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及对策
2017-02-02济源市农牧局张利平
济源市农牧局 张利平
济源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及对策
济源市农牧局 张利平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
(一)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2014—2016年,济源市利用上级资金271万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 472人,其中为202人颁发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证书。
(二)新型职业农民素质不断提升
以主导产业为主兼顾特色产业,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了农业技术以及农村政策、法规、农业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培训,有效提升了他们的科技文化意识,增强了其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其科技、安全、品牌、组织化意识明显增强,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成为了推广农业科技、带动农业致富的典型。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逐步健全
以本地农业主导产业为重点,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制定了认定流程,初步形成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
(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基本形成
大力强化“一主多元”培训体系建设,坚持以农广校等农民教育培训公益性机构为主,统筹安排其他社会力量加入,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参与,逐步构建了上下贯通,各类培训机构横向衔接,层次分明、支持有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通过对一批素质较高、有一定规模基础、有产业扩展愿望的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开展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壮大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六)主导产业规模化生产水平提升
通过培育后,新型职业农民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推动了小麦、玉米、蔬菜、生猪、烟草等主导产业的发展。
二、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
(一)加强组织管理,形成工作合力
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明确目标,强化责任,落实措施,确保工作到位。农业部门要负责做好工作协调和组织推动,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财政等其他有关部门要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齐抓共管,整体推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制度建设,夯实培养基础
1.落实认定管理制度。实践证明,积极构建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是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途径。按照不同产业、规模等因素,以教育培训情况、知识技能水平、生产经营规模和生产经营效益为参考,分行业科学确定认定条件和标准,符合条件的办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根据实际,全市逐步建立初、中、高3个等级的认定标准,截至目前,全市已颁发认证证书的有87人。
2.建立教育培训制度。根据不同产业、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特点及能力素质要求,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建立经常性培训制度,明确培训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培训机构、经费投入和保障措施。结合农事农时、因地制宜建立适应成人学习和农业生产规律的“分阶段、重实训、参与式”的培养模式,围绕产业发展实行全过程跟踪培养,帮助农民适应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农业科技进步、农产品市场变化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以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为主,实施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分产业,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按工种,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按岗位的新型职业农民分类培训,逐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拥有证书人数的比例。
(三)加强机制建设,提升培养实效
1.建立项目对接支持机制。把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项目均限定在新型经营主体内实施。优先获得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在申办购置补贴时开通绿色通道。
2.建立产业推进对接机制。济源市农牧局和农业服务中心农技人员采取下乡、进村、到场、入户,摸清产业发展现状和农民对培训的需求,对当地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成员、潜在型新型职业农民等进行调查摸底,将符合培育条件的对象登记在册,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信息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规模适度的从业人员为重点,围绕小麦、玉米、蔬菜、生猪、烟草、冬凌草等主导产业开展全产业链技能培训,侧重生产管理与市场营销,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与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组织化水平,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新型职业农民”的新型组织模式,打造高效现代农业,吸引更多农村能人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3.建立技术服务对接机制。对历年来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了解业绩,做好跟踪服务。重点推进“精准式服务”与“多极化服务”相配套的新方式服务新型职业农民,让新型职业农民尽快掌握新技术。“精准式服务”是在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中,遴选一批技术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对接,实现从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生产布局、模式组装,到生产中的技术指导、产品储藏及加工、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各环节的精准式服务。“多极化服务”是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平台、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等信息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能。通过信息化服务手段运用,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
4.建立教育培养对接机制。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等新型媒体开展信息化手段培训。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培训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员的专业知识,开拓了视野。推行参与式、互动式培训,采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科技短片、安排教师答疑等方式,加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