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地区耕地质量演变研究
——以正阳县为例
2017-04-26许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李乐
许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李乐
黄淮地区耕地质量演变研究
——以正阳县为例
许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李乐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粮食产量的高低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黄淮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该地区耕地质量等别演变对于及时掌握粮食产量变化、促进粮食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正阳县是黄淮地区的典型农业大县,耕地面积广阔,研究其耕地质量等别变化规律和趋势较能科学反应黄淮地区耕地质量变化状况,并为下一步制定相关农业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一、研究区域概况
正阳县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南部,淮河北岸,地形较平坦开阔,总面积1 898.63 km2。全县处在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型季风性的亚湿润气候。土壤共分为4个土类,5个亚类,12个土属,25个土种,土壤类型分为黄棕壤、砂姜黑土、潮土和水稻土4个类型。河流均属淮河水系,县北有汝河和文殊河,南有淮河,年过境水总量为2.35亿m3,可利用量0.47亿m3。
二、国家利用等别分布特点
正阳县耕地国家利用等别主要分布在7~9等,平均等指数为1 496,平均等别为8等(见下图)。其中,8等耕地面积最大,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79.89%,主要分布在寒冻镇、慎水乡、大林乡、皮店乡和兰青乡等乡镇;最高等别7等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0.95%,主要分布在寒冻镇、油坊店乡和汝南埠镇等乡镇;最低等别9等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9.16%,主要分布在雷寨乡、永兴乡、王勿桥乡、慎水乡和熊寨镇等乡镇。
三、耕地质量等别对比分析
2014年,正阳县国家自然等平均等指数3 462,平均等别7等,较2013年国家自然等平均等指数提高80,平均等别不变;国家利用等平均等指数1 496,平均等别8等,较2013年国家利用等平均等指数提高31,平均等别不变;国家经济等平均等指数1 597,平均等别8等,较2013年国家经济等平均等指数提高39,平均等别不变。
2013年,正阳县国家自然等平均等指数3 382,平均等别7等,较2011年国家自然等平均等指数提高79,平均等别不变;国家利用等平均等指数1 465,平均等别8等,较2011年国家利用等平均等指数提高21,平均等别不变;国家经济等平均等指数1 558,平均等别8等,较2011年国家经济等平均等指数提高24,平均等别不变。
由此可见,正阳县耕地质量等别逐步提高,并且幅度越来越快,表明近年来实施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对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效果明显。
正阳县2014年国家利用等别情况图
四、耕地产能对比分析
2014年正阳县国家利用等7等面积1 425.77 hm2,比2013年多369.47 hm2,2014年产能较2013年增加4 987.85 t;国家利用等8等面积119 404.59 hm2,比2013年多520.18 hm2,2014年产能较2013年增加6 242.16 t;国家利用等9等面积28 635.40 hm2,比2013年少209.3 hm2,2014年产能较2013年减少2 197.65 t。总之,2014年全县耕地产能较2013年增加9 032.36 t。
2013年正阳县国家利用等7等面积1 056.3 hm2,比2011年多90.89 hm2,2013年产能较2011年增加1 227.02 t;国家利用等8等面积118 884.42 hm2,比2011年多4 930.92 hm2,2013年产能较2011年增加59 171.04 t;国家利用等9等面积28 844.7 hm2,比2011年多999.51 hm2,2013年产能较2011年增加10 494.86 t。总之,2013年全县耕地产能较2011年增加70 892.91 t。
由上可知,2013年产能增加幅度大于2014年产能增加幅度,主要原因在于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后国家利用等8等、9等地面积增加较多,耕地质量等别越高对产能的提升作用越为明显。
五、结论及建议
(一)通过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的实施,正阳县耕地质量平均等指数、平均等别逐步提高。
(二)耕地质量等别越高对耕地产能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
(三)正阳县耕地质量等别7~9等,7等地优质耕地数量较少,所占比例较低,今后应加强土壤培肥、农田防护林、农田道路和水利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不断提高高产田比重,为粮食稳产高产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