼行性动物。中华沙鳅不喜强光。从驯养培育的情况看,每当夜幕降临,中华沙鳅的活动加剧,开始在池边来回游动,当有光线照射时迅速躲进隐蔽物。如果没有隐蔽物,且长时间处于明亮的光线照射下,中华沙鳅会逐渐消瘦,最后造成死亡。因此过强过长时间的光线照射会造成中华沙鳅发育迟缓或停止发育。

3.水温因素

通过近几年中华沙鳅亲本的仿生态培育观察,如果水温长时间超过28℃,中华沙鳅的摄食量明显降低,身体开始消瘦,身体机能发生失调,集群在培育池一角的水面上吸取氧气,个别中华沙鳅开始离群独游或侧卧池底,继而引发死亡。所以适宜水温应控制在12~25℃之间。适温有利于中华沙鳅摄食强度的增加,促进其性腺的发育成熟。

4.水流因素

中华沙鳅在繁殖季节逆水而上(野外环境中可以证明),非繁殖季节则有顺水而下的习性(人工培育池出水口常出现此种情况)。繁殖季节喜欢急流,非繁殖季节喜欢缓流。通过近几年对生态培育环境流速的对比观察,认为在繁殖季节来临前流速一般控制在0.5~1.0m/s左右,以刺激中华沙鳅性腺加快发育;非繁殖季节流速应控制在0.1~0.3m/s左右比较适宜,便于投饵强化培育。

5.溶氧因素

中华沙鳅的耗氧量高,溶氧低于3.0mg/L就会刺激其分泌黏液,漂浮于水体表面,隔绝空气,造成水体缺氧,引起死亡。所以在培育池中,应保持水体溶氧5.0mg/L以上。溶氧越高,中华沙鳅的新陈代谢越旺盛,生长发育越良好。

综上所述,一个较适宜的中华沙鳅培育水体环境,需具备以下条件:①养殖水体水深控制在30~80cm左右。②培育池避免强光直射,应有1/3的遮光面积,且池中最好有隐蔽物供其躲藏。③水温控制在25℃以下。④水环境能有一定的流速。⑤根据季节控制饵料的投喂量,人工饵料蛋白含量32%~35%即可。

(通联:402560,重庆市铜梁区农业委员会)

猜你喜欢

溶氧华沙性腺
男性腰太粗 性腺功能差
葛洲坝下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性腺退化严重吗?*
7月增氧有学问,如何在对虾养殖中后期做好溶氧管理?
冰岛的夏天没蚊子?
增氧泵如何合理使用?
波兰 华沙起义73周年
浅谈制药企业中的发酵工艺优化
浙江省温岭地区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调查研究
真两性畸形性腺恶变—例报告
第20届国际军事历史研讨会在波兰华沙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