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审棉Z1112机采高产高效农艺配套栽培技术

2017-02-02

中国种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脱叶吐絮残膜

付 杰

(新疆锦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奎屯 833200)

国审棉Z1112机采高产高效农艺配套栽培技术

付 杰

(新疆锦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奎屯 833200)

Z1112由新疆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锦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陕5051为母本、97-185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适宜在北疆早熟棉区黄萎病无病或轻病棉田种植。在满足水肥和其他管理条件下,增产潜力大。本文确定Z1112早熟非转基因陆地棉采用机械采摘各项配套技术与经济指标,总结与机采棉配套的早熟、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达到职工丰产增收,团场增效。

棉花;Z1112;机采;优质高产高效;配套技术

国审棉Z1112因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加工后的皮棉品级优异,颇受纺织企业的青睐;皮棉市场成交价格高,带来的经济效益好,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已成为兵团第七师非转基因机采棉主要品种。本文确定Z1112机采棉各项技术与经济指标,总结与机采棉配套的早熟、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探究机采棉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管理模式,用于指导农业大田生产。

1 品种选育

Z1112由新疆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锦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育而成。亲本组合为陕5051×97-185。陕5051是本所引进的种质资源,97-185是本所育成的优质品系。2002年以陕5051为母本、97-185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连续进行南繁北育、抗病鉴定、品质测试和田间选择。2009年性状稳定,陆续参加各级品系比较试验。2016年7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

2016009。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Z1112属早熟非转基因陆地棉,生育期123d。Ⅱ式果枝,株型较紧凑,茎秆硬,生长势强,后期不早衰。叶片中等大小,叶量少,植株通透性好。结铃性强,棉铃卵圆形,铃较大,铃嘴突出,铃面较光滑,单铃重6.0g,衣分43.2%,子指11.5g,霜前花率96.5%。抗逆性好,抗倒伏,易脱叶,吐絮畅,始果节高度≥20cm,采净率高,适宜机采,丰产性好。

2.2 抗性鉴定 接种鉴定,抗枯萎病,病指5.0;感黄萎病,病指48.8。

2.3 纤维品质 品质优良且纤维洁白、有丝光,外观好。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9mm,断裂比强度31.6cN/tex,马克隆值3.9,断裂伸长率7.5%,反射率80.9%,黄色深度8.0,整齐度指数85.2%,纺纱均匀性指数159。

3 产量表现

2013-2014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2013年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每667m2产量分别为332.6kg、139.0kg和127.1kg,分别比对照新陆早36号增产5.0%、5.5%和0.01%;2014年产量分别为371.8kg、153.4kg和146.7kg,分别比对照新陆早36号增产11.7%、13.7%和9.8%;2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52.2kg、146.2kg和136.9kg,分别比对照新陆早36号增产8.4%、9.6%和4.9%。2015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每667m2产量分别为368.4kg、159.7kg和153.7kg,分别比对照新陆早36号增产9.7%、13.3%和10.8%。

4 农艺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期早播,合理密植 播种期一般在4月8-15日。以早播促早熟,早熟可以减少因喷施脱叶和催熟剂造成的产量损失,提高棉花品质。因成熟期一致,提高一次性采净率,降低损失,实现早收获、早犁地。生育进程:播种期4月8-15日,出苗期4月21-30日,现蕾期5月25-31日,开花期6月20日至7月5日,吐絮期8月25日至9月5日。每667m2收获株数1.4万株左右。

4.2 科学施肥 根据棉花需肥规律平衡施肥,采用测土配方全层施肥,N、P、K比例均衡适当,有机肥无机肥相结合的方法,N∶P2O5∶K2O=1∶0.6~0.7∶0.3~0.4。有机肥、磷、钾肥多作底肥,氮肥以滴施为主,重施花铃肥,巧施盖顶肥。1水1肥,根据土质可适当补施硼、钾、锌等微肥。根据土壤肥力来确定施肥总量,一般全生育期每667m2施标肥180kg以上。

4.3 合理灌水,适时中耕 树立“滴水次数比滴水总量重要,施肥时间比施肥总量重要”的理念,采用高频灌溉,一般全生育期滴水10~11次。注意进入7月份气温高蒸发量大,可采用缩短滴水间隔时间的方法,缓解高温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根据田间土壤情况适时中耕,促苗早发。

4.4 因苗化控,病虫害防治 该品种整个生育期长势较强,子叶期、2叶期及现蕾期应适当偏重化控,中后期根据长势结合天气合理化控,防止旺长,将棉花株高控制在80cm左右。综合防治病虫害,出苗后及时防治蓟马,注意防治盲蝽蟓、棉蚜、棉叶螨、棉铃虫(重点做好)等害虫。

