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的现代研究进展
2017-02-01李哲玄静张国青马云石晓晨张玉
● 李哲 玄静 张国青 马云 石晓晨 张玉
山楂的现代研究进展
● 李哲 玄静 张国青 马云 石晓晨 张玉
山楂为药食同源植物,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随着近年来对山楂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其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结合相关资料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做一简要综述,为促进山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山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为蔷薇科植物,其性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山楂资源丰富,价廉易得,具有消食化积,活血逐瘀的功效,现代临床常以山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治疗。
1 山楂的化学成分
山楂的化学成分种类极其丰富,主要含有黄酮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等化学成分,此外,山楂中还含多种维生素和糖类成分。
1.1 黄酮类
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是山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其苷类成分主要以木犀草素和芹菜素为苷元。其中以木犀草素为苷元的苷类主要有荭草素和异荭草素,以芹菜素为苷元的苷类有牡荆素,异牡荆素等。山楂中还含有一些黄酮醇及其苷类化合物,以槲皮素为主[1]。此外,在山楂中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的含量也很高。
1.2 有机酸类
山楂中的有机酸主要包括酚酸类和其他有机酸类,其中酚酸类成分主要包括绿原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安息香酸,阿魏酸,咖啡酸等,其他有机酸类包括枸橼酸,酒石酸,苹果酸,棕榈酸,亚油酸,抗坏血酸等。
1.3 氨基酸类
山楂中氨基酸含量丰富,占山楂总量的1.57%~2.9%[2],包括有谷氨酸,苏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瓜氨酸,脯氨酸等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1.4 其他成分
除了以上几种成分外,山楂还含有糖类,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铁,钠,钙,镁,锰等多种微量元素。
2 山楂的药理作用
山楂作为一种常用中药,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发挥降压,降血脂,保护心血管,助消化,抗菌等作用。
2.1 降压作用
山楂中的黄酮苷以及二聚黄烷和多聚黄烷类成分在降低血压,扩张血管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3]。有研究使用小剂量的山楂水提物,黄酮浸提物及其流浸膏对麻醉小鼠,麻醉兔进行注射,结果显示实验动物的血压水平均有下降,并且降压效果维持时间较长,其主要机制在于山楂中的活性成分发挥了扩张血管的作用[4]。临床研究显示山楂糖浆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可达90%以上[5]。另外,有实验证明山楂的乙醇提取物可以加强戊巴比妥钠对中枢的抑制作用,有利于降压。
2.2 降血脂作用
山楂中的活性成分熊果酸具有降低血脂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保护血管,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具有抗衰老的作用。现代临床研究证明山楂的不同提取部位均有一定的降脂作用。有研究用山楂的黄酮提取物对患有高血脂症的家兔和大鼠进行注射,结果发现实验动物的血脂均有显著的降低,并且实验性的动脉硬化也有所改善。李贵海等[6]研究表明,山楂中的熊果酸,金丝桃苷在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这些作用的发现对于治疗高血脂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研究发现用山楂用水泡或煎汁服对于高血压,血管硬化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3 改善心血管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山楂对于心血管系统具有调节和改善作用,对心律失常,心房、心室颤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在于山楂中的有效成分能增强心肌收缩,增加心输出量,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7]。黄兆宏[8]用山楂,益母草合剂对62例患有心脑血管病的男性患者进行治疗,发现患者血浆中的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升高,心脑血管得到明显的改善。
2.4 助消化作用
山楂中具有丰富的有机酸类成分,服用可以促进胃中消化酶的分泌,可以增强脂肪酶、蛋白酶的活性,促进胃肠道蠕动,进而可以起到促进肉食分解消化的作用,因此山楂用于消食化积的作用显著,临床常用麦芽、神曲、莱菔子与之配伍来治疗食积症,调节胃肠道。另外山楂中还含有淀粉酶,可以增强胰脂肪酶的活性,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机械性和化学性消化,达到消食开胃、增进食欲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山楂的醇提液对受乙酰胆碱或钡离子等刺激的大鼠胃肠平滑肌收缩的抑制作用明显,对胃肠功能紊乱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可以起到健胃消食的作用[9]。此外,炮制对山楂的消化作用有一定的影响,炒山酸可用于缓和对胃的刺激,焦山楂长于消食止泻,山楂炭偏于止血止泻。
2.5 抗菌作用
山楂对变形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杆菌和球菌具有抑制作用。临床上用作植物消毒剂,用山楂鲜品或熟品对溃疡,冻伤感染等进行外敷治疗,其效果显著[10]。
2.6 其他作用
山楂除了具有以上作用外,还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疲劳,止痛止血,减肥等作用。此外,临床研究表明其在治疗视网膜病变,银屑病,乳糜尿,声带息肉等疾病上也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刘荣华,余伯阳.山里红叶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06,29(11):1169-1173.
[2]赵二劳,李满秀.山楂的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9):149-151.
[3]杨小平.山楂的药用价值[J].吉林医学信息,1998(2):41.
[4]董昆山.现代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5]方文贤.医用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61-361.
[6]李贵海,孙敬勇,张希林,等.山楂降血脂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2002.32(1):50-52.
[7]鞠晓云,方泰惠,张文通.山楂总黄酮冻干粉对麻醉犬冠脉结扎所致心肌梗死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6):381-383.
[8]黄兆宏.山楂益母合剂对心脑血管病患者XOD.SOD水平的影响[J].老年学杂志,1993,2:103.
[9]王筠默.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
[10]杨秀华.鲜山楂外敷治冻疮[J].湖北中医杂志,2006,22(4):15-15.
李哲(1995~)2014级本科中药学专业。
张玉(1992~)2015级中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药质量控制。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物质高效分离纯化单元技术平台”(2010ZX09401-302-5-12)。