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曳引式电梯安全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7-02-01龚光云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7年8期
关键词:轿厢特种设备电梯

龚光云

(云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228)

0 前言

《特种设备目录》对电梯的定义为: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设备代码为3000。非公共场所安装且仅供单一家庭使用的电梯除外。

电梯分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杂物电梯、液压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 5大类。其中,乘客电梯包括曳引式客梯、强制式客梯、无机房客梯等类型。

1 曳引式电梯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1)结构组成。电梯设备构成复杂,由众多的机械、电气零部件组成。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结合电梯设备各零部件的功能和原理,提出将电梯系统划分成8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分别是电气控制系统、曳引系统、电力拖动系统、导向系统、门系统、安全保护系统、轿厢系统和重量平衡系统。每个子系统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对电梯安全运行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只有各个子系统相互配合才能够确保电梯安全工作。曳引式电梯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曳引式电梯结构

(2)工作原理。曳引式电梯为提升绳靠主机的驱动轮绳槽的摩擦力驱动的电梯,钢丝绳挂在曳引轮上,一端悬吊轿厢,另一端悬吊对重装置。轿厢及对重的重量使曳引轮两侧的钢丝绳产生一定的张力,该张力使钢丝绳在曳引轮槽中产生静压力,轮槽与绳之间产生一定的静摩擦力,称为曳引力。曳引轮由电机带动转动时,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静摩擦力驱使轿厢在井道中沿导轨上下运动。

2 曳引式电梯事故统计

(1)曳引式电梯事故总体情况。从国家质检总局官网发布的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白皮书了解到,从2009年到2015年,全国曳引式电梯事故的数量随着每年电梯总体数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是每万台设备的死亡率在下降。2015年全国每万台特种设备死亡率是0.36,比2014年降低了7.69个百分点,比较好的完成了国务院安委会的0.38的底线目标。全年未发生曳引式电梯引发的重特大类型的安全事故。

(2)事故特点。由于电梯属于高危险的特种设备,在制造、安装、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事故,将会对使用者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及财产损失。因此曳引式电梯事故具有2个显著特点:①对人的身体伤害较多。其中电梯安装、维护保养人员及电梯操作人员在伤亡者中所占比例较大。②电梯轿门、层门系统的事故发生频次较高。根据电梯的工作原理可知,电梯每完成一次上下运行,都有两次开、关门动作,使得层、轿门门锁频繁重复开、关门动作,加快其老化程度,长此以往造成了门锁的机械和电气保护装置动作不灵敏,可靠性下降,从而发生安全事故。

(3)事故原因。随着电梯数量的增加及电气、机械设备的老化,曳引式电梯事故逐渐上升。从电梯事故发生形态来看,主要有轿厢困人、井道坠落、门挤压、运动部件剪切等;电梯事故的发生主要有电梯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失灵或安全附件失效、维保人员违章操作以及电梯使用方管理不善等因素。

3 曳引式电梯的安全特点和事故规律

3.1 安全特点

(1)对人身生命财产安全有很大的危险性。国务院相关管理部门对全国的特种设备安全进行了监督管理。而电梯属于八种大类特种设备中的一种。

(2)分布领域广。遍布飞机场、地下铁轨、中高层住宅、写字楼、大多数的饭店、全部商场、所有的医院、仓库、风景区、矿山等多个领域。

(3)发展速度快。我国电梯每年以3万多台的增长速度增长。

(4)服役数量大。截至2015年底,全国在用电梯已达到425.96万台。

(5)事故损失严重。一旦发生电梯事故,轻则财产造成损失,重则对人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6)安全隐患多。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我国自主研制工作刚刚开始,那个时期生产并投入使用的一大批电梯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缺陷,由于很多电梯的更新过程缓慢,已经基本都超过了使用年限,又由于设计制造方面的不足,再加之后天维护保养不力,导致部分电梯一直处于“带病运行”状态,安全性能大大降低;近段时间,由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坚持不懈、扎实工作,我国的电梯安全监管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进展,安全程度已经大幅提高,电梯事故明显下降。

3.2 事故规律

(1)小私营企业事故数量高于其他领域。部分小私营单位领导者缺乏对安全工作的重视,比如一些小宾馆、酒店、KTV场所、小仓库等在安全方面的投入不足,管理混乱等,是电梯安全事故的多发场所。

(2)监察管理部门的工作薄弱。由于对特种设备的监察工作开展的相对较晚,基础比较薄弱,法律法规不够完备,加之监管机制不到位,都是事故多发的原因。

(3)人口密集、人员流动大和设备比较集中的场所更易出现重大事故。近年事故状况表明,电梯的使用场所人员越多,人员流动性越大,则越容易发生重大事故。比如车站、地铁、医院、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因此,要对上述地点的设备要实现危险源的重点监控。

(4)时间性影响比较明显。上下班时间乘用电梯人数的骤然增加,造成电梯高负荷运行,增加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这就要求安全监察部门的监察工作要按照使用的高峰和低谷时期有针对性地安排工作。