4.5 及时打顶,适时整枝 打顶是保持适宜的果枝台数,控制株高,促进早熟,达到早结铃、多结铃、结大铃的重要措施。打顶要遵循“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一般在7月1日前结束打顶,漏顶率小于1‰,打顶后采用2次化控技术调控。对于因“跑、冒、滴、漏、控”等因素造成长势偏旺的棉田,要做好人工整枝工作。人工整枝一般要求8月5日以白花为界限,8月10日以红花为界限,清除棉株顶部无效花蕾和空果枝,以减少营养消耗,增加群体通风透光能力和提高单铃重,防止贪青晚熟,增加霜前花率。整枝工作应于8月15日前结束。

4.6 适时脱叶 要选择最佳施药时间:施药前停水10d以上,施药后连续5~7d,晴天,光照充足,日平均气温16℃以上,日最低气温12℃以上,昼夜温差不能太大,是保证较好脱叶效果的关键。

脱叶剂使用80%噻苯隆水分散粒剂(瑞脱龙),每667m2用量25~30mL+助剂12.5~15mL+乙烯利70~100mL+水25~30L;540g/L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脱吐隆),用量为12~15mL+助剂伴宝为4倍脱吐隆用量或速捷为3倍脱吐隆用量+乙烯利70~100mL+水25~30L;50%噻苯隆悬浮剂(逸采),用量为40~45mL+助剂迈丝同逸采相同用量+乙烯利70~100mL+水25~30L。

当棉花自然吐絮率达30%~40%时,棉花吐絮基本达到中部,顶部铃期达45d时施药,一般在9月上旬。根据田间长势确定脱叶次数,正常棉田采取一次性脱叶的方式。偏旺、偏晚棉田采取二次脱叶,2次施药间隔期为7d。

4.7 机械采收前的准备工作 机采前,收好支管带出地外,埋好滴灌毛管断头。人工采摘地头、地角的棉花。地两头应各有15~20m宽的采棉机调头及打模距离,打模场地要压实并将残秆、残膜等杂物捡拾干净。查看通往被采收条田的道路、桥梁宽不小于5m,机器通过高度不小于4.5m。查看通往条田及条田内有无障碍物影响通行。查看地块墒度是否影响采棉机行走。

4.8 适期采收 脱叶剂喷施20d以后,脱叶率达到90%以上,吐絮率达到95%以上,田间无杂草,即可进行机械采收。为降低棉花含水量,早晨在露水下去后开始机采,晚上22:00停采。机采后及时打成模块拉运交售。质量标准:平均损失率≤4%,其中,挂枝损失≤0.8%,遗留棉≤1.5%,撞落棉≤1.7%,确保采净率达93%以上。杜绝残膜、异性纤维等混入。安全措施:定时保养检查采棉机;注意田间防火,每台采棉机在采摘期间必须配备1~2辆装满水的水罐车。水罐车要备有专用消防水泵,任何人不许在作业区内吸烟,夜间不许用明火照明。

4.9 茎秆施肥 实现“茎秆粉碎还田、残膜清理、全层施肥、秋翻、犁后平地”5个100%,为来年生产奠定基础。质量要求:茎秆粉碎作业机车速度不超过一档;灭茬高度<10cm;切碎的茎秆长度<15cm;茎秆粉碎作业到头、到边、到角,无遗漏。残膜清理,采用机力立秆耧膜和人工捡拾相结合的办法,力争当年残膜回收率达80%以上。全层施肥要求:一是必须在场上按比例充分拌匀并定量装袋后方可施肥,杜绝在地头或撒肥机内拌肥,避免因拌肥不匀而造成施肥不匀;二是抛撒均匀、到头到边,不重不漏。每667m2施三料复合肥20kg、硫酸钾5kg,农户可根据自己土壤肥力情况来定。

4.10 秋耕平地 耕深达到30cm,深度要一致。垡片翻转良好,必须带副犁。无立垡、回垡。地面的残茬、杂草覆盖率达到95%以上。犁地要有起落线,起落线距地头14~16m,起落线的翻垡方向向外翻(向地头方向翻),起落线深度10cm左右;第1犁向地内翻,犁到头,犁到边,不漏耕;翻垡方向交替进行。采用分流式平地框复式作业,对角平2遍,作业后的土壤表层没有垄起的土堆、土条和明显的凹坑,要平到头平到边,田内土块要细碎。

[1] 戴德成.杂交棉鲁棉研24号在新疆奎屯垦区种植表现[J].中国种业,2010(8):88-89

[2] 戴德成.棉花新陆早38号主要栽培技术措施[J].中国种业,2009(3):64-65

[3] 吴松明.一二五团提升机采棉品级的技术途径[J].中国棉花加工,2015(2):4-6

2016-11-26)

猜你喜欢

脱叶吐絮残膜
陆地棉吐絮率的限制性两阶段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
剪切击打混合式艾草脱叶机构的设计
高抗黑穗病甘蔗新品种‘中糖2号’的选育
地表残膜回收机在西北成功应用
新疆零式果枝海岛棉掉絮原因分析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
南疆植棉区机采棉中后期管理及机采应注意的问题
机采棉如何通过栽培、脱叶、采收提升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