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创建实践体会
2017-02-01石双颖
●石双颖
乳腺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创建实践体会
●石双颖
目的:提供更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更快治愈。方法:改变排班表,在病房进行合理实用,建立健全合理的考察机制。结果:患者对于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善,对于他们工作的满意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结论:开展乳腺外科的优质护理服务,有领导的重视以及转变观念,在以此位为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合理治疗。
乳腺外科;优质服务;护理示范;体会
优质护理的示范服务宗旨在于贴近患者和服务社会,这一类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展了近五年的实践。我院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此类活动的院之一,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乳腺科更是我院首批试点科室,为了达到此项活动服务患者的最初目的,我们在开展常规治疗的同时也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优质化护理,取得了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为了继续改善医患关系和患者的恢复速度,我们在创新的模式中积极开展活动,开展服务新举措,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如下:
1 临床资料
该科室有床位60张,每年的出院人数在1300例左右,使用的效率达到100%,每年采取手术700余次。每年参与护理的人员19名,其中女性14名,男性5名;年龄在20-44岁之间,平均年龄34.3岁;其中包括大专3名,本科13名,硕士3名;职称方面:护士有6名,护师4名,主管护师8名,主任护师1名。患者的样本来自于2016年全年收治的1289例患者,患者均作为观察组,对护士的满意度进行打分和评价,包括工作态度、护理效果、人文关怀等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价。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为参考数据。
2 优质护理服务举措
2.1 改革护理排班模式
将责任明确到个人,床位分配给个人,为了保证床分布的人,责任到人[1]。通过改变规划模型将在所有的床对应到每个护士,鼓励所有的护士对其他护士的患者在其管辖范围内进行处理,并且一旦处理后,进行完全责任。护理服务人员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每组4人左右,要和自己的主治医生一组,每个人管理10张床位左右。白天负责的时间从七点半到下午五点半,共有3个责任组;夜班的时间为下午五点半到第二天七点半,夜班人员较为辛苦,只有两个责任班。在病人的病情负责整体由责任护士完成,治疗和护理的过程,包括病房环境安静、整洁,患者实施护理之间的和谐、和睦相处、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护理、心理护理和病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完整的护理记录、健康教育、帮助运动、医患沟通、实现责任护士负责连续患者,全无缝护理等等。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给予细致的生活关怀护理、专业诊疗、技术服务和个性化心理疏导,将以病人为核心这一理念真正落实到护理中去[2]。
2.2 将绩效考核与岗位管理落到实处
将工作的效果与奖金直接挂钩,干多少拿多少直接体现在工资中,组长的工资可以适当的提高和上浮。对于一些工作强度比较大,责任意识比较高的岗位人员要加以工资上涨,从而帮助护士的主动性提高。这么做的主要目的:这是护士的激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二是规范护理行为,预防发生护理差错和缺陷;三是继续加强实施纠正控制,从劳动纪律、服务态度、护理、质量管理、继续教育、研究、护理教学、患者满意度、竞赛的各种方式来进行评比,综合考试并且每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明星”的评选和公示,将最后的结果公开发布,从而形成一种较为良性的持续竞争。
3 结果
护理的工作不仅仅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在医生和护士的范围内也受到了较好的配合。参考一些具体的调查表,我科从诊疗环境、护理技术、工作落实、医护配合多个方面同时采取措施进行,整体的满意程度提升约十个百分点。
4 讨论
4.1 观念转变是前提
当前社会比拼的多数已经不是技术和质量了,要从最根本的概念出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本身不单单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改革,是一种服务态度从工作到人的转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活动的方向和目标进行一个把我,准确把握活动实质,在护理的过程中大大去创新,去改革,去改变管理的模式,从而帮助患者快速恢复。
4.2 专业化护理是保障
在护理的职业规划中,要加强对其传统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告诫他们护理不再是表面作用,不只是简单的生活护理。以基础护理为基础,更要关注人文方面。在做护士的基础护理过程中,与患者的理解和患者接触的机会,在专业护理和看护内涵措施也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以看护工作人员为基础的护理,必须要强调,责任感和服务的意识。要大力倡导和推出特色服务,从而保障护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持续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治理患者的能力。
(作者单位:邢台市第三医院普外一科)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S]2014.
[2]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确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及有关工作的通知[EB/OL].2015.
[3]屠艳,房洁,孟江南等.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体会[J]护理学报,2015,18(4A):47-49.
[4]张迎霞,孙雪洁.重视高护生非语言性行为的培养[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8,4(4):38.
[5]韩蓉,田耘.抓护士形象管理促护理质量提高[J].护士进修杂志,2015,16(1):30-31.
[6]骆惠玉,吴美华,柯熹,等.医疗体制改革中一种新型护理工作模式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16,10(2):47-49.
石双颖,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