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变形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2017-02-02张恒
张 恒
大黄鱼变形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张 恒
大黄鱼隶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为我国传统“四大海产”之一。目前,大黄鱼是我国单一品种养殖量最大的海水鱼类之一。有关大黄鱼病原菌已经报道的有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鳗弧菌等,假单胞菌可引起鱼类的内脏组织病变,本文从发病的大黄鱼中分离得到假单胞菌,并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相应研究,以期为该病的鉴定和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料
发病的大黄鱼取自福建省某大黄鱼养殖基地,体长大约20cm,体表外观未见明显症状变化,采食减少,解剖后,腹腔中有积液,内脏组织病变严重,肝脏肿大易碎,脾脏和肾脏有白色的结节。
1.1.2 试剂和仪器
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酶标条、药敏纸片、SW-CJ-2FD超净工作台、精宏电热恒温培养箱、全自动化酶标仪BIOTEK、Mini Spin台式离心机、冷冻高速离心机。
1.2 方法
1.2.1 细菌分离
在操作台无菌的条件下取发病大黄鱼的脾脏,接种于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和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在恒温培养箱中28℃培养24小时。挑取单菌落进行多次划线培养,将纯化的菌落进行保藏,并将纯化后的菌落在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和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上进行培养,观察其形态并进行染色。
1.2.2 生理生化鉴定
将纯化后的菌落接种于生化鉴定管中,并根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对该菌株进行鉴定。
1.2.3 药敏试验
选用阿米卡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青霉素、四环素等20种药物对该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标准K-B纸片法进行试验操作。将2.0×108CFU/mL的菌悬液均匀的涂布在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并贴上药敏纸片,放置于28℃的恒温培养箱中18小时至24小时,观察抑菌圈的大小。
2.结果
2.1 细菌的分离
经过多次分离纯化后得到一株优势菌株,该优势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迅速,表明有薄菌膜,在固体培养基上呈白色、圆形、中央稍微突起,周边较为圆润。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呈直或微弯的杆菌,不呈螺旋状,没有菌柄也没有鞘。
2.2 生理生化特性
该分离菌株氧化酶阳性,可以氧化分解葡萄糖以及木糖,产酸但是不产气,不分解乳糖以及蔗糖。可分解尿素,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并产生氮气,其中分离菌株吲哚阴性。根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初步判定该菌株为变形假单胞菌。
2.3 药敏试验
按照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标准K-B纸片法进行试验操作。将从发病鱼分离得出的菌株均匀的涂布于固体培养基并贴上药敏纸片,28℃培养24小时,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妥布霉素、阿米卡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青霉素、四环素、替米考星、卡那霉素等8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哌拉西林、庆大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和先锋霉素V等5种药物中度敏感;该菌株对磷霉素、链霉素、利福平和菌必治等4种药物耐药。
3.讨论
变形假单胞菌是自然环境中的常见菌,对多种污染物有较强的分解能力,常被用于污水处理。由变形假单胞菌引起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在大黄鱼、香鱼、虹鳟等品种已有报道,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容忽视。本研究从发病的大黄鱼中分离出的优势菌株经过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最终确定病原菌为变形假单胞菌。本研究分离的优势菌株理化特性与经过《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上变形假单胞菌的理化特性基本一致。
目前,水产动物疫病的防治还在广泛地使用抗菌类药物,研究发现不同的变形假单胞菌菌株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与变形假单胞菌的来源有关,分离自不同来源的变形假单胞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研究结果不完全相同。这表明变形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着差异,这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病原体、不同的养殖环境以及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使用药物的种类以及使用量的不同有关。
(通联:072550,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兽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