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高医学病理实验课教学质量

2017-02-01王爱

保健文汇 2017年6期
关键词:病理学医学教育实验课

●王爱

浅析如何提高医学病理实验课教学质量

●王爱

病理学教学包括理论课及实验课,实际过程中,实验教学应与理论有机结合,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学生自行实验为主,学生积极性不高,这对实验教学质量有一定影响,另外,教师经验、教学技巧等均会影响教学质量。为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迫在眉睫。改进教学方法,引进新型教学方法,可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其兴趣;加强师资力量,通过针对性技能培训、导师带教等,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有利于加深学生感性认识,帮助其对正常、病理组织正确认识。以下对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对提高医学病理实验课教学质量措施作出详细综述。

教学质量;医学病理实验课;提高

病理学具有难以理解、内容枯燥等特点,可分为实验课与理论课,实验课教学以印证理论知识为目的。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在保证病理学教学效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方面意义重大[1]。随着医疗改革、社会发展,为保证学生适应新世纪发展,培养创造性人才,医学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为主。如何进行教学改革[2],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展现实验课灵活性,促使学生掌握扎实基础,为临床医学培养合格人才,本文作出以下综述。

1 提升学习兴趣,改善传统方法

病理学实验课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投影、挂图等手段进行教学,教师讲述相关内容,学生根据课堂内容学习技术。此方法无法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故改善传统教学,消除应用弊端,在提高学习兴趣方面效果较佳。

1.1 病例引入法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讨论并确定相关病例,以反映难点、重点为基本原则。于课前一周,将病例及相关思考题发放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文献解决问题,并可自由讨论,得出结果[3]。于实验课上,分成实验小组,并进行病例讨论,引导学生提出观点、发表意见,并针对思考题展开讨论,得出答案,最后,教师将参考答案公布,并进行点评、分析,促使学生充分认识自身不足,耐心解答其心中疑问。此方法在提高学习兴趣、加深病理认识方面意义重大,另外,还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2 混合标本对照法

在医学院病理实验课程中,正常结构形态学及病理学课程开设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在病理学习时,对正常组织结构已认知模糊,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在实验课教学时,将病理结构与正常组织置于同一视野观察,有利于了解病理改变及组织病变前后情况。这不仅加深了学生感性认知,也能够保证教学效果,利于操作时间的缩短。

1.3 第二学堂

开设第二学堂,方式以选修课为主,采取自愿报名方法,由教师带领观察、学习医院典型标本,组织切片技术由技术人员教授,并以显微镜观察,促使已学知识得以巩固,同时通过实践操作锻炼实践动手能力[4]。

2 提升教学素质培养师资力量

大部分实验课教师为青年教师,且均为医学专业毕业,无专业师范院校培训经验,正式工作时应接受教学培训及考核。微格教学法应用于形态学实验中心培训,教师根据重点章节予以轮流试讲[5],其他教师是于实验中心观摩,并及时录像,结束后,对录像进行回放、分析,开设自我分析、教师点评等环节,及时纠正自身不足,听取其他教师建议。

采取导师制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由高年资、经验丰富者作为导师,通过观摩学习,掌握教学技巧,另外制作切片的学习应通览所有切片,跟随技术人员进行学习,旨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使其掌握熟练操作技巧,强化其专业水平。

3 改进教学手段保证教学质量

传统教学中,学生与教师所用切片并不完全相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法对学生进行单独讲解,学生极易心生困惑[6]。在形态学授课方面,显微数码互动系统通过全体教学模式,可将特定切片在每台电脑上显示,切片观察可同时进行,并对其进行讨论分析,同时还能节省时间,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

其次,传统实验课上,学生对典型切片进行记录,需要使用相机拍照,便于复习,但图像质量并不理想。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则能够通过电脑照相技术,直接保存理想图片,同时,还能够直接标记重点、难点,方便复习、记忆,这大大增加学习效率,利于学习效果提升。

同时,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能够保证考试公平、便捷,在形态学考试中,依据考试大纲收集相关典型图片,并将其作为题库,考试时予以随机分配,通过闭卷选题、系统自动评分,有利于主观误差减少[7],保证公平、公正原则,也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

4 小结

病理实验课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关系着临床实际工作,传统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弊端。为顺应时代要求、医学教育新形势,提高医学病理实验课教学质量极为必要,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及加强师资培养,可促使学习兴趣提升,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取得较佳教学效果,利于学生掌握扎实基础,为临床工作奠定基础。经学生、教师、学校多方努力,可寻找更佳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于莉娜,廖文婷,张庆玲等.优化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3):254-255,258.

[2]姜文霞,宋伯根,赵燕等.心血管系统病理精品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6):615-617.

[3]吕丰收,李宜培,张秀芝等.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0):755-757.

[4]甘思远,孙艳芹,赵颖海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病理学实验课教学实践与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7):686-689.

[5]孙红,朱兰,肖芳等.留学生病理学数字切片全英文教学的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46-147,153.

[6]任丽薇,汤轶波,赵福建等.基于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病理实验课教学模式的实践及其改进分析[J].中医教育,2016,35(5):59-61.

[7]解娜,黄幼生,张艺馨等.数字病理教学平台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6,27(20):3417-3419.

猜你喜欢

病理学医学教育实验课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有趣的实验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研究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