(5)事故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的电梯经过10多年的超期服役,已经处于严重“老龄化”及“带病”运行状态,但是电梯所有者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愿意对老旧电梯进行更新换代,为电梯的运行留下安全隐患。因此,此类企业在安全方面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完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平时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当地的监察部门也要加强相应的监管力度,适时的开展具体的专项安全检查,以确保安全监管到位,保障此类电梯的安全平稳运行。

4 曳引式电梯存在的问题及事故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1)监察管理部门的工作存在盲区和漏洞,间接造成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类事故监察部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法律、法规的基础支撑不够完善,依照法律法规行政的基础仍然相当薄弱;

(3)企事业单位在自身使用的电梯,安全意识认识不足,安全观念淡薄,资金及人员投入较少;

(4)电梯安全监察部门的机制和工作体制需尽一步改善;

(5)电梯安全监察部门的执法人员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要有严把安全关的能力、科学监管的能力和有创新的能力的人员配备。

4.2 事故原因分析

随着正在使用电梯的逐渐老旧化,一些老旧电梯的故障多发,以及维保人员紧缺、管理不力、技术水平不足、维护保养不当以及监管力量不够等,电梯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

对已有的电梯事故的进行汇总后发现,电梯出现事故的原因一般可以分为电梯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与维护3个方面。

(1)电梯设计、制造原因。我国仍在使用的大量老式电梯有着或多或少的缺陷,此类老旧电梯的数量日益增多,一些电梯存在超长期服役、带“病”工作的现象,此类电梯更容易出现伤人事故。若依照15年的使用期限来分析,我国有很大一部分电梯已处于“老龄化”状态。因为我国尚无具体的文件来规定电梯的使用报废年限,这使得一些电梯若能够通过质量监督部门的年检,就可以继续使用。这就出现了一些电梯虽然已经很老旧了,但是报废的却很少,有很大一部分电梯仍然在带“病”运行。

(2)安装原因。依照监管部门的要求,电梯的安装必须要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安装团队来完成,没有安装资质的队伍一概不得加入到安装、维修和改造的过程中。但由于各种原因,电梯的工程通常不能严格的按照要求实施,个别工程被没有资质的团队承担,还有被层层转包的现象,工程质量和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

(3)使用与维护原因。许多单位管理者缺乏电梯使用的安全意识,在单位中出现了管理制度和规范缺失的现象。有的单位虽然有制度但不执行。许多电梯都处在无人管,无证工作,无故脱岗的情况。个别工作人员为图方便就把电梯的门回路进行短接,更有甚者将电梯的安全保护电路进行短接,使许多安全防护开关处于失灵状态。对电梯从不进行维护保养或使用非专业人士自行保养,使电梯长期处于危险状态。

(4)电梯维护保养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使维保质量下降。有些企业对过期电梯采用“只修不保”或者“以修代保”的维保形式。大大损坏了电梯的使用期限和性能。

(5)乘客在乘电梯时出现使用错误及野蛮操作的现象。如在轿厢里乱蹦乱跳、踢门推门、乱按面板按钮等。

(6)监管方面,针对特种设备的监察机构才刚刚建立不久,国家对特种设备一直不够重视,没有专人专项管理。一是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监督力度明显不够,还未形成完善的安全监察体系,体制也只建立到了省一级部门,省级以下的市县一级还只是在政府部门中有相关的人员负责。二是新建立的监察机构人员、物力出现严重的不足现象。还有就是市级所管辖的地方、县级所管辖的地方市质量监督部门即为最基层的监察机构,不能及时发现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本地特种设备的变化情况,存在监管盲区。

(7)建筑设计者对电梯的知识不够了解或者在土建时按一个型号的电梯施工基础后,装机时变更电梯型号,给电梯的安装使用都带来了困难。其中较为多见的有井道壁的机械强度不达标,顶层高度不够,没有单独的机房,更没有通风设施等。

(8)一些大公司生产制造的品牌电梯,无论是从设计、生产,还是到安装、质量体系等都是相对严格,这类产品的维护和保养能得到保障,因此,这类电梯有着较高的安全保障。此类电梯一般分布都在酒店、政府办公楼和大型企业的写字楼及高档住宅小区中。

对于个别规模比较小的公司生产的电梯,在许多方面都比较薄弱,电梯的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存在着安全隐患。另外,由于有些工矿企业的电梯使用环境比较恶劣,管理又不完善,导致电梯使用单位未能及时更换有安全隐患的电梯也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

5 结语

曳引式电梯的正常安全工作关乎公共安全和利益,关乎民生。监管部门应该从加强电梯立法工作开始,加大电梯安全监察力度,强化电梯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大力推广电梯远程监控试点和扩大安全乘梯知识宣传等方面对电梯进行有效安全的监管。

[1]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关于2015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情况的通报[R].

猜你喜欢

轿厢特种设备电梯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新形势下的特种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更正启事
轿厢式垂直升降立体车库的研制及应用
安全检查表法在轿厢意外移动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西部特种设备网
被困电梯以后
电梯轿厢报警装置失效如何处理
一种轿厢在门区意外移动的有效制停原理
电梯不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