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斑疹伤寒伴阿奇霉素过敏1例并文献复习

2017-02-01刘莹

保健文汇 2017年6期
关键词:副作用阿奇皮疹

●刘莹

斑疹伤寒伴阿奇霉素过敏1例并文献复习

●刘莹

斑疹伤寒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皮疹及神经系统症状,在云南夏秋季节发病较多。临床上斑疹伤寒最大的挑战不是治疗,而是诊断,对临床中反复发热、抗生素治疗疗效较差者应考虑斑疹伤寒可能。儿童确诊斑疹伤寒一般建议选择副作用小的阿奇霉素进行治疗。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阿奇霉素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4岁5月,因“发热4天,咳嗽2天”于2017年4月17日入院。患儿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发热,体温最高39.5℃,至当地输注“磷霉素”治疗2天无好转来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8.1℃,脉搏:120次/分,呼吸:40次/分。全身皮肤无瘀点、瘀斑、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眼睑无浮肿,结膜无充血,口唇口周无发绀,口腔粘膜光滑,咽稍红,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及渗出。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暂无。入院诊断:发热查因。

2 治疗经过

入院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溴索改善肺通气、布地奈德雾化等治疗。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5.7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1.6%,淋巴细胞百分比38.1%,红细胞5.42⋆10~12/L,血红蛋白 134g/L,血小板 150⋆10~9/L;CRP7.64mg/L;肝功示:GPT53U/L,AST75U/L;心肌酶示:CK532U/L,CK-MB23U/L;大小便常规、血沉正常;腹部彩超示:脾稍大声像。胸片无异常。4月19日查房,患儿每日仍有发热,体温高峰无明显降低,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6.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1.6%,淋巴细胞百分比30.8%,红细胞5.37⋆10~12/L,血红蛋白136g/L,血小板105⋆10~9/L。CRP34.16mg/L,较前升高。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故更换为阿奇霉素继续抗感染治疗,加用磷酸奥司他韦口服,予完善肥达外斐试验。4月21日肥达外斐试验回报无异常。使用阿奇霉素后患儿体温高峰波动在37.6-37.8℃,较前降低,考虑阿奇霉素治疗有效。第4天及第5天在输注阿奇霉素过程中患儿周身出现散在皮疹,伴瘙痒,未予特殊处理,皮疹在1小时后自行消退。当时考虑阿奇霉素过敏可能,故阿奇霉素第2疗程改为口服。服用阿奇霉素分散片(华北制药)第1天患儿出现呕吐,呕吐物接触皮肤部位出现红色斑片状皮疹,因患儿使用阿奇霉素出现过敏,复查血常规及CRP正常,每日体温高峰最高为37.7℃,故予停用阿奇霉素观察患儿一般情况。4月30日复查肥达外斐结果示:变形杆菌OX2抗体1:160,变形杆菌OX19抗体1:320。明确诊断:斑疹伤寒。建议患儿服用进口阿奇霉素(舒美特)巩固治疗3-5天。出院后患儿遵医嘱服药,未出现呕吐、皮疹等情况,随访1个月患儿未再发热。

3 讨论

斑疹伤寒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一般潜伏期为5-21天,平均12天,体温可达39℃以上,一般持续1-2周,可有轻的前驱症状,发热畏寒,多以寒战开始,一般症状包括头痛、腰背痛、食欲缺乏等,辅助检查可发现脾脏肿大[1]。该患儿病程中连续发热超过2周,且腹部B超提示脾脏肿大,符合疾病特点。皮疹是本病的特征,最早在发病后3-5天出现,第5-8天出疹较多。皮疹形态各有不同,包括斑丘疹、丘疹、出血疹、混合疹等,主要分布于躯干及四肢,多先出现于胸腹部,退疹后皮肤留有色素沉着,出现皮屑脱落。在未出疹前,做束臂试验,可显示出皮疹,对早期诊断有帮助。该患儿病程中未出现典型皮疹,对诊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早期考虑斑疹伤寒,加做束臂试验可能会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临床诊断斑疹伤寒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结合外斐试验QX19阳性。该患儿共做了两次肥达外斐试验,分别为发病的第6天和第16天,前一次为阴性,后一次结果为阳性。其阳性多于发病后第5-17天,平均为11-15天[2],故发病早期易误诊。结合此患儿试验结果,一般不建议早期完善肥达外斐试验,发病10天后检测肥达外斐试验假阴性率会降低。

氯霉素和四环素为治疗斑疹伤寒的特效药,但氯霉素可致小儿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损害,而服用四环素可有致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及龋齿等副作用。研究显示在治疗斑疹伤寒上阿奇霉素与氯霉素疗效相近[3-4],儿童斑疹伤寒宜选择副作用相对较小的阿奇霉素。一般静脉输注阿奇霉素剂量为:10mg/kg.d,每天1次,3-5天一疗程。该患儿病程中静脉输注阿奇霉素第4、5天均出现过敏反应,其属于迟发型过敏反应。迟发型过敏反应多发生在用药72小时之后,主要症状为皮疹、接触性皮炎。后期采用阿奇霉素口服继续治疗,但患儿仍有明显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结合临床用药经验,尝试予患儿改为进口阿奇霉素(舒美特)继续抗感染治疗。后期该患儿使用舒美特继续治疗3天,未再出现呕吐等副作用及明显的过敏反应。由此我们观察到口服给药相对静脉给药安全,与文献报道一致。进口阿奇霉素与国产的阿奇霉素相比,虽然两者的治疗作用相同,但是进口的阿奇霉素制剂更纯,副作用更小。所以临床上使用国产阿奇霉素副作用较明显时,进口阿奇霉素值得一试。

在斑疹伤寒的预防上,我们应注意个人卫生,消灭虱蚤及流行区鼠类。虽然接种斑疹伤寒疫苗可增强抵抗力,减轻病情,降低病死率,但不能预防感染。

(作者单位:大理大学临床医学院)

[1]乐原.儿童斑疹伤寒的临床特点.中华传染病杂志,2002,20(6);368-369.

[2]杨颖丽.小儿斑疹伤寒103例临床分析.临床儿科杂志,1998,16(4);242-243.

[3]王广方.阿奇霉素治疗地方性斑疹伤寒疗效观察.儿科药学杂志,2005,11(2);46-47.

[4]赵必座.氯霉素与红霉素治疗斑疹伤寒疗效比较.右江医学,1997,25(4);183-184.

刘莹,女,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副作用阿奇皮疹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阿奇,出发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药物副作用,到底怎么解?
安眠药可以这样吃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
儿童出皮疹应考虑哪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