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的影响分析

2017-02-01卢征翠

保健文汇 2017年6期
关键词:溶血性血型抗原

●卢征翠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的影响分析

●卢征翠

目的:探讨患者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在安全输血中的意义,为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血。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1825例需要输血的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1825例输血治疗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12例,阳性率0.66%;其中女9例,均有妊娠史,男3例,男女均有输血史。对于申请输血的12例阳性患者经过提前选择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均无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结论:妊娠和反复输血可使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增高,所以输血前检测不规则抗体能更好的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输血安全;影响

人体由于输血、妊娠或主动免疫(注射)等途径产生的免疫性红细胞血型抗体亦被称为不规则抗体,在人群中检出频率为0.3~2.0%。红细胞ABO血型以外的不规则抗体是引起输血不良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血型鉴定困难及疑难配型等的主要原因,患者常由于输血和妊娠产生免疫抗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疾病的发生。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可导致患者输入不相合红细胞时发生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性输血反应,轻则红细胞输注无效,重则危及生命安全,因此不规则抗体筛查已经成为输血前除了血型、感染性标志物检测之外必查的项目之一,及时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便于医务人员在配血前有足够的时间选择缺乏相应抗原的相配合的血液,避免盲目配血,缩短了寻找合适血源及配血时间,确保输血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1825例输血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输血者年龄10~84岁,均有输血史。

1.2 方法

(1)标本采集:所有患者的血液采集均抽取静脉血3~5mL,试管选用输血科专用抗凝试管,离心后备用。

(2)试剂:本次研究试剂选择IDLiss/Coombs卡(DiaMe公司)、不规则抗体筛查细胞(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3)仪器:本次研究使用仪器包括离心机(长春博研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孵育选择恒温孵育器(DianaIncubador公司)。

(4)操作方法:在IDLiss/Coombs卡加入50uL的抗体筛查细胞,同时加入患者血浆25μL,置于恒温孵育器37℃孵育15min后,离心10min。

2 结果

在检测的1825例申请输血者的血浆中有12例不规则抗体阳性,阳性率为0.66%,其中女性9例,均有妊娠史;男性3例,男性女性均有输血史。对于申请输血的12例阳性患者经过提前选择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均无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

3 讨论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在抢救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输注大量的血液维持生命,血液是维持机体生存在重要基础物质,输血的安全将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保证输血安全非常重要。不规则抗体的存在是影响输血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血型鉴定技术不断完善,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也非常高,输血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大大保证了患者的输血安全。不规则抗体在临床中的检出率非常低,但不能忽略不规则抗体的检测,一旦患者存在不规则抗体,随意输血后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要明确患者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以及不规则抗体的类型。

多数临床实践结果证实,迟发性溶血反应通常在Rh血型抗体患者中发生,Rh阴性患者在输注Rh阳性血液后数月,体内会产生抗-D抗体。多次输注,患者体内出现抗-D抗体的几率也会升高。除了输血以外,妊娠母体与胎儿Rh血型不符合也会导致血液中有抗体产生,因此女性更容易产生Rh血型抗体。

不规则抗体是指抗-A、抗-B和抗-AB以外的血型系统(Rh、MNS、Lewis等)产生的抗体,多为IgG抗体,也有少数MNS系统产生的IgM抗体。IgG和IgM是人类的两种血型抗体,ABO血型系统中的抗-A、抗-B属于IgM型,其余血型系统的抗体都属于IgG型。在盐水介质中IgM型抗体可以和含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但IgG型抗体在盐水介质中不能使红细胞发生肉眼凝集,而是使相应抗原红细胞致敏,必须借助酶学试验或抗人球蛋白试验IgG型抗体才能与相应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由于近年来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务工作者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由血型鉴定错误导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已极少发生,不规则抗体成为临床输血配型困难及输血后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有研究表明,临床输血产生疗效的同时也增加患者接触异型抗原的机会,因多次输血产生不规则抗体的几率可达到15%~20%。本研究12例阳性患者均有输血史其中9例是女性且均有妊娠史,男性3例,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这是由于曾经输血或妊娠接触外来的红细胞抗原引起同种免疫产生红细胞同种抗体,有临床意义的红细胞同种抗体与溶血性输血反应有关,通过不规则抗体筛查可检出这些抗体。许多学者认为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比交叉配血更可信更敏感,因为使用筛选试剂红细胞比随机配制红细胞悬液更加有利于标准化操作。以往遇到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患者都是用库存血进行盲配,这样一是增加工作强度二是浪费献血者血样。

研究指出反复输血史或妊娠史患者不规则抗体易导致产生免疫性溶血反应,从而提高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显示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66%,虽然为数不多,但如果抗体阳性的患者输入含有对应抗原的红细胞就会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当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时必须进一步作抗体鉴定确定其特异性后再输入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才能达到安全输血的目的。发达国家的输血科已将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列为输血前相容性试验的常规项目,包括对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液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献血者的血清或血浆在给患者输注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有效地防止不规则抗体阳性的血液输注给患者,继而能杜绝由献血者血液带来的不规则抗体引起的受血者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同时可以将不规则抗体阳性的献血者血液制成抗体血清来检测稀有血型,避免血资源浪费。不规则抗体检测的意义对孕妇来说极其重要,它可以避免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避免其对新生儿脏器发育、智力发育的损害,为了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孕妇产检时都需要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在筛查中尽早发现不规则抗体在孕期给予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对申请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如果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时,应进一步作抗体鉴定,快速准确检测出受血者体内免疫性抗体,确定其特异性后,再联系中心血站寻找合适血源才能达到安全输血的目的。

4 结论

综上所述,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检出率虽然比较低,但是医务工作者不能因此而忽视不规则抗体带来的严重输血反应,尤其是既往有输血史的患者,临床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尤为重要。

(作者单位:黔南州人民医院)

[1]陈洪国,谭廷爵.8775例临床输血治疗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04):444-445.

[2]李文静,蒋学兵,王燕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临床输血安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7):2065-2066+2068.

[3]苏秀琼,陈奕霞,蓝建崇等.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价值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4):448-449+452.

[4]李笃军,王新光,陈海霞等.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安全输血的意义[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5,28(02):103-104.

猜你喜欢

溶血性血型抗原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血袋两种放置方式的溶血性分析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养血益气胶囊联合泼尼松片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