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烹饪处理对芹菜感官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2017-02-02迭海滨大庆油田技术培训中心商务管理系
□ 迭海滨 大庆油田技术培训中心商务管理系
不同烹饪处理对芹菜感官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 迭海滨 大庆油田技术培训中心商务管理系
不同的烹饪处理方式,对芹菜的色泽、硬度、营养品质以及感官都有不同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不同烹饪处理方式对芹菜感官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供参考。
芹菜简介
芹菜,属于一种草本植物。早在2000多年之前,希腊人最早开始进行芹菜的栽培和研究。在15世纪,芹菜才开始传入了中国,并对芹菜的栽培手段进行了改良和创新。
芹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一种蔬菜,具有色泽鲜艳、口感脆嫩的特点,并且经过烹饪之后色泽依然不会受到影响。芹菜的烹饪手法也是多种多样,如煲汤、干炒、凉拌等。不同的芹菜烹饪方式,对芹菜的营养价值以及口感都具有关键影响。
芹菜本身也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热量、纤维、脂肪、蛋白质以及胡萝卜素等。对于人们的高血脂、便秘、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高血压的防治,效果突出。
不同烹饪处理对芹菜感官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不同的烹饪方式,对芹菜的感官和营养品质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在烹饪芹菜过程中,一定要选择色泽浓郁、生长状况良好、气味浓郁的芹菜。要摘除它的根部和叶子,清洗芹菜上的泥土,沥干水分,把芹菜的根茎和叶子分开,根茎部分切成小段,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再进行烹饪处理。
烹饪方式
1、水煮
首先,需要在不锈钢的铁锅中加入足够量的蒸馏水,把水煮沸。然后,把芹菜放入锅中煮一段时间,一般可分为四次进行捞出,在每次捞出之后还要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
2、干炒
首先,在干炒前需要在不锈钢的锅中放入一定量的油,并控制好火候的大小。然后,把芹菜放入锅中翻炒,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分段捞出,每相隔一定的时间就要捞出,其余的则要继续翻炒。
所有的烹饪工作结束后,冷却芹菜,用干燥的纸巾把芹菜表面的水分和油分都擦干,用匀浆机进行混均匀,然后放在一边备用。
指标测定
经过烹饪处理后的芹菜,需要测定其各项指标,包括VC含量的检测、黄铜含量的检测以及总酚含量的检测工作等。
在检测黄铜过程中,要把一定量的芹菜放到离心管中,取适量的乙醇作为提取试剂。在40 ℃的超声情况下,进行过滤工作,大概30 min,分别对不同的烹饪方式进行对照分析。在试验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少许沉淀,需要用滤纸进行过滤。芹菜样品可以用提取剂来替代,其他的测定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测定结果
通过上述的检测步骤,测定和分析不同烹饪方式下的芹菜。结果表明,在烹饪过程中,不同的温度对芹菜的VC含量具有不同的影响。在水煮芹菜过程中,芹菜中的VC含量明显的降低了,这主要是因为抗坏血酸本身就具有不稳定性。同时,在加热过程中很容易被氧化,水煮过程中,更是加快芹菜中VC含量的流失。这个情况也说明了温度是影响芹菜中VC含量的关键性因素。芹菜的根茎在水煮过程中,温度越高,根茎中VC含量也就越少。相反,芹菜叶子中的VC含量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经过干炒之后的芹菜中的VC含量,跟水煮的芹菜一样,随着温度的升高,芹菜中VC含量也在不断减少。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时间和温度是影响芹菜中VC含量的关键因素。此外,其他因素也很有可能会影响芹菜的感官和营养。例如,烹饪过程中,锅具也会影响芹菜的营养价值。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保证芹菜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就要尽量选择不锈钢的锅具进行烹饪,可以有效避免在烹饪过程中芹菜营养价值的流失。
关于芹菜中黄铜含量的分析,芹菜在水煮和干炒过程中,黄铜的含量比较相似,一般都是先上升,然后再慢慢下降。究其根本,是因为在处理芹菜过程中,芹菜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和破坏,经过受热,慢慢流失掉。在烹饪芹菜叶过程中,不管是大火候还是小火候,对芹菜中黄铜的含量影响都不大。但芹菜根茎在烹饪的过程中,黄铜的含量一般都是先降低再升高的状态。
不同的烹饪方式和手段,对芹菜中的营养价值和口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烹饪的时间和烹饪的温度是两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对芹菜中VC含量的影响。芹菜的根茎比叶子表现得更为突出和明显,通常都会随着时间的累积越来越少。芹菜在水煮和干炒过程中,芹菜中黄铜的含量一般都是先升高、后降低。温度和时间对芹菜中总酚含量的影响是比较突出的。在实际烹饪过程中,不管是食用油的选择、调味品的使用,还是锅具的选择,都会影响芹菜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因此,要想保证芹菜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口味,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
结语
芹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实际的烹饪过程中,为了不影响它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一定要采取合适的烹饪方式。同时,还要考虑温度和烹饪时间的问题,有效避免芹菜的营养